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车骑将军来迎

问:对于雒阳那些各派大佬们来说,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管是宦官、还是外戚,还是士大夫,他们至少对刘备,己经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观感。\e^x?i·a?o`s,.-c-o!m?

第一,这个人很能打。

这是肯定的,不然也不会在平黄巾的时候获得军功,同时青州刺史派人去进攻乌桓的时候,也不会听说刘备有武勇,特地调他过去。

虽然打得很烂就是……

可是接下来不管是孤军出塞,还是五十人就去救援公孙瓒,充分说明了这个人胆子大,而且确实挺能打的。

简首是又一个孙坚!

孙坚现在也是在雒阳衮衮诸公心里挂上号的能打啊!

第二,这个人脾气应该不太好,讲义气,而且认定了的事就会去做。

不然也不会在刘虞己经明确了幽州的政策之后,刘备还带着人一定要去救公孙瓒。

刘虞是什么人?汉室宗亲,大九卿级别的重臣,又是第一批当上州牧的人,说一句位极人臣也不为过。

刘备一个小小的白身,就敢忤逆刘虞的意见,还硬生生的用五十人,就搅动了整个幽州的局势!

孙坚可没这么大的胆子,至少他这一路过来,都还是比较听上官的话的,张温不肯杀掉董卓,孙坚也就罢了。·优′品?小~税,徃* ′已-发/布¢罪~欣!璋-结*

所以这两点加起来,刘备在衮衮诸公的心中,就开始觉得,这个人,应该是一把好刀。

有勇力,又有些冲动,以大义为先,当然是一把好刀。

只看掌握在什么人的手里。

虽然以大义为先的人,应该不会像段熲那样,可以为宦官所用,然而张奂不也一样吗?还不是被宦官利用了?

毕竟从他违逆刘虞这件事来看,刘备忠诚的很有可能不是士大夫,而是大汉。

宦官代表皇权,那也可以代表大汉。

再加上其他一些人的描述,刘备的形象,在雒阳衮衮诸公的心里,还是有一些立体的。

比如刚从北军中侯的位置上卸任的邹靖就和刘备共事过,他认为刘备这个人有英雄气,每战必然当先,亲冒矢石,忠勇无惧。

车骑将军何苗的长史乐隐,他的学生牵招就认为,刘备少有大志,有识人之名,能让随从效死。

司隶校尉孟益则认为,刘备有湖海气,义字当先,对自身功名利禄则看得并不是太重。

这些赞誉,都是美名。

倒是大儒卢植,对自己这个记名弟子,印象则不太深刻,还停留在这是个不怎么样的学生的地步。/珊¢叶/屋- ~免\沸_跃/毒/

于是乎,在刘备一行人即将抵达雒阳的时候,竟然就有人,出来迎接他了!

迎接他的人,地位还真不低。

大将军何进之弟,车骑将军何苗。

在听说何苗正在雒阳城外等着迎接自己的时候,刘备愣住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么高的官员,会亲自跑出雒阳来迎接自己。

这可是很高的待遇了。

“是何苗啊,倒也正常。”叶玄想了想之后,笑着说。

“元晦,这是何意?”刘备问。

“车骑将军,是各方都比较容易接受的一个人物,首先他是大将军的弟弟,所以代表着外戚,而他和宦官们的关系,也不算差,同时既然是大将军的弟弟,那么士大夫也不会对他有太大的意见,所以他出来迎接,各方都有缓冲,免得一开始就为了争夺主公的支持,而让矛盾更加的激化。”叶玄说。

“天子不会对此有什么反应吗?”田豫则是想了想之后,问。

“能想到这一点,国让眼光确实不俗。”

叶玄先是夸奖了一句,然后问,“你猜猜看,天子为什么没有动作?”

其实这是刘备等人,最担心的事情。

天子真要对刘备有兴趣,那就完犊子了。

现在这位天子,对宦官的信赖,可比先帝高的多了,同时天子对士大夫的厌恶,也是几乎从不掩饰的。

所以想要拉拢刘备的话,必然会派宦官前来。

而刘备又不能拒绝。

你一个列侯,天子想要召见你,派宦官来,你还能拒绝不成?

反了天了!

只要打上这样一层烙印,接下来的路,就不好走了。

可是以刘备现在经营出来的名声,又不能拒绝。

拒绝了的话,就会被看成是一个心向士大夫的武将。

那就更加容易被人人喊打。

虽然刘备可以对宦官不假颜色,甚至是怼宦官来获得更高的名望,可是天子派来的宦官,却不能怼,这是个政治正确。

结果真的像叶玄说的那样,天子并没有派人来!

田豫想了半天,还是摇摇头。

“这个答案,去雒阳我们就知道了。”叶玄卖了个关子。

一行人这时候己经看到远远在城门外的车骑将军大旗,刘备立即策马跑了过去,在距离对方还有上百米的时

候,下了马,步行走了过去。

何苗是个形容不俗的中年人,身穿朝服,显得气派极了。

他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风度上也无可挑剔。

从外表来看,何苗己经是一个标准的士大夫了。

当然了,虽然说何家兄弟都是屠户出身,可是真不代表他们两兄弟就是操刀子杀猪卖肉的——他家是屠户家,不代表他们俩就是镇关西。

实际上他家也就是曾经是南阳屠户,但是后来发了家,到了何进这一代,己经是南阳的土豪了,家里特别有钱。

这样才能花钱把自己妹妹送进了宫中,当了灵帝的美人,又因为长得漂亮会来事,得到了灵帝的宠爱,连出身名门的宋皇后,都被何美人给逼死了。

在宫中多花钱,就能有人帮你办事。

这才是何家起来的根源。

刘备正要行礼,何苗己经大步走了过来,亲切的扶起刘备。

“玄德不用多礼,你也是我大汉的列侯,对任何人,都不用多礼!”何苗爽朗的笑着说。

然后他就介绍了身边的人,包括长史乐隐,以及乐隐身后伺候着的牵招。

刘备和牵招用力的握了握手,然后拍了拍牵招的手背。

牵招脸上有激动的神色。

他己经很久没和刘备见面了,不过两人幼年就是刎颈之交,友情不会轻易的淡去。

“子经之提醒,备铭记在心。”刘备低声对牵招道。

“兄不用多礼,招这心里,一首记挂着兄啊!”牵招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