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我要修学宫
“这位孔北海,还挺好说话的。′精+武¨暁!说′徃/ ?首!发·”
回到自己营寨的路上,韩当若有所思的说。
“孔北海么,是个赤诚君子,虽然治军和治理地方都不是很出色,不过人品,是信得过的。”叶玄道。
“怎么听着像咱们以前那位焦刺史。”潘璋嘀咕道。
叶玄忍不住笑了起来。
“那还是不一样的,孔北海至少比焦刺史更有勇气,他是真敢面对黄巾的。”叶玄道。
众将纷纷默默的点头……
潘璋则是诧异的看了看似乎不应该混进来的武安国。
“武安县尉,你不是应该留在都昌,跟在孔使君身边吗?”潘璋问。
武安国很自然的说:“某乃武官,现在青州仍然有战事,某跟着叶司马,然后跟着刘使君去西处讨贼,正是理所当然之事啊。”
刺史也有临机调动士兵之权,这话倒是一点都没错。
潘璋抓了抓头,觉得这话好像有点问题,又好像一点问题都没有……
叶玄暗暗一笑,武安国明显是觉得跟在刘备后面更有前途,这也正常,孔融虽然是个很好的上司,可是作为武将,跟着他,就显得很是憋屈了。
那当然还是跟着刘使君比较好啊!
这也是人之常情。.微-趣`小′税?徃. \首_发¨
想到这里,叶玄突然有一股强烈的欲望,似乎下一句话就要脱口而出。
“朕不喜欢这样的常情!”
叶玄连忙拍了一下自己嘴巴,把这句话给堵了回去。
好险,差点就变成某杂毛老道了。
“武安县尉这样也不错,不过你率领的郡兵,是打算回到剧城把守,还是加入我家主公麾下?”叶玄问道。
“叶司马叫我文邦就好。”
武安国先是客气了一句,然后才道:“郡兵乃是北海之兵,非我私军,我将会将郡兵交割给孔使君,至于我将来如何,全凭刘使君与叶司马调遣。”
叶玄点了点头,武安国这个态度就是很标准的武将态度了,也确实让人欣赏。
“那文邦就先跟在我身边吧,主公现在在乐安应该还是挺忙的。至于你们两位……”
叶玄转向了管亥和昌豨。
两人开始有些紧张了起来。
“你们是降将,虽然主公让我在北海便宜行事,可是对你们的处置,也不是我能随便决定的,我这就给主公修书一封,你们先留在此地,毕竟稳住你们的属下,还要你们帮忙。”叶玄道。
管亥和昌豨连连点头,叶玄这么处置可谓是相当的稳妥,他们两个要是走了,搞不好他们的属下又会生疑,留在这里才是正常的。*天/禧′晓*税`蛧_ !哽?欣′蕞·快-
可是如果叶玄不放他们离开,难免又有点拥兵自重的嫌疑,先写信和刘备说清楚情况,自然更加稳妥。
能跟着这么一个位高权重,做事有谨慎的上司,也算是一种运气了。
因为习惯带兵打仗独当一面的将领,往往性格上都比较骄傲,习惯自行其是,这也很正常,毕竟在独当一面的时候,就必须要自己果断的作出决定,长期这样做之后,难免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叶玄就不一样了,当幼师的时候,任何工作都要留痕,己经成了他的一种习惯……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叶玄在面对刘备的时候,总是显得很洒脱自如,不拘一格,然而带兵在外的时候,又很守本分,看起来就显得有些性格分裂。
“接下来清点人数,还要发放粮食,都需要大量的人手,看来也只能找孔使君要了。”叶玄继续道。
叶玄带来的都是军人,虽然也有辎重营的士兵,可是让他们去管理这些事情,就有些为难了。
虽然叶玄也在军中推广了一些扫盲运动,然而效果也没有这么快的。
所以还是只能找孔使君薅羊毛。
孔使君倒是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第二天,孔融从都昌派来了不少小吏,而且让他们首接听从叶玄的吩咐。
放权放得那叫一个彻底。
这些小吏都是文化人,做事也比较精明强干。
叶玄让他们去统计黄巾总共有多少户,清点他们拥有的财富,然后根据财富的不同档次决定需要给他们补贴多少。
这种事虽然看起来有些不公平,可是在现在这样的时候,只有把钱粮花在刀刃上,才是最重要的。
而叶玄本人则是带着诸将,在训练着黄巾中那些没有家室之累的士兵。
通过身体素质和个人武力分成正兵和辅兵,一同接受纪律和队列训练。
这种训练也让昌豨开了眼界,毕竟他之前虽然也算是善于练兵,可是从来没有在这些细节方面注意过。
打仗的时候虽然他的指挥能够很快的通过手下军官进行调整,然而军队在行动的时候,怎么也不会太整齐。
不够整齐,在短兵相接的时候,就会吃大亏。
难怪刘使君治下军队打仗如此出色,原来都是这么练出
来的。
刘备手下诸将里,最擅长练兵的还是高顺,不过在叶玄带来的队列训练加持之下,其他将领继续练兵,效果也都不错。
其中最擅长带兵的,还是关羽和程普。
练兵和统兵的能力,往往能决定一个将领的上限。
现在刘备麾下猛将如云,不过真正练兵与统兵能力出色的,除了叶玄之外,就是高顺、关羽和程普。
和他们历史上的定位比较符合。
练了几天兵之后,刘备的回信到来了。
在信中,刘备指示,让程普为正,韩当为副,统领北海当地的郡兵,同时留下五百精骑作为他的核心部队,协助孔融稳定北海局势,叶玄与关羽、潘璋、李条、武安国、太史慈、管亥和昌豨一同带着降军与其他士兵回到齐国。
叶玄向诸将出示了刘备的信,然后开始分拨人手,这时候黄巾妇孺们基本上被甄别完毕,没有家室的青壮也己经重编完毕,武安国对程普交割了统兵的印信,也跟着叶玄一同离开。
孔融带着北海的幕僚前来相送,对刘备留下将领和士兵留在北海这种行为,孔融是一点意见都没有,反而似乎很是欣喜的样子。
“元晦啊,记得告诉刘使君,让他也尽快派人来安排北海的俗务!我打算在青州修建学宫,招揽天下名士,北海的事情,我是实在不想管了啊。”孔融对叶玄道。
叶玄注意到,孔融背后的幕僚们,一个个面如死灰,透着一股“毁灭吧,赶紧的,累了”的颓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