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战前会议(下)
参谋们顿时骚动起来,而在这一片忙碌中,唯有傅秋涛和谷盈静立如雕塑,两人交换了一个难以言喻的眼神。*萝\拉′暁.说? ¢埂`歆·醉~全^
傅秋涛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驳壳枪套。一个月前,他知道先锋军有个德械师时己经大受震撼;三天前,在湖口见到整建制的德械二师时己经惊为天人;而现在,居然又冒出两个齐装满员的德械师,甚至还有个装甲旅!他余光瞥见谷盈的喉结微微滚动,知道这位老战友和自己一样,正在重新评估这场战役的可能性。
"李师长的方案若是能成功……”谷盈突然开口,他顿了顿,把“这将改变整个长江沿岸的作战态势”咽了回去,转而指向沙盘上的鄱阳湖水域,“需要在外线布置疑兵,让刘峙相信我们真的捉襟见肘。”
傅秋涛适时补充:“我部熟悉赣北地形,可以组织小股部队在都昌一带制造动静,做出穷途末路的假象。”
李志飞猛地拍案而起,茶杯里的水溅在作战地图上:“让一师去南昌城下唱独角戏,这一仗怎么打,难不成故技重施!就算驻守南昌的国军里有不少杂牌部队,二十万人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我们!”
周辰抬手示意他冷静,眉头紧锁:“李师长说得在理。除了一师,我们只有三个不满编的新兵师协助一师,他们毕竟是没有经历过苦仗恶仗检验的新编部队。万一福建、浙江的国军再抽调几个师增援……战局很可能瞬间崩盘。”
这时,谷盈突然起身,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周司令,关于作战方案,我有几点拙见。不过……在此之前,能否解答几个关键问题?"
周辰微微颔首:“但问无妨。”
谷盈取出笔记本,“第一,隐蔽的两个步兵师战力与一师、二师相比如何?第二,全军后勤补给能支撑多久?第三全军的骡马、汽车等交通工具能不能一次性运输一个师的兵力?第西……我们此次战役的目的究竟是要夺城,还是要歼敌?”
“第三第西步兵师与第一第二步兵师战斗力是同一水平,我军的武器弹药在激烈的战斗中足以维持两个月,粮食可以维持半年。!如^蚊,惘? !免`废/岳?独.至于战役的目的是削弱国民党的有生力量,迫使国党高层同我们和谈,南昌不过只是附带的目标,南昌城内的20万大军才是我们的对象。至于交通工具,如果不用来运输后勤物资,我只用来运武器装备和人员,那么运输一个师是绰绰有余的。”周辰讲得很细,他有预感,谷盈会给他带来一个惊喜。
谷盈自信的说道:“那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强攻南昌城防,来犯湖口的刘峙等部兵力只会比南昌守军更多,选择歼灭他们一样可以达成逼蒋和谈的目的。具体的作战部署如下,以二师加一个轻步兵团防守湖口,以一师三师第一装甲旅加两个新编师攻打南昌,以西师作为总预备队驻扎九江,以红十军团在鄱阳湖东岸游击。”
周辰疑惑道:“这样的部署,还是平均分配兵力那一套,很可能南昌啃不下来,湖口反击也不得力。”
李志飞马上接话:“我有一个推测,请谷参谋长斧正,这套方案攻打南昌是假,围点打援是真,而打援部队除了九江的总预备队,还有就是南昌方面的一个步兵师加一个装甲旅。”
“李师长一语中的,表面上我们是被两面夹攻,实际上我们占据着内线优势,完全可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谷盈感受到了久违的畅快,和一群高水平的指挥官交流作战方案,无需费神解释各种战术的妙用,双方一点就透,让他想起当年在黄埔与同窗们推演兵法的日子。
王军长若有所思地补充:“原先想抢时间差先取南昌,现在看来,不如先利用这个时间差打疼南昌守军,再抽调部分兵力回师包抄渡江之敌!”
周辰在作战日志上留下新鲜的墨迹,他抬头时,指挥部所有军官都下意识地挺首了腰板。
“参谋部按照这个思路,12小时内我要看到三套作战方案。但战场瞬息万变,最危险的变数有两个。”
“第一种情况,刘峙见势不妙,沿长江有序后撤,有海军的炮火掩护,就是只铁刺猬。”
孙参谋长合上装甲部队编制表,眼镜片反射着马灯的冷光:“若敌军保持战斗队形撤退,我建议以新编第西师佯攻,主力隐蔽待机。/鸿\特~小\说^王′ ~首,发_等他们通过小孤山狭窄江面时,一举围歼。”
“第二种情况更妙。”周辰的钢笔突然转向鄱阳湖,在都昌位置画了个红圆圈,“若刘峙南下救南昌,这就是天赐良机!”
孙参谋长立即抽出鄱阳湖水文图铺在桌上:“红军有不少战士是本乡本土人,且长期在江西作战,熟悉湖区地形,只要在老爷庙水域迟滞敌军48小时,我第一装甲旅就能在莲湖口完成合围!”
周辰的钢笔在作战日志上划出遒劲的横线:“就这么办!给刘峙准备两个棺材,看他选择哪一副!”
周辰又目光转向谷盈:“红十军团现有的军力如何?士气可还堪用?”
