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六亲不认的童贯
一连几日,戴宗日日来报,始终没有探查到任何关于那十万禁军的消息,这反而搞得林冲摸不着头脑。/零`点¢看′书′ !庚.辛\罪+筷*
同时陆陆续续的有不少流民从河北方向逃窜而来。
二虎和潘金莲还带来消息,田虎如今的形势很不容乐观。
田虎势力本来占据的河东路三州,以及河北西路两州,朝廷的禁军如今己经打下了河北西路,田虎如今在收缩兵力往西不断撤离。
听二虎说田虎自知打不过禁军,只要禁军一来,他稍作抵抗便带人逃往其他州府,现在整个河东路都被他搅的不能安生,各州府都戒备森严,严阵以待,生怕田虎盯上他们。
林冲得知消息一笑,看来田虎也不傻,知道不能硬碰,这是带着禁军在河北路转圈呢。
不过他再往西,就是陕西种师道的地盘了,恐怕老种经略相公可没那么好欺负,东有禁军,西、北都有边军,田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林冲不知道的是,王庆更惨。
蔡京本来就与王庆有旧恨,将他发配到淮西就是准备要他命的,岂料王庆还能死鱼翻身,纠结一帮人起来造反。
关键是还让他占领了八座军州,蔡京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派去淮西的也都是精兵强将!
林冲始终探查不到那十万禁军的下落,也不可能让七万人马就这么空耗着,继续调兵东进,若是探查到朝廷大军来袭,届时再调动人来防守就是了。
……
汴京城。
蔡京看着王黼传递回来的消息,让人通知王黼,继续在城外先找个地方等着。
蔡京要等剿灭王庆和田虎的好消息,再将王焕全军覆没这个坏消息夹杂在一起,再等到那两路禁军回来,才能去向赵佶复命。
要不然康王被俘、赵佶万一让继续调动禁军攻打济州,救回康王,岂不是前功尽弃?
蔡京也不怕赵构回来,王黼在信中说的很清楚了,是赵构立功心切,追的太深,王焕为了救他才仓促攻城,造成大败。·幻\想-姬¨ ¢最/薪`章+截¢庚~辛-快^
就算康王回来,也只能从侧面证实消息的准确。
目前来看,另外两路大军攻城只是时间问题。
蔡京想了想,又发出两道军令,责令两路人马速战速决,不要拖延。
蔡京一定要在童贯结束东南战事之前,迅速剿灭除了林冲以外的另外两路反贼。
至于林冲,如果时间赶得上,等另外两路禁军回来,蔡京第一时间就会派出去征讨梁山。
东南。
自从那日收到让他自行从其余各府征调军粮的圣旨后,童贯就暂停了对睦州的攻击,转而让军士前往各地强行征集军粮。
己经有好几个州府的官员因为反抗童贯的命令,被童贯砍了立威。
这也让方腊有了暂时的喘息之机。
等真正和童贯率领的精锐打起来,方腊才知道以往自己攻占州府,觉得大宋军队不过尔尔的想法是多么错误。
要让方腊打个比方厢军就好比是家养的看门狗,而这些禁军和边军就像猛虎。
战斗力不是一个级别的。
没错,童贯功成心切,打到后面就连他身边的禁军都派了出来。
可睦州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看似沉没在即,却始终翻不了船!
“二弟,你看如今我们如何是好?”方腊声音嘶哑,向方肥问道。
他嗓子嘶哑是守城时指挥士卒喊的。
没错,睦州情况己经非常严峻了,方腊手下的大将在这些守城的日子里,也折进去将近一半,这对起义军的打击很大,没办法,为了鼓舞士气,方腊只能亲自上前线指挥。\零^点/墈/书^ \冕!费!阅_读\
方肥眼袋更重了:“圣公,我们不好受,那童贯也不好受,我派出去的人打听到,他们最近去其他州府征调军粮去了,而且连月拼杀下来,他带来的人马也折了一半,现在就是拼谁更能坚持!”
方肥先是给方腊打打气,他看出来方腊的疲惫了。
方腊果然振作许多:“没错,我睦州还有几十万义军,粮食充足,咱们和童贯拼了!”
方肥继续说道:“圣公莫急,童贯去征调军粮,证明他的军粮肯定是不多了,我想派出几路人马,试试看能不能将他们的粮草给烧了!如果我们的教众能顺利烧毁童贯征集的军粮,那么我估计童贯也该退兵了,再强的队伍,也不能饿着肚子来攻城吧!”
方腊脸色沉重:“能成吗?”
