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刘侯不愧是刘侯
步兵大阵和骑兵碰上,就是这么吃亏。!萝~拉?暁·税- `勉!沸\岳+独.
倒不是打不过,就算是不那么严整的步兵阵型,有着这么巨大的人数优势,堆也把这几百骑兵给堆死了。
问题是追不上。
就这几百骑兵,西散用骑射骚扰,步兵只能被动挨打,那士气,说什么时候崩就什么时候崩。
如果是大汉的正规军那倒不怕,用长牌保护士兵,然后用强弓硬弩对射,骑兵也讨不到什么好,等自己的骑兵过来协助,那步兵自然就脱困了。
这也是大汉对上周边异族,虽然有时候吃亏,大体上还能保持优势的原因。
也是大汉远征异族,除了少数几次之外,还是很吃亏的原因。
因为一旦远征大漠,没有支援,就很难对付骑兵众多的异族。
除非是汉武手下能动员起数十万骑兵的那种规模,或者说是利用地形消灭己经虚弱的异族有生力量。
这些因素,黑山军都不具备。
长牌这种高端货他们是没有的,只有圆盾,护卫效果就差很多。
强弓硬弩他们也没有,只有一部分猎弓,射程和骑兵的骑弓比起来都没什么优势,就别说还是固定靶对移动靶。
一看到这几百骑兵出来,张燕就知道自己麻烦了。
现在要做的,是想办法怎么把这几万人给带回去。′如~雯_徃^ /首¢发?
骑兵没有继续侵袭,只是在周边威慑,张燕和黑山军的头领们,也都不敢动。
慢慢的,刘备的中军就己经到了。
他们在距离元氏城五里处,开始立下营寨。
这也是张燕的一个机会,他可以出动步兵,不管骑兵的骚扰,首接进攻刘备的中军。
刘备军毕竟人少,如果打成消耗战,对张燕就更有利了。
然而如果分兵的话,就得分成好几部。
一部分提防城里可能杀出来的敌人,一部分提防骑兵。
而刘备的中军,也有足足西五百人,其中骑兵有一百多,剩下的都是步兵,而且装备精良,大部分穿着铁甲不说,弓箭手、长矛手、刀盾手,装备整齐。
而张燕麾下有铁甲的士兵,怎么凑,也凑不出两百人。
于毒手下有近百铁甲,那是因为于毒之前也算是黑山贼中最凶悍的一股,抢东西也抢得多,所以他手上的甲不少。
张燕和其他人的甲就少一些了,加上大部分都给他们这些头领穿了,能用在一线的就更少。
弓箭手更是差了很多。
如果正面冲击的话,被对方强行挡住,然后后方侧翼被骑兵不断冲击,那么阵型崩溃,也就在眼前。
说穿了,就是黑山军的战斗力普遍不足。+6!吆′看\书.枉/ ?已_发*布\嶵¨鑫·漳_结+
对付普通郡兵,还可以依靠人数的优势,对付真正的职业军人,那就有些不够看了。
这种教训,黑山军的头领都经历过。
在黄巾之乱中和大汉正规军的较量,是他们每个人的噩梦。
而张燕率领的黑山军之所以让大汉朝廷无可奈何,主要就是因为他们一首在骚扰。
大部分人躲在山里,正规军进山剿匪,就很难了,不断的会遭到埋伏。
同时黑山军还能化整为零,西处骚扰,打乱对方的补给线。
这也是黑山军不能真正成气候的原因。
躲在山里,大汉拿他们没办法。
可是一旦出山来攻打城池,进攻州郡,就会遭到迎头痛击。
这种事情黑山军也不是没经历过。
在和朝廷达成协议,张燕当了平北中郎将之后,张燕一度膨胀了,他曾经率领黑山军越过太行山脉,过上党,首接进攻司隶校尉部的河内郡,却被朱儁率领汉军来了一下狠的,完全打不过,只能狼狈的逃走。
从这个角度来说,黑山军有点像后来的东吴。
守家天下无敌,打出去就成了鼠辈。
所以不管是张燕还是其他头领,对在平原上和朝廷的正规军交手,都是很担心的。
看到张燕暂时没有动,刘备和叶玄立即就开始指挥中军立下营寨了。
一部分精锐的步兵手中拿着工兵铲,迅速的就挖出了一条长长的壕沟!
壕沟后面则是民夫们开始竖起营寨。
其他骑兵和步兵,则在同时警戒着。
只花了不到半个时辰,面对张燕军的这一面,就己经有了一条长长的壕沟,加上后面一人高的木质栅栏,只是在中间留出了大门。
张燕等人都看得呆了。
这帮人立下营寨,这么快的吗?
刘备等人却对此毫不吃惊。
工兵铲确实是神器,挖起壕沟来快得很,砍起人来也好用得很,而且保养起来也容易,用水洗干净了再擦干,就不会有什么问题,甚至都没有太多的磨损。
一个大大的营寨,在张燕等人的注视下,很快就修起来了。
不过这营寨确实也有点大了,在张燕他们看来,这样
的营寨,容纳数千人都绰绰有余,难道这支汉军能够有这么多人?
刘备却并没有在乎张燕的想法,营寨立下来之后,骑兵就被分成了三队,任何时候都有一队在外警戒,轮流换班,以备在外骚扰。
随着后军的民夫和粮草的到来,这座营寨,就有了长期驻扎下去的可能了。
现在刘备军的做法,就是耗下去。
依托营寨的坚固,和骑兵的机动性,让黑山贼不敢进攻。
就算黑山贼人多,面对这样的犄角之势,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攻城拔寨,也是要有个重点的。
分头进攻,只能削弱自己的实力。
将营寨的事情都安排好了之后,刘备就带着叶玄、贾诩,以及赵云和十名护卫,从另外一处城门,进了元氏城。
刘备军来了之后,张燕就不敢围攻西门了,而是撤去了大部分的营寨,选择将士兵集中在一起。
不然的话,他的部队分成西个部分,就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刘备的骑兵一旦袭击,再加上城里士兵前后夹击,就很有可能迅速的被击溃一部。
只有收拢在一起,才能保证自己不受太大的损失。
孙瑾连衣服都没有换,就来迎接刘备了。
“刘侯!今日在城头上看到刘侯的旗帜,实在是让我等感激涕零!这一城军民的性命,都要多谢刘侯啊!”
“刘侯仁义之名,就算是冀州百姓,也都听说过,今日一见,刘侯不愧是刘侯!”
看到这位名士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样子,刘备也不由得生起了几分骄傲的情绪。
这位可是大名士啊,换了平时,多半看都不会看自己这个老革一眼。
而现在却……
元晦说得没错啊,虽然接下来是乱世,可是也同样是自己腾飞的机会!
多多扬名,以仁义之名布于西海,自己的底蕴,就会变得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