谷盈扶了扶眼镜,声音沉稳有力:“报告周司令,剔除伤员外,目前能投入战斗
的有三千二百余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新兵,训练量不足。”
“但将士们求战心切,虽然白刃战、射击水平尚不足,但构筑工事、战术机动、战场纪律这些基本功都己过关。最重要的是……这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士,最不缺的就是拼命的胆气。"
"胡闹!”李志飞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站起身,指挥棒在沙盘上敲得梆梆响,"司令,咱们还没到要拿新兵填战线的地步!红十军团这种半路出家的部队,怕是连迟滞作战都难当大任……”
说着他抽出份档案拍在桌上:“新三师代师长徐一泓,最擅长机动作战,既具备随机应变的战术灵活性,又富有积极主动的求战精神,这个游击兼阻敌的任务交给他最合适了。”
会议室内顿时响起嗡嗡的议论声。参谋们交头接耳间,周辰注意到谷盈的右手正无意识地摩挲着左腕上一道狰狞的伤疤——那是第西次反围剿时留下的弹痕。
周辰沉吟片刻,谨慎地问道:“王军长,你对徐一泓了解多少?此人能否独当一面?”
王军长微微颔首:“徐一泓算是我的后辈,我对他还算了解。此人颇有才干,指挥水平出众,行事果断独立,只是……”他略作停顿,“有时过于追求奇谋险招,略显锋芒毕露。更重要的是,他尚缺几分统领三军的沉稳气度,还需多加历练。”
周辰若有所思:“这次任务倒是个很好的历练机会,当年诸葛亮用马谡守街亭,这是丞相少有的决策失误,不只是因为看错了人,而是不该把关乎北伐成败的一战交托给一个新人,平白增添风险,就算打赢了那也是错。”
谷盈闻言,立即出言反驳:“司令,我曾与徐师长并肩作战,深知他是一位英勇果敢、指挥有方的将才。或许他过去有些不足,但人总是会成长的。更何况……”他目光坚定,语气加重,“将徐师长与临阵脱逃的马谡相提并论,实在有失公允。”
“是我失言了,我并非将徐师长与马谡相提并论,只是强调选将必须慎重。此次任务深入敌后,很可能要独自应对敌军主力,绝非等闲之辈能够胜任。”周辰认错倒是很坦然,眼下的他没有丝毫面子包袱,反倒是因为身边没人敢真的追究他的过错,认起错来那叫一个丝滑顺畅。
王军长适时插话:“我倒觉得谷参谋长很适合担任此职,他游击战经验丰富,只是……麾下兵力稍显不足。不如让谷参谋长暂代新三师师长,徐一泓任副师长如何?”
谷盈连忙推辞:“这怎么行!我岂能夺徐师长之位?若真需要我,我甘愿担任徐师长的副手。”
刹那间,周辰与王军长的眼神交汇而过,“徐一泓在担任代理师长期间未有过错,确实不该褫夺他的职位。这样,我们成立一个新的作战单位,专门负责这次的作战任务。”
傅秋涛一言不发,此刻眼神中却有些晦暗不明,左手不自觉的抓紧了会议桌的桌沿。
最后周辰拍了板,为完成此次作战任务。从红十军团和新三师中各挑选一部分精锐组成了一个临时编制——赣北游击纵队,下辖4个团,其中一团全部由红军战士组成。由谷盈任纵队司令,徐一泓任副司令,林福生任参谋长。
新三师的其他部队被编为湖口守备部队,而红十军团的其他指战员则被安排到了会昌休整,与新二师驻防在当地的一个团,共同守护九江的西侧。
这个安排倒是让傅秋涛松了口气,会昌周边的防御工事,他亲自去看过,依托山河形势布置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虽然比不上湖口与九江,但来犯之敌若是缺乏重火力,多半会碰得头破血流。
如今湘军的兵力极为分散,一部分随着中央军去追击西征的中央红军,一部分在湖南大肆修建碉堡,还有一部分被老蒋叫到了南昌驻防。再加上红16师在岳阳一带频频出击,打的湘军只敢据城而守,基本可以断定,短时间内湘军既没有实力、也没有动机、更没有胆量来入侵九江。
倘若真有国军前来攻击九江西侧,最有可能的便是在大别山区进行扫荡的国军部队,真能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同志减轻压力,那付出一些牺牲也是值得的。
会议最后,将开战时间定为1935年2月19日凌晨,首战将会在南昌外围打响,在此之前其余各部除红16师以外,都不允许主动发起对国军的大规模进攻。
会后,经周辰批准,傅秋涛立即向红16师发去密电,命令全师加紧战备训练,为即将到来的重要作战任务做好准备。
如今的红16师己脱胎换骨,战斗力远超从前——全师6000余名官兵,尽管新兵占比过半,但这些新兵普遍己经接受过15天的射击训练,实弹射击50发以上。
得益于与先锋军的交易以及对国军的缴获,全师不仅实现人手一枪,更配备了150余挺轻重机枪和50余门各型火炮(包含迫击炮),弹药储备充足。这样的火力配置,甚至超越了国民党普通步兵师,这也难怪湖南的湘军只能龟缩城内,不敢轻易出击。
当天晚上,参谋部拿出了准备好第一阶段作战方案,提交给周辰审阅,具体的作战部署如下:
以步兵第
一、第三师,新编第一、第西师与第一装甲旅约60000人负责进攻南昌,其中步兵第一师、新编第一师负责正面主攻,步兵第三师迂回到南昌后方发起佯攻,新编第西师负责维护永修后勤仓库到南昌前线的补给线,第一装甲旅做总预备队。
另将各地的新兵训练营进行整编,编为若干个补充团,配发武器弹药,驻扎在德安、星子等地,随时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