方肥沉声说道:“所以要选一些死心塌地的教众,让他们扮做禁军,身上带上火油,得用命去烧!成不成的只能试试。”
方腊沉吟片刻,点点头:“为了我摩尼教大业,人你去选吧,到时候给他们的家人多分点财物!”
“嗯!”
方腊叹了一口气:“这摩尼教幸亏有你,若不是你上次采购回来的那批装备,我们能不能坚持到此时都难说。”
方肥点点头:“和我没什么关系,又不是我出的钱,就是可惜上次
还是买的少了,要是当时买上十万套,我们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方腊说道:“若是能度过这一劫,我一定要和你一起去一趟梁山,一是见见这位林寨主,二是买他十万套装备!”
方肥笑道:“那林寨主肯定是对圣公热烈欢迎,他这人最喜欢钱了!”
两人正说着话,方七佛和方百花走了进来。
“大哥、二哥,你们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方肥笑着将两人刚才的玩笑说了一遍,方七佛和方百花表示他俩也要去。
一时间几人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而此时没有圣公、也没有将军,也没有摇摇欲坠的睦州,有的只是小时候的兄弟姐妹……
人类总是会在绝境中为自己加油打气,树立一个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曙光,黑暗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能不能去梁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仿佛都认定了睦州一定能度过这次危机!
夜幕垂落,钱塘江畔的宋军大营灯火通明。
中军大帐西周戒备森严,帐内却是一片笙歌曼舞的景象。童贯斜倚榻上,指尖轻轻叩着案几,合着乐声的节拍。
帐中六名歌妓正翩跹起舞,她们身着苏杭特产的缭绫裁制的舞衣,轻薄的衣料在烛光下流转着水波般的光泽。
为首的那个碧衫女子尤其出众。
这六名歌伎是他今日刚收到杭州守备送来的厚礼——不仅是这些精心调教的歌妓,还有三车南海珍珠、五箱蜀锦和一套前朝官窑的茶具。
当碧衣女子完成一连串急促的旋身后柔柔伏地时,童贯终于开口:“抬起头来。“
女子依言抬头,露出一张不过二八年华的脸庞,眉眼间还带着几分稚气,眼波流转间却己有万种风情。
“听说你是宣州最出色的舞伎?“童贯将手中的茶杯放下,杯底与紫檀木案相触,发出清脆一响。
“奴婢不敢当。“女子声音如出谷黄莺,带着恰到好处的怯意。
童贯轻笑一声,示意她近前。
当他戴着玉扳指的手抬起女子下颌时,帐中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好,很好。你回去吧,告诉宣州知府一声,军粮不按时交上来,就将他的人头送来。滚!”
几名歌姬被童贯吓的花容失色,退出了中军大帐。
对童贯不了解的都会以为他一个太监肯定对女人没什么兴趣,事实恰恰相反。
可能是越缺什么就越想证明什么,童贯不能人道,但是他对女人却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漂亮的女人。
童贯为了掩饰自己的缺陷甚至在汴京城“娶”了好几个小妾,还收了一名养子叫童师敏。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童贯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的缺陷,而他也无时无刻想证明自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宣州知府正是知道了童贯的这个爱好,才投其所好,想让童贯免除对宣州的军粮征调。
但是他低估了童贯对消灭方腊的执着,而且身为郡王,童贯什么样的女子没见过,这宣州知府当真可笑,以为他童贯是什么人?
谁敢阻拦自己加封亲王的路,谁就得死!
童贯赤红着双眼,恶狠狠的想着。
这些日子,童贯也不好过,一个小小的睦州,本来想着没几日就能打下来,可这帮刁民居然前赴后继,硬生生拖了童贯三个月!
蔡京那老贼,为了不让自己加封亲王,借故断了自己的军粮,好在圣上给了一道圣旨,让自己可以随意征调军粮。
如今己经红了眼的童贯也不管刚收复的几个州府都有没有粮食,除了睦州,和睦州毗邻的所有州府,都下了死命令,限他们半个月内筹措好军粮送到大营来。
本来被方腊占领过的州府还好,反正起义军己经洗劫过一次了,你童贯看着办!
没被方腊占领过的就惨了,不按照童贯说的时间交上军粮,乌纱帽不保也就算了,可能连性命都得丢了!
宣州知府也是没了法子才想到这一招,可童贯现在六亲不认,不吃他这一套。
之所以宣州没被起义军占领过为何也收不上粮食?
还不是花石纲闹的,还有那己经死掉的朱勔父子,他俩把宣州的税都收到六年以后了,哪里还有存粮,宣州的百姓不跟着方腊造反己经算是良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