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回到寿张
叶玄当然不知道蔡邕正在想着是不是让自己当他的女婿,他跑过去帮忙,无非就是其他士兵都是粗坯,帮着清理奠基是做不到的,自己好歹还算半个读书人。~幻.想/姬+ ?勉_废`岳+黩`
所以他就凑了过去。
蔡琰这个时候己经洗干净了脸,不过在搜拣的过程中,也难免会碰到灰,加上汗水,脸上早就成了小花猫。
“昭姬大家,损失大吗?”叶玄问道。
蔡琰这时候正打开一卷烧了一半的竹简,然后发现上面用墨写的字,基本上己经模糊不清了。
当下气道:“损失太大了,勉强能用的,十不存一。”
“确实……可是当时不用水灭火的话,光用扑打,只怕这十分之一也留不下来。”叶玄叹息道。
蔡琰也不是随便迁怒他人的人,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当下平了平气,对叶玄行礼道:“多谢叶从事,不然我与父亲,只怕要尽数死于胡人之手。”
“随我等去了青州,昭姬大家就可以安心默写了。”叶玄道。
蔡琰叹了口气,她确实都记得,可是要默写出来,那确实也很为难。
“其实,到时候可以多找几个书吏,一同帮着抄写,昭姬大家背出来就行了。-精*武^晓\说/徃- +嶵′辛+蟑_踕~哽¨歆′快,”叶玄提议道。
“不妥,书吏水平参差不齐,万一有错漏之处,典籍的意思可能就大不相同。还是妾身自己慢慢默写吧,有个七八年,也就差不多了。”
“青州学宫现在有很多藏书,有许多都是孔北海的家中藏书,可能和昭姬大家记得的有所冲突,不妨先去看看,然后再想要默写哪些。”叶玄提议道。
“这倒是个好主意。”蔡琰欣然道,觉得叶玄也开始变得眉清目秀起来……
“还有,关于书的分门别类,之前的七略,还是太繁杂了,不如就分为经史子集西个大类,下面再分小类,如果想要查什么书,就可以分门别类的细查。”叶玄想了想之后说。
蔡琰眼睛一亮。
作为一个精通经义的女子,她当然知道,如果将藏书这么分门别类的话,将会带来多大的便利。
“经义、史书、诸子百家学说、诗文等杂类?确实很不错的想法。”蔡琰赞赏的说。
“我在青州,正在琢磨新的造纸法与印刷之法,如果能够成功,可以顺利的刊印出很多书籍的话,就算出行,也不用带这么重的竹简了。”叶玄决定让蔡琰更开心一点。?墈¨书!屋?晓·税¨蛧^ ^已′发*布!蕞?薪_章!截-
毕竟一个学术型的女子,听到有这么便利的东西出现,应该更想要去青州吧?
“新的造纸法?印刷之术?”
蔡琰眼睛再次一亮。
“不过现在还在摸索中,主要是造纸的原料需要重新寻找,不过青州那里己经找到了不少可以用的东西,还需要我去计算配比,如果能制造出便宜耐用的纸,那么印刷也就简单了。”叶玄解释说。
蔡琰非常感兴趣,当下就和叶玄攀谈起来,蔡邕远远的看着,皱着眉头,慢慢的笑了起来。
当天晚上,叶玄麾下的士兵就在这个村子里燃起了篝火,村民们感恩戴德,邀请他们去自己房子里住,却被拒绝。
他们不光没有扰民,反而是做好了饭请村民们一同来吃,表示这是村民们挖坑埋了那些南匈奴人的尸体的回报。
“青州刘使君的兵,真乃仁义之师啊!”
村长是个年纪比较大的老头子,之前也是被南匈奴人抓住的一个,老泪纵横的对叶玄表示着感激。
“无事,我等也是正好路过,你们接下来好好生活就行,这支南匈奴人基本上己经全灭了,剩下的我们也会带走。不过老丈,你们最好还是想办法住到城里去,兖州可不算太平啊。”叶玄道。
村长苦笑了一声,到城里去住,谈何容易?
这些祖祖辈辈生长在这里的村民,往往都不会离开自己的村子,想要搬迁,确实太难了。
不过村子里倒有十余名青壮,找到了叶玄,表示想要投军。
他们基本上都是家人在动乱中被杀了的,现在也是孤家寡人。
叶玄同意了他们投军的要求,只是暂时将他们带上,到了青州,再交给高顺去训练就是。
这种身家清白,又己经无路可去的农民,在叶玄看来,就是最好的兵源。
“长垣那边,还算安定,老夫之前听说,吴家的那个吴懿,组织了族中的青壮,进行自卫,也有流寇攻打,不过都被吴懿带着族人杀退了。他家地多人多,能组织上千青壮,一般的流寇,也无法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听蔡邕说了吴氏的情况之后,叶玄就不打算现在去长垣了,一来现在带着蔡邕父女,绕道去长垣不方便,二来还带着一百多俘虏,远没有之前灵活,万一碰到大股匪徒,那就不好了。
所以叶玄和赵云商量之后,决定还是先回寿张再说。
沿着济水前进,就会达到巨野泽,然后绕过巨野泽,没多远就是寿张了。
这一
路,当然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也会比来的时候,要更慢一点。
不过他们有数百骑兵,也没什么不长眼的,敢来打他们的主意。
这一路行来,发现路上运粮的粮队开始多了起来,很显然的是,兖州各地,己经开始给曹操运粮了。
这是一件好事。
前线有了足够的粮草,那么打起仗来,就会更从容,不需要冒一些没必要的风险。
当叶玄一行人回到寿张的时候,时间己经到了七月底。
曹操和刘备对蔡邕都是熟识,看到叶玄把蔡邕和蔡琰都带回来了,当下两人同时出来迎接。
“蔡公此来辛苦。”曹操对蔡邕道。
“曹兖州不用客气,曹兖州在寿张,挡住了黄巾,是兖州百姓之福啊。”蔡邕对曹操道。
而对刘备,蔡邕的态度就立即亲密了许多。
“玄德,多谢你派元晦去找我啊!不然我与小女,只怕都成了路边的无名尸了!”蔡邕感叹道。
“兖州动乱,备甚是心忧,正好元晦在此,所以派他去接蔡公,不知道蔡公可欲往青州一行?青州学宫山长之位,正虚席以待蔡公!”刘备诚恳的说。
“老夫若再矫情,那就是虚伪了!玄德,青州学宫山长一职,邕接下了!”蔡邕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