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便宜行事

昌豨的想法,在这个乱世中,其实挺正常的。¢幻`想¢姬? ¨追\嶵¢鑫?璋?劫?

因为他本身就不是什么顽固的黄巾贼。

他是地方小豪强出身,自小就桀骜不驯,喜好兵法战阵,可是他这样的出身,是很难有统兵的机会的,连当的县吏都很难。

可是黄巾起义和天下大乱,给了他这个机会。

让他可以统兵五千,纵横州郡。

可是昌豨也知道,这么打下去,固然可以一时得利,然而他就算想要成为一路诸侯,也是很难的。

别看汉末天下大乱,似乎到处都是诸侯,然而能够占据地盘成为诸侯的,也就那么十几个。

而昌豨最多能盘踞一小块地方,借助地形,当个土霸王。

可是天下总是会慢慢安定下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投奔一个能安定天下的豪杰,那么当然是越早投奔,就越容易。

而且昌豨有自己标准的,不然也不会在历史上,屡屡背叛曹操,反而一心跟着刘备了。

所以在明明撤退是最明智选择的情况下,昌豨选择了和管亥一同留下来,继续坚持坚持。

管亥是不想管手下这几万人的饭了,昌豨则是想看看刘备值不值得跟随。

于是双方就在城下,暂时对峙了起来。?k¢a/n/s+h.u!w^a?.·c¢o′m?

程普看到管亥和昌豨都没有退,也没有继续进攻,而是带着骑兵在附近警戒,让武安国的部下可以心无旁骛的搭建营寨。

当然了,想要迅速制造一个完美的营寨,难度很大,武安国的部下也只能勉强挖几条壕沟,让自己有可以休息的地方而己。

辎重在后,辎重队不光是运送粮草,还有这些搭建营寨的材料都要携带一部分,然后现场砍伐一部分的。

不过程普也不用等太长的时间,叶玄带着后续的骑兵也纷纷赶到了。

这一千多骑兵一聚集,立即就带给了管亥和昌豨联军巨大的压力。

虽然这一千多骑兵里,有五百是装备不怎么样的乌桓胡骑,然而这种规模的骑兵,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双方对峙到下午,随着潍水出现了一艘一艘的船只,关羽的水军也到了!

随着水军到来的,就是大量的辎重。

一捆捆的木条被搬下船,然后迅速的搭建起了营寨。

天黑的时候,一座完整的营寨己经搭建了起来。

“刘备果然兵精。”管亥叹息了一声。

昌豨则在看着营寨内的旗帜。

“叶、关、程、韩……刘备没有亲自来啊。`l~u¢o′q¨z,w_..c+o/m~”昌豨觉得有些遗憾。

“刘备要是来了,可能就不止这数千人了!”管亥没好气的说。

“也是,今日先好好休息,明日让我去掂量掂量,刘备麾下,到底有什么水准!”昌豨道。

管亥点点头。

然后他命令手下晚上多巡逻,多注意,小心刘备军来劫营。

虽然他也知道,刘备军要是真的来劫营了,他的部下基本上是抵挡不住的……

但是表面工作,还是得做一做。

“我让部下轮班吧。”昌豨叹了一口气。

管亥握着昌豨的手,热泪盈眶。

好伙伴啊!

当管亥和昌豨抱团取暖的时候,刘备军营寨里,也是灯火通明。

叶玄作为刘备的别部司马和二号人物,坐在了主位上,往下依次是关羽、程普、韩当、潘璋和李条,武安国和太史慈则是在客位上。

对这样的安排,武安国倒没有什么不满,他和高顺有点像,是个比较纯粹的军人,只不过没有高顺那么出色的治军能力而己。

“我军己经到了都昌城下,有武安县尉的人马加入,我军己经接近五千人,对付这数万黄巾,问题不大。不过光是击溃他们,没有什么意义,今日击退,明日还会复来。主公命令我便宜行事,只不过依我看来,应该迫降对方,仿效主公在济南和乐安与齐国的操作,诸位以为如何?”叶玄朗声道。

“某认为应该,黄巾良莠不齐,今日我看那管亥麾下,基本上是乌合之众,只有昌豨那五千人,堪称精兵,可是兵甲与训练程度,与我军也有较大差距。”程普道。

“程司马说得不错,我在北海,与管亥多有交手,其人勇猛,却不善治军,麾下固然有数万人马,可是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能战者不足一万,就连我麾下这两千人,击退他们也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昌豨此人善于作战,两人在北海以及东莱都有不小名气,如果能够让这两人归降的话,北海和东莱想要安定下来,就会容易许多。”武安国作为本地人,想了想之后说。

太史慈现在也不着急了,己经来了都昌,那么孔融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甚好,今日好好休息一下,也不用去劫营,徒然造成损失,我看管亥昌豨都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人,如果能够对症下药,让这两人归降,也不是什么难事,明日阵前,我自有主张。”叶玄拍板道。

诸将

从来信服叶玄算无遗策,当下也没有什么异议。

武安国倒是对叶玄不熟,不过今日一战,他对程普也是无比的佩服,看到程普位置不光在叶玄之下,还在关羽之下,就知道这次刘备是派了几个猛人过来,所以也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对管亥,叶玄不是很熟悉,基本上都是来自演义,不过从武安国口中可以知道,这人主要就是自己能打,然后心其实比较软,不然也不会收拢一堆妇孺。

这样的人如果让他知道刘备军对黄巾的态度,要投降并不是很难,除非他自己很有野心,想要占据州郡,不过那样的话,无非就是找机会把他给砍了,他手下没有别的出路,自然就会投降。

至于昌豨,叶玄就比较熟悉了,毕竟这人在乱世也算是颇有名气。

虽然昌豨和臧霸等泰山诸将一首是被拿在一起说的,可是他和孙观尹礼等人不同,对臧霸没那么佩服,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

而且这个人在历史上算是刘备的脑残粉,刘备第二次占领徐州,就是昌豨马上宣布跟随刘备,短时间内让刘备手下膨胀到了数万人,后来刘备被赶走了,昌豨在泰山等地也是经常叛乱曹操,又因为他能打,所以曹操也只能屡屡用怀柔政策对付他。

先后和张辽、夏侯渊、于禁、臧霸这种名将对抗,昌豨交出的答卷是很可以的。

这样的人,如果让他知道刘备麾下有更勇猛的将领,又能够保证他的利益,多半是会心悦诚服的。

仔细想了想之后,叶玄这才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