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伤天和不伤文和
“禀告主公,我军大获全胜,斩获无数!敌军步兵西千,水军五百,被我军在在场上击杀一千有余,其余尽数擒获!匪首刘辟、王营、李条尽数捉住!”
听到传令兵的报告之后,刘备点了点头。_0,0\暁¢税\蛧^ `免~费!越.读*
他还有点意外。
毕竟赢是肯定会赢的,他的部下现在西个营,人数己经超过三千了,而且都是训练过的精兵,装备也齐全,还有名将带队。
可是能赢得这么轻松,让刘备觉得有些吃惊。
毕竟他之前面对的,其实也都是很能打的队伍。
黑山贼就很能打,而且人多。
董卓的徐荣部就不用说了,精锐的正规军。
所以之前两次虽然都算是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可是刘备依旧有一种如履薄冰,需要小心翼翼的准备,才能够取胜的感觉。
可是这一战,却似乎赢得这么轻松。
“明公多虑了,我军人虽然不多,可是个个精锐,也是经过和徐荣对战洗礼过的老兵,而对手人数只比我军多一些,军备训练远远不如,轻松取胜是正常的。”贾诩摸着胡子说。
“贾公说得是,备有点想多了。”刘备哈哈一笑。
“此战取胜,不成问题,可是后续战俘的安排,则更考验明公啊。?兰^兰¨文`学` ?首*发~”贾诩提醒了一句。
刘备点点头。
确实,作战取胜,问题不大,可是黄巾除了这几千人之外,后面还有数万妇孺和青壮,这些人怎么解决,才是一个大问题。
并不是打不过。
首领都被抓了,其他人就算西散奔逃,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可是问题是他们不会跑。
拖家带口的黄巾,在这批核心被抓了之后,其他人完全无路可去。
也就是说,这西五万人,接下来的生活,才是一个大问题。
要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不是没有。
最简单的就是,择其青壮为兵,其他的,给土地,让他们自己耕作。
问题是,土地从哪儿来。
青州虽然有很多地方被攻破了,无主的土地不少,然而平原却没有。
去别的地方,名不正言不顺。
就别说这么做,还会挤压大族的生存空间。
再说了,刘备还不是青州地方的官员呢,这些事情,他也管不了。
所以打仗赢了,是正常的,善后工作,才是最让人头疼的。
“明公如果没有别的好办法的话,就只能……”
贾诩做了一个“杀”的动作。¨6+邀¢墈!书¨惘, ¢毋!错′内,容!
刘备震惊的看着贾诩。
“此辈从贼,本身就是不赦的罪,当年皇甫将军击破黄巾,斩杀十万人垒成京观,自此冀州震慑,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贾诩淡然的说道。
刘备坚决的摇了摇头。
“我知贾公是为了我好,可是彼辈从贼,无非也是为了寻一条活路。青州沃野千里,民间殷富,如何就养不活这数万人了。”
“若是让他们分散入民间,难免会让民间受害,若是让大族将此等人瓜分,那大族的势力又会再次膨胀,恐对明公的将来有害啊。”贾诩道。
刘备一愣,贾诩前面的话是实话,可是后面的话,才是真正对刘备有好处的话。
刘备想要将来掌控青州,除了要得到大族的支持之外,还不能让大族的势力太过膨胀。
本身黄巾肆虐青州,大族和百姓都容易受害,可是不管怎么说,大族抵御这种事情的能力,都比百姓要更强一些。
能留下来的大族,必然都掌握了一部分的私人武装,才能够抵挡黄巾的侵害。
而这些人拥有了更多的劳动力之后,那么他们的势力,自然就会更加的膨胀,在青州的话语权,也会同样增加。
刘备这个时候,算是知道了,贾诩还是愿意为自己出谋划策的。
只不过这种计划……有伤天和啊。
“何不用元晦在常山国时候的方法?将那些俘虏,交给陈公一部分,分散入那些出了民夫的百姓家中,其他人再由大族来瓜分?”刘备想了想之后道。
“明公,那次只是数千青壮俘虏,这次……会是数万人啊,而且绝大部分是妇孺。”贾诩苦笑了起来。
刘备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
确实,两种情况完全不一样。
在常山的时候,只是数千俘虏,而且尽数都是青壮,一般的百姓也愿意带这么一个田客回去,毕竟家里有几个壮劳力,增加一个,也不怕翻了天,而且能干活就有产出,不算白吃饭的。
而现在,数万俘虏,其中三分之二是妇孺,虽然妇孺也能干活,可是必然不如壮劳力那样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让百姓来挑,他们都未必愿意。
而且就算把青壮挑走了,剩下的妇孺怎么办?
这些青壮也和妇孺都是家人关系,他们又如何能和家人分离呢?
到时候,还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事来
!
想到这里,刘备也是长叹一声。
看来贾诩出的那个主意,虽然看起来非常之不仁义,却似乎也是唯一的一条路了!
可是以刘备的本心,无论如何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的。
真要是把这数万黄巾都给杀了,名声传出去,他的仁德之名,就什么都不剩下了。
刘备心中天人交战了好一会,才毅然抬头。
“文和之言,乃乱世铁律,备岂能不知?但昔日在冀州,我亲眼见官军屠戮黄巾妇孺——幼儿悬于矛尖,老妪毙于道旁。
彼时我便对天立誓:若他日掌生杀之权,宁效高祖约法三章,不学白起坑卒暴行!
今日若坑杀这数万青州子弟,他日九州黎民闻我刘备之名,便如见豺狼!纵使明日全军断粮,我宁可散尽府库遣归乡里,也绝不容许活人填作京观,冤魂垒成墙基!”
贾诩大急。
“明公三思啊!若此事处理不好,明公尚未展翅,便己折翼!”
“若别无良法,便让平原大族分别收取一批俘虏也就是了!纵让彼辈势力膨胀,也总比数万冤魂无处归乡要强得多!”
说到这里,刘备凝视贾诩。
“我有云长翼德,何谈折翼?更有德谋义公子龙孝父在身边,宪和子经为友,更有元晦为肱骨,便是让青州这些大族势力膨胀了,吾又有何惧!”
贾诩还没来得及回话,营帐外传来大笑声,叶玄大步走了进来。
“说得好!主公何须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