第197章 谋士的犀利

会上的交流氛围那是一片热烈,周辰全程没有插嘴,不住的点头微笑,偶尔也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求/书~帮_ `已¨发′布¢罪.薪′蟑`截,

但结果出来之后,作为总司令的他,却是第一个过目的。

具体来说,这份改编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只能算是小修小补,最大的改动是将炮兵团的150毫米榴弹炮的数量翻倍,随之而来的就是编制改动以及后勤人员和牵引车辆的增加。

这么做的目的也很明确,本身这款火炮就是德械师对日军甲种师团最大的火力优势,而目前日军也在扩军备战,难保不会增强重型榴弹炮。

那从料敌从宽的角度考虑,首接增加一个重型榴弹炮营,就能够扩大并维持这种优势。

周辰的评价是,简单粗暴,但十分有效。没有选择增加更大口径的火炮,而是首接以数量压死对手,避免增加后勤管理的难度。

团一级倒是没有什么大的改动,只是对于无线电方面进行了优化,因为继续给他们增强火力,也很难敌得过日军一个师团。

在营一级,用4门120毫米迫击炮替换掉4门80毫米迫击炮,使得营属迫击炮连拥有4门120毫米迫击炮和8门80毫米迫击炮,编成两个中型迫击炮排和一个重型迫击炮排。.微-趣`小′税?徃. \首_发¨

在连一级,或者说所有的基层作战单位,都开始增加冲锋枪的配备比例,同时在全军淘汰掉马克沁,全部改为mg34通用机枪。

这样在作战中每个步兵班至少拥有1挺mg34轻机枪加3支索米冲锋枪,这样强大的组合对日军的歪把子加38大盖就能形成碾压性的优势。

同时,给连部配备六支反坦克枪,确保日军那些薄皮大馅的轻型坦克和装甲车,在德械师的连级部队面前都没法猖狂。同时这些反坦克枪在对付敌人的机枪巢和土木工事时,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这一番调整之后,德械师因为增强火力而导致后勤人员同步增加,使得总人数达到了2万人。

而一个步兵营的人数就破了一千大关,快赶上日军一个大队了,但要是论战斗力,那就根本没有可比性,甚至他们碰上日军一个联队都可以较量一番。

尤其是在防御战之中,尽管人数处于绝对的下风,但机枪冲锋枪等轻型火力能够形成火力密度上的优势,而120毫米迫击炮(射程6公里)在射程和威力上,足以对92式步兵炮(射程2.8公里)形成压制。^x^i!n·2+b_o!o,k\.*c*o/m_

那么在地形开阔、弹药充足、炮兵火力支援及时的情况下,是可以打退日军一个联队的进攻的,但是难以全歼对方。

但日军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获胜的可能,他们的掷弹筒对于暴露的机枪阵地是个极大的威胁。

凭借人数优势,如果迂回包抄使用得当,也有一定的可能突破火力网,与先锋军进行近身肉搏。

会后,徐承德陪同集团军中将参谋长张弈与找上了周辰,向他提了一个建议——先锋军应当先整合盟友,再收复失地。

而且还有具体的执行方案,首先是针对二十九军,宋哲元在这支部队里面确实是说一不二,但本质上他依旧是一支军阀部队,缺乏完善的体制与思想建设。

完全可以在二十九军内部选择一个坚定不移的抗日将领加以扶持,以此分散宋哲元在二十九军中的影响力。

在一支军队内部出现了两座山头,那么捏着他们金融命脉与军火命脉的先锋军,就成为了事实上的主宰者。

但张弈也强调,此人一定不能是愚忠之辈,最好本身就具备不俗的实力与影响力,推一把就能上位。

周辰微微点头,把条件说得如此清楚,这个人选就不难找了。

然后张弈继续深入分析,以先锋票掌握两军的经济命脉,确实取得了极大的优势,但还可以进一步深化,要求29军完全用先锋票支付军资(军饷和各类物资的采买),使其财政上完全依附于先锋军。

另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派政工人员去29军担任团级副职。即便不掌握实权,也可以在平时为这名抗日将领造势,关键时刻就可以影响29军的军心。

周辰兴奋的一拍大腿,绝了,自己咋就没想到还可以这样玩!

至于派遣人员去担任团级副职的事情,也很好解决。

29军确实是骁勇善战、悍不畏死,但是一般军阀部队该有的缺点他们也都有,比如部分高层贪污腐败极其严重,克扣军饷时有发生。

周辰就曾想过,待时机成熟之后,以此为借口,威逼利诱,得到29军的指挥权。但是现在看来,将宋哲元架空会是更好的选择。

没说的,抗日的军费岂能进入私人的腰包?要是宋哲元不同意他派军官去监督军饷发放,那正好以此为由逼他下台,到时候29军的官兵可没几个会支持他。

接着张弈又开始讲解该如何控制东北军,这支军队的情况更为复杂,少帅张学良并不具备那些老牌军阀的威望与手段。

其内部的

派系斗争也比较激烈,有极力主张打回老家的少壮派,也有一心想要保存实力的元老派。两派既存在利益的争斗,主张又不一致,张学良也无力弥和他们的关系。

周辰对此的策略就是又拉又打,既给军火援助,帮助东北军扩充部队,增强实力。但又对消极避战的元老派极力打压,在各方面对其进行封锁,逼得他们改弦易辙。

他就是要用此举告诉那些元老派,想保存实力就要跟着自己走,只有打回了东北,东北军才有存在的基础。

基于张学良弱势领袖的现状,对付他的策略就是捧杀,将他捧成抗日英雄。

以他重视名誉的性格,绝不允许自己将到手的荣誉摔个粉碎。

那么到了抗日的战场上,东北军就必须冲在前面。

这一招最毒的地方在于,让张学良明知道被利用了,却无法拒绝。他既要抗日英雄的光环,又无力独自收复东北,最终只能更加的依赖先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