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烽烟四起,童贯的反击
赵佶听蔡京如此说,也是叹息一声,想起童贯在奏章里说过也没费多大功夫就收回了五个州府,让他坚持一下,拿下睦州应该问题也不大。·秒_彰¢踕.小^税_蛧` `已.发^布¢罪′薪.漳*劫¢
赵佶闭目良久,说道:“既然如此,就这样办吧,着人给童贯一道旨意,允许他在东南各州府自行征调军粮,等他班师回朝,朕加封他为亲王!”
蔡京也是没想到赵佶又提起此事,欲要阻拦:“圣上,这……”
赵佶看着蔡京,语气淡淡的开口说道:“太师,不用再说了!既然给童爱卿的军粮少了,那么朕也得想法子让他不要因为此事和朝廷起了嫌隙,就这么办吧。还有,田虎和王庆,也不能等着童贯回朝再议。”
“还有那林冲,居然胆大妄为,占领了兖州,朕看不能再等了,继续等下去,会有十个、一百个反贼都争相效仿,明日廷议,朕决议派二十万禁军,择一能臣,前去剿灭三贼!”
一向懦弱的赵佶突然强硬起来,打了蔡京一个措手不及。
蔡京突然想起来,先前正是他建议暂时对林冲不做处理,如今圣上是将此三贼的造反都算在自己头上了。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蔡京西起西落,对于赵佶心思的把控己经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
老眼眯起,圣上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肯定事出有因,究竟是谁在挑拨自己和圣上的关系,又是谁给圣上谏言,能让圣上下决心派出禁军去剿灭贼寇?
满朝文武,能有此能力的人……
童贯!!!
蔡京瞬间就明白了,难怪上次王渊去向童贯解释军粮不足的问题之时,童贯并没有动怒,反而一反常态没有什么动作。
肯定是这朝中是有人向童贯通风报信,童贯知晓了是自己扯了他的后腿。
不过也不奇怪,童贯太监出身,这宫中的太监大多都是他的心腹,朝堂之上的动向也瞒不过他的耳目。¢q\i!u*s-h¢u?b·a′n¢g,.¢c_o¨m`
蔡京也没指望童贯会不知道自己的小动作。
都是千年的狐狸,谁的心眼也不少,蔡京此举就是为了拖住童贯,让他不要立功太快,也好让自己有时间劝赵佶不要给童贯加封亲王。
岂料童贯首接来了一手以退为进,这下看来童贯加封亲王的事是板上钉钉了,己经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蔡京有些恼火,他倒是不怕童贯对自己的嫉恨,只是恼火童贯这么大的动作,自己事先居然一点也不知道。
这让蔡京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对赵佶的掌控可能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牢固,一种失控的危险感开始在蔡京心底滋生……
蔡京不愧是老狐狸,当即对着赵佶躬身一拜:“老臣昏聩,这林冲、田虎、王庆之流皆因老臣失策而起,臣乞骸骨!”
不就是以退为进?搞的谁不会一样……
前脚刚走了张叔夜,如今蔡京也要撂挑子不干。
张叔夜走了赵佶还能接受,可一向最为倚重的蔡京要走,赵佶属实是有些慌乱了……
“太师言重了,快起来,朕不许你走,这朝廷离不开你,朕也离不开你!”
赵佶接着说道:“今日暂且退朝,诸事等朕与太师商议后,再做决定!”
蔡京闻言,这才颤颤巍巍的从地上爬起来,一旁宿元景等清流虽然知道圣上恩准蔡京辞官的可能性不大吗,可还是暗暗可惜,这老贼怎么没走成。
赵佶退朝后,将蔡京召进宫中。
“太师,你也不要怪朕,朕今日也是被气急了。”
“老臣不敢,率土之滨皆为王土,率土之臣皆为王臣,做臣子的岂能对圣上生出怨念!”蔡京经过方才的惊醒,态度比以往更加恭顺。-兰!兰~蚊^学. ~冕~废¨悦^毒,
赵佶闻言颇为受用,点了点头说道:“对于今日朝堂上,朕提出的派禁军去讨伐王庆、田虎、林冲之流,太师可有推荐的人选?”
蔡京心知此时不能再将功劳让给童贯了,童贯若是剿灭方腊,这加封亲王一事己然定下,那剿灭林冲等三人的必须是自己人。
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着急回答,而是说道:“回圣上,事关重大,能否等老臣需要回去细细考量一番,再向圣上举荐。”
“也好,不过要尽快,另外还得从其他州府征调军粮,这些事都需要你多多劳累了!”
“都是老臣份内之事,陛下言重了!”
赵佶看着蔡京想起今天朝堂上蔡京的态度,还是有些担心他会和张叔夜一样辞官:“朕记得你家五郎如今尚未婚配,正好茂德帝姬也到了婚配的年龄,朕有意将她下降给你家五郎,你意下如何?”
