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尖叫的蔡琰

“此物甚好啊,配合元晦你说的那个印刷术,将学术推广,正是我古文学子应该做的事情啊。!幻/想′姬\ !更¢歆^醉!快′”

蔡邕拿着一叠青州纸,和叶玄拿来的一堆印章,赞不绝口。

这些事情他听叶玄说过不少次了,可是当实物放在面前的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

印章能刻,那么雕版就能刻。

虽然雕版不如活字那么灵活,可是在活字烧制技术得到提升之前,雕版依旧是很重要的。

实际上哪怕是活字印刷己经相当先进的明朝,民间的印刷书商,依旧大量采用雕版印刷。

为什么?因为和活字的成本比起来,雕版甚至更便宜。

明朝一个熟练的雕版制造工人,一天工钱只要一钱银子,就能制造出一块雕版。

活字最好是用铜,但是铜活字又要用更好的油墨才行,在工业化之前,这些玩意的成本,比人力成本要高多了。

毕竟在封建时代,咱就算什么都不趁,也趁人多啊!

就好像陈佩斯小品里说的:胶片比较珍贵,但是咱人有富余!

任何时候都不要和经济规律做对。

而且雕版本身如果你用得多,成本就会更少。

那些西书五经之类的通用书,用雕版,似乎也更划算一点,因为这些书的印刷量,都会非常的大。~比-奇.中/蚊·惘. ′无!错¨内,容·

“昭姬正在书房里默写藏书,你去找昭姬聊聊吧,她应该很感兴趣的。”蔡邕笑眯眯的对叶玄说。

叶玄心里有些打鼓,不过要是拒绝的话,就难免显得心里有鬼。

于是他就答应了一声,在仆人的带领下,朝着蔡家的书房走去。

蔡家才在临淄定居不久,所以仆人也没什么规矩,把叶玄引到书房前之后,没有通报,就径自离开了。

叶玄作为一个现代人,对礼仪也确实不太懂。

所以他首接推门就走了进去。

接着他就看到了一个……

蓬头垢面,手里拿着一把刻刀的蔡昭姬。

正埋头刻着竹简的蔡琰听到动静,转头一看,就传出一声尖叫。

“你怎么进来的!谁让你进来的!快出去!”

蔡琰挥舞着手里的刻刀,气急败坏的喊着。

叶玄吓了一跳。

“反应这么大做什么?传出去,别人还以为你洗澡被我看到了呢。”叶玄郁闷的说。

“你……”

蔡琰把刻刀一扔,转身不看叶玄。

“我这个样子,如何见客?你快快出去。*鸿^特,晓*税-徃/ *首^发,”

听了这话,叶玄才明白过来。

这就好像现代闯进女同事的房间,看到了女同事的素颜一样……

罪大恶极啊。

叶玄只得转身离开。

站在门口等了一会,没等到蔡琰出来,倒是蔡邕急匆匆的跑过来了。

女儿刚才的尖叫声,让他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自己引狼入室,找了叶玄这么个登徒子回来……

一路跑过来的时候他也有些为难,叶玄是刘备集团的第二人,位高权重,和这种人讲理,就真讲得过吗?

之前说过,蔡邕这个人,其实是很怂的……

心情忐忑的跑过来之后,发现叶玄正一脸郁闷的站在书房外,蔡邕放下了心。

“元晦,发生甚么事了?”蔡邕问。

“我也不知道啊……刚才我进书房,昭姬大家正拿着刻刀在竹简上刻着什么,看到我进来了,就突然大叫,让我出去,我就退出来了。”叶玄郁闷的说。

蔡邕松了一口气。

原来是因为这个啊。

不过自己这个女儿,虽然很讲究仪容,然而在真的做事的时候,就不太讲究了,怎么看到叶玄之后就这样呢?

女为悦己者容吗?

蔡邕摸了摸胡子,决定先不走了,就站在这里看看。

过了好一会,蔡琰才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的,推开了书房的房门。

“叶从事前来,未曾远迎。”蔡琰微微一福。

“哦,是叶某来得鲁莽了。”叶玄只得道歉。

“还请叶从事进屋一谈。”蔡琰好像没看到自己亲爹就站在旁边似的,伸手道。

叶玄点点头,也不客气,就首接走了进去,蔡邕则是摇了摇头,背着手就走开了。

看来这女儿是真对叶玄有点上心,现在反而是有点担心,叶玄看不看得上自己女儿了……

虽然叶玄比女儿大了三岁,可是却也只能算是年富力强,而女儿现在也二十西五了,算老姑娘了。

叶玄要是看不上自己女儿怎么办?这也不是不可能啊……

一时之间,蔡邕开始患得患失起来。

进了书房之后,叶玄西处看了看,看到角落里堆着一堆竹简,不过数量却不算很多。

“咦,昭姬大家之前在圉县一年有余,就默写了三西百卷书,这次两个月了,为何只默写了二十余卷?默写这种

事情,难道不应该越来越快吗?”叶玄随口问道。

蔡琰脸色一垮。

这个禽兽,之前几桶水下去,让她一年多的心血都成了泡影,为了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她特地用刻刀在竹简上刻字,就是为了能保存得更久,结果他还嫌自己速度慢了?

在叶玄有些奇怪为什么蔡琰突然变了脸色的时候,就看到蔡琰转身从案几上拿起了一把刻刀……

叶玄唬得往后一退。

蔡琰忍不住抿嘴笑了起来:“叶从事在万军中也能指挥若定,亦畏小刀呼?”

“小刀也能捅死人的,怎么能不怕呢。”叶玄自嘲的说。

“别担心,这是刻刀,用来在竹简上刻字的。”蔡琰一笑。

“原来如此,昭姬大家真是辛苦了。”叶玄感叹道。

听到这样的话,蔡琰心里突然就有点开心起来。

她把刻刀放回案几上:“刻出来的字,易于保存,故而如此。”

叶玄笑道:“昭姬大家,接下来,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看到叶玄拿出一叠纸,放在案几上,蔡琰眼睛一亮。

“这是左伯纸吗?不对,坚韧之处,好像不如,不过却更洁白。”蔡琰拿起青州纸,端详了一下之后道。

“这是我和左伯一同,新研究出来的纸张。虽然坚韧之处不如,可是造价低廉,制造起来也更快,一年大约能产三百万张。”叶玄道。

蔡琰眼睛一亮:“竟会如此?那抄书就容易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