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迎风飘扬

李达看着孟老虎留下的那张宝贝地图,手指在上面一处画着乌龟壳的地方,重重地敲了敲。.e`z,暁^税!枉. `哽+薪!罪-哙,

“孟老虎这小子说,这地方是美国佬的预备队集结点。

现在白天他们不进攻了,晚上这地方肯定就是他们工兵和守备部队的休息区。”

李达的眼睛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命令炮兵,给老子把今天白天省下来的炮弹,全都送到这个乌龟壳里去!让他们睡个好觉!”

午夜时分,当山脚下的美军刚刚进入梦乡时,援朝炮火,再一次发出了怒吼。

数十发炮弹,精准地覆盖了那个临时营地。一时间,火光冲天,惨叫连连。

于是,一场诡异的、围绕着“施工与反施工”、“休息与反休息”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白天,志愿军利用坑道优势,用冷枪冷炮袭扰美军工兵,

双方为了摧毁和保护一台推土机,往往要付出几十条人命的代价。

晚上,美军利用装备优势,用探照灯和重火力封锁山脚,

而志愿军的炮兵则像不知疲倦的打地鼠游戏一样,专门找美军的休息区和后勤点进行骚扰。

战斗变成了日常,死亡变成了数字。

小豆子在短短一个星期里,迅速地从一个新兵,蜕变成了一个老兵。¢齐′盛^晓!说?枉? ¢庚*薪+蕞`全.

他学会了如何根据炮弹的呼啸声判断落点,学会了用一泡尿来湿润毛巾应付催泪瓦斯,

也学会了在战友倒下时,面无表情地捡起他的武器和弹药,继续战斗。

他的口袋里,总是揣着一个冰冷的、硬邦邦的馒头。

那是王班长牺牲前,塞给他的最后一个。

王班长是在一次突击中,为了炸掉一辆堵在坑道口的坦克,抱着炸药包冲出去,再也没有回来。

这场仗,没有了孟老虎反冲锋时的壮怀激烈,也没有了罗胜炮火洗地时的酣畅淋漓。

它就像一台巨大而冰冷的绞肉机,日复一日,单调而残酷地,吞噬着双方的血肉和意志。

山,在一天天变矮。两个无名高地,在双方数万吨炮弹的反复“修整”下,山顶被硬生生削平了好几米。

美军的封锁线,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缓慢而坚定地向前推进着。

而援朝军坑道,也在炮火的轰击和内部的挖掘中,不断地塌方,又不断地被重新打通,如同一个拥有顽强生命力的巨大蚁巢。

双方都杀红了眼,陷入了一种谁也无法后退的疯狂里。¢衫`叶`屋· ~已¨发?布`最?薪′蟑.结′

范佛里特是在用美国的国力去赌他个人的荣誉,而秦峰,则是在用十七军的血肉,去捍卫一条不容后退的防线。

谁先眨眼,谁就将输掉所有。

这场围绕着“封锁与反封锁”、“钻探与反钻探”的残酷拉锯战,持续了整整西十三天。

西十三天,一千多个小时。

对于远在华盛顿或者北京的决策者来说,这或许只是地图上一个需要耐心等待结果的时间节点。

但对于西圣山上的每一个人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用鲜血和神经刻画的煎熬。

两个原本郁郁葱葱的小山头,在双方倾泻了超过范佛里特火力范畴上限数倍的弹药后,山顶被硬生生削平了五米。

放眼望去,再也找不到一棵完整的树,一块超过磨盘大的岩石。

整座山,仿佛被一个暴怒的天神,用巨锤反复捶打过,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死寂的灰白色。

十七军所有的团,都像齿轮一样,被投入到这个巨大的绞肉机里。

孟老虎的五十一团,罗胜的五十三团,撤下去不到半个月,补充了一些新兵,又被重新填了上来。

高建成的五十二团,李达的五十西团,更是被打得伤筋动骨。

最惨烈的时候,前线告急,三个被打残了的团,五十一、五十二、五十西团,剩下的建制内还能喘气的人,被秦峰临时捏在了一起,

组成了一个番号都没有的“联合残兵团”,由伤还没好利索的孟老虎带队,再一次顶上了579.7高地。

孟老虎拄着一根缴获来的美国工兵铲当拐杖,站在坑道口,看着外面那片熟悉的、却又无比陌?生的阵地,

咧着嘴对身边的罗胜和李达说:“他娘的,老子活了三十多年,头一次见到三个团长在一个坑道里抢一个馒头吃的。这仗打的,值了!”

罗胜一屁股坐在弹药箱上,哼哧哼哧地擦着他的驳壳枪:“值个屁!等打完了,老子非得找军长要去,咱们仨,怎么也得算个‘桃园三结义’,得给个‘三巨头’的称号!”

李达则比较务实,他正拿着一张新的地图,在上面涂涂改改:“别贫了。美国佬的推土机又往前拱了二十米。

咱们左前方的那个观察孔,估计天亮就保不住了。得赶紧想个法子,再掏个新的。”

美国人那边,同样不好受。

“摊牌行动”己经变成了一个无底洞,吞噬

着联合国军的兵员和物资。

范佛里特最精锐的第九步兵师,被打得几近崩溃。

新补充上来的美军部队,还有那些被驱赶着冲锋的南韩部队,

一波又一波地冲上那片死亡山坡,又一波又一波地留下层层叠叠的尸体。

一个从耶鲁大学入伍的年轻少尉,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我们占领了山顶,但我们脚下,是另一支军队。

我们看不见他们,但他们无处不在。

他们会从地底下开炮,会在我们吃饭的时候用冷枪打掉我们的勺子,会在我们以为最安全的地方引爆炸药。

这不是战争,这是在和一个国家的鬼魂作战。

上帝,请告诉我,我们究竟要如何才能战胜一群,连自己都敢埋葬的敌人?”

西十三天后,这份日记,连同它的主人,被送回了美国。

而一份长达数十页的、触目惊心的伤亡和物资消耗报告,则摆在了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的办公桌上。

李奇微看着这份报告,久久无言。

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他能理解范佛里特的执着。

但作为一名统帅,他必须面对现实。为了两个在地图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山头,付出了近两个师的伤亡,消耗的弹药足以再打一场小规模的诺曼底登陆。

而结果呢?那两面红旗,依旧像两根扎在他眼里的钉子,在西圣山的山顶上,迎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