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抱团取暖的头领们
青州黄巾并不知道刘备己经到了青州平原。-比·奇?中-蚊-枉? /蕪,错.内\容`
毕竟对于青州黄巾来说,他们其实只是一个统称,准确来说,应该是青徐黄巾。
张角起兵的时候,青徐黄巾也响应过,不过由于地方官员镇压得力,所以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却也相应的,他们的主力,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损害。
这次再次起兵之后,被陶谦联合泰山臧霸一同攻打而逃进沂蒙山的有数十万人,而这次下山劫掠的,则是其中的三路人马,加起来也有七八万之多。
当然了,黄巾的数量一向是很多的,可是真正能用来作战的,也就大概只有五分之一的样子。
这三路人马,一路人马头领叫王营,本来就是历城人,带着部下抢自己的家乡,算是正常操作。
另外一路人马头领叫李条,此人本来是水贼,现在手下足足有数百条小船,堪称青州地面上的水上霸主。
最后一路人马首领刘辟,则是正儿八经的黄巾出身,之前跟随过汝南黄巾统帅波才,汝南黄巾失利之后,他一路逃到了徐州,隐姓埋名,之前徐州黄巾再起,他也在其中,然后就被陶谦击败,逃到了沂蒙山……
积攒了丰富的逃跑经验。
其他两路人马的头领都是本地人,刘辟就显得有些弱势,不过他带出来的核心人马都是经过汝南那惨烈的战场的,战斗力相当的出色,也悍不畏死,所以王营和李条都对刘辟还是很佩服的。-6′妖`墈*书,旺- ?冕^费-越^犊?
本来三路人马出来,确实是准备攻打历城和祝阿的,毕竟这也是王营的老家了,他熟悉地形。
然而因为抢过好几次,历城和祝阿的百姓官兵反应都非常的快,坚壁清野,不给他们有什么抢夺的机会。
这样一来,三位头领就郁闷了。
秋收的时候都没抢到东西,接下来这个冬天可怎么过啊。
这个时候,三个头领联手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
李条有船,他们可以渡过济水,深入平原国去抢。
青州的郡都很富裕,不过平原依旧是最富的那个,也是仅有的丁口超过百万的大郡。
九个县,十五万户,百万人,平均一个县超过十万人。
这种地方还没被抢过。
那当然得好好的抢一抢了!
于是乎,三路人马就在李条水军的协助下,渡过了济水,准备去攻打漯阴。
平原国黄河以南的就三个县。
然而还没到漯阴,就传来了消息。!x\4~5!z?w...c′o¢m/
漯阴城外,驻守着平原国的郡兵,差不多有三西千人,几乎是整个平原国的机动力量,都在这里了。
三个头领一下子就有些傻了。
这是什么情况?
平原国把所有的机动力量都放在了漯阴,这是不打算管别的地方了吗?
“官兵一定是认为我军要么攻打祝阿,要么攻打漯阴,把郡兵驻扎在这里,南下不过数十里,就到了祝阿,可以很好的支援!”
刘辟分析着,剩下两名头领知道他见多识广,也很认同刘辟的分析。
“那我们回头去打祝阿?”王营问。
“我们人多,行动不便,如果回头的话,对方一旦发现,就会派人来攻打,祝阿和历城的联军说不定也会北上,到时候前后夹击,就不好办了。还不如趁平原的郡兵没有发现我们,西进去打高唐!”刘辟道。
“好办法,打高唐要渡过漯水,现在漯水平缓,我们可以更快的前进!我的水军正好可以运送能打的士兵去偷袭高唐,一旦拿下,后续的妇孺也可以进城休息了!”李条赞同的说。
看到其他两人都同意这一点,王营自然也没什么话好说。
当下浩浩荡荡数万人再次向西而行。
虽然有很多的妇孺,可是这些妇孺在这些年的长途跋涉中,也都己经习惯了。
黄巾军以家庭为单位,在初秋的青州大地上,慢慢的走着。
他们也未必知道自己要走到哪儿去,可是己经这样了,也只能走向茫茫的未知。
能活一天,就是一天。
他们的精神信仰己经基本上没有了。
大贤良师己经不在了,天公将军、地公将军也己经不在了,各路渠帅,也都不在了。
他们心中的黄天,还在吗?
花了很长的时间,慢慢的渡过了漯水。
漯水并不是什么大河,初秋也还没到河水暴涨的时候,所以渡河相对也是很快的。
在妇孺们都渡河之后,黄巾中的青壮,挑选出了数千能战的,坐上了李条的小船,逆流而上,前往高唐。
其他的青壮则是带着妇孺们,步行朝着高唐前进。
刘辟和王营都带着自己麾下最能打的上了李条的船。
他们一首就是这样配合的。
李条负责运输,他的部下也不是不能打,不过作为能在黄河上操舟的人才,如果上战场死了,那就太可惜了。
刘辟手下
精锐多一些,王营手下人数多一些,所以他们两个去打,就比较容易。
王营手下先在前面冲一冲,让战争陷入混战的局面,然后刘辟的精锐去切开对方阵型,王营大军跟上。
基本上就可以把人数比较少的郡兵给打崩了。
而三个人的关系也不错,刘辟威望高,不过手下人数最少,王营手下人多,又是本地人,掌握着最多的粮食,战斗力却不如刘辟,李条则是以专业取胜。
这样的搭配,相反更稳固一点。
因为大家谁也离不开谁。
这也是他们能够不和青州黄巾的头领管亥、徐和、司马俱、张饶、吴霸这些人混在一起的原因。
这些都是青徐黄巾中势力比较大的头领,而且喜欢吞并其他人的部下,他们三个抱团,就可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如果把高唐县打下来了,咱们就占着高唐县怎么样?高唐在黄河与漯水之间,土地肥沃,兄弟们正好可以在这里耕种啊。”王营突发奇想的对刘辟和李条说。
“你疯了吗?高唐过黄河不远就是平原县,平原的国相能眼睁睁的看着咱们占据高唐?到时候还不得派郡兵来攻打我们啊。”李条说。
“这倒也是,还是抢了就回去吧,不过也不能全抢光了,高唐人要是都饿死了,接下来咱们抢谁去。”王营觉得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