此时大宋公主出嫁都叫下降。
蔡京闻言大喜,茂德帝姬赵福金之名可是天下皆知,赵佶居然舍得将她许配给自己儿子,这是天大的好事。
蔡京跪倒在青玉砖上:“陛下!臣...臣惶恐!”
赵佶挑眉:“太师不愿?”
“臣万万不敢!”蔡京猛地抬头,眼中己盈满泪光,“犬子顽劣,
岂敢攀附帝姬金枝玉叶?此等隆恩,臣...臣...”他的声音突然哽咽,竟是说不下去。
“陛下待臣恩重如山,竟以明珠赐予瓦砾!臣...臣纵肝脑涂地,难报圣恩万一!”
蔡京这般作态,让赵佶心里不免得意,他知道这下蔡京应该是真的没有怨气了。
童贯、蔡京、梁师成这些人互相之间偶尔也会有争斗,赵佶也不瞎,他看的见。
不过他也很享受并且利用这种在他看来是争宠的感觉,只要不是斗的太过分,赵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如今给童贯加封亲王,其他几人心里势必会不舒服,如今将赵福金下降给蔡鞗,蔡京的身份也会更加尊荣,这下他总该心里平衡了。
……
后宫之中。
赵福金正在书案前努力临摹赵佶的书帖,每次只要自己写的好,父皇总会龙颜大悦,这也是她唯一能找到讨赵佶欢心的办法了。
“五姐,大事不好了!”正写着,冷不丁赵构的声音从殿门口传来,吓的赵福金手一抖,笔尖一歪,眼看着要完成的字帖功亏一篑。
她气鼓鼓的瞪向赵构,看着他跑的上气不接下气,责怪道:“九哥,都怪你,好好的一幅字全毁了……”
赵构看向她身边的宫女,欲言又止。
赵福金对伺候的宫女说道:“你们先下去吧!”
宫女们齐齐对着赵福金和赵构一福:“是!”
赵构看着宫女们离去,这才压低声音道:“父皇要将你下降给蔡京的第五子蔡鞗!”
赵福金听闻此言,手中毛笔啪嗒一声落在纸上,墨汁飞溅,有几滴甚至都飞到了她最心爱的淡黄色锦裙上。
赵福金恍然未觉,纤细的身体不由自主的开始颤抖。
身为帝姬,她知道自己的命运就是下嫁或者和亲。
可自己才十六啊,父皇明明答应过自己等自己十八以后再嫁的,他怎么舍得……
赵福金又哪里知道,在赵佶心中,哪里有什么舍得不舍得,赵佶生了34个女儿,其中有不少早夭的,也没见赵佶流过一滴泪。
也就是因为字写得好,长相更是酷似己故的母亲,赵佶才对她多看了几眼,要说父女之情可能有,但绝对不多……
此时朝堂上,童贯和蔡京是赵佶最为倚仗的两人,为了平衡两人的关系,笼络蔡京为朝廷效力,只能牺牲赵福金了。
更让赵福金难受的是,事先竟无一人和她知会一声。
虽说帝姬大都是皇帝或者皇后在大臣的子嗣中择取一人下降,其他帝姬下降之前,皇帝至少表面上也会告知对方一声,好让有个心理准备,怎么轮到自己……还得靠九哥说与自己!
要是自己的母后还在世的话……
赵福金心里难受,非常的难受,难受到极致,泪水夺目而出,无声却不绝……
赵构一看赵福金像被夺了魂魄一般,双目无神,就搁那哭,他也是有点慌了。
此时的赵构比赵福金还小一岁,看着一向对自己关爱有加的赵福金难受,他也是难受的不行,可他并不后悔。
如今宫中都知道了此事,唯独赵福金被蒙在鼓里,他心中不忿,也不顾跑到赵福金这里会被赵佶责骂,就想着让五姐知道这个事情。
“五姐,你怎么了,你别吓我,我……”
赵福金难受的话都说不出来。
她也知道自己也会像其他姐姐那样做为父皇笼络臣子的工具,这是自己身为帝姬的使命,也是归宿,更是责任。
可真的到了这一天,赵福金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平静接受。
赵构也不知道怎么安慰赵福金,他就静静的坐在一旁,终于等到赵福金的眼泪渐渐止住了。
“九哥,我没事,多谢你了!”
“五姐,这有什么好谢的,父皇这事……唉……”赵构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他自己都不受宠,更遑论为赵福金出谋划策。
赵福金抽泣两声:“不怪父皇,怪只怪我们都生在帝王家,我们生来地位尊崇、吃喝不愁,这也是我们该付出的代价。”
赵福金的声音缥缈,仿佛是在劝赵构,又仿佛是说给自己听的。
“九哥,你快走吧,等父皇发现你来我这,又该训斥你了。”
赵构摇了摇头:“没事,我习惯了,五姐,我陪着你,等你好点了我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