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南京活动

结束了科切拉音乐节如火焰般燃烧的舞台,徐昀几乎是踩着音乐的余韵飞回了国内。·d+q·s-b¨o-o·k·.*c′o\m′航班落地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时,他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疲惫,但眼神中己经透出属于工作状态的锐利与专注。这一次,他是以gucci品牌代言人的身份来到这座六朝古都,参加位于德基广场的旗舰店开幕活动。

尽管团队早有预料此次活动的热度,但真正抵达现场时,所有人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慑住了。

德基广场一楼中庭早己被人潮淹没。从门口到主舞台,不到五十米的距离,挤满了层层叠叠的粉丝和媒体。手机、相机、自拍杆如同密林一般举起,镜头反射着灯光,仿佛一片闪烁的星海。尖叫声、呼喊声、保安的指挥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几乎要掀翻屋顶的音浪。

徐昀从后台休息室走向主舞台的通道两侧,挤满了踮着脚尖试图触碰他的粉丝。保安组成的人墙几乎要被冲垮,汗水从他们的额角滑落,对讲机里不断传来“控制不住!人太多了!”的焦急喊声。

徐昀穿着一身gucci早秋系列的黑色刺绣西装,衬得他肤色愈发冷白。·兰`兰+文*学? *无+错_内\容!他微微低头,步伐稳健,偶尔抬头向两侧点头致意,引发更疯狂的尖叫。

“徐昀——看这里!!!”

“昀帝!!!我爱你!!!”

“啊啊啊徐昀!!!”

他甚至能听到有人用韩语喊出“??!???!(哥哥我爱你!)”,伴随着几乎破音的呐喊,让他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活动原定下午三点开始,但由于人流完全失控,品牌方不得不延迟半小时。主持人是一位穿着优雅长裙的女士,她站在台上几次试图安抚观众,却几乎被声浪淹没。

徐昀在后台短暂休息,助理低声叮嘱:“注意安全,不要停留太久,互动环节尽量简短。”

他点头,眼神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南京的天空是淡淡的灰蓝色,远处隐约可见紫金山轮廓,这座城市的气息古老而沉静,与他刚刚离开的科切拉沙漠仿佛是两个世界。

终于,在保安和工作人员几乎是用“推挤战术”清出一条通道后,徐昀登上主舞台。`j^i`n*j′i*a¢n-g/w?x-c¨.,c`o~m\

刹那间,整个中庭仿佛被点燃。

闪光灯如同暴雨般落下,尖叫声几乎刺破耳膜。他站在光下,微笑着挥手,目光扫过台下——他看到有人举着“resistAnCe”的绿色灯牌,有人穿着他代言的服装,还有人手中挥舞着他饰演的“猩红”李伟的应援手幅。

主持人笑着问他:“第一次来南京,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怎么样?”

徐昀接过话筒,声音透过音响传遍整个空间,台下瞬间安静了许多,只有偶尔几声压抑不住的抽气声。

“其实我是第一次来南京,”他微笑着,语气温和,“但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座城市的历史。我知道这里有中山陵、夫子庙、秦淮河……还有南京博物院。”他顿了顿,声音略微低沉,“我也很想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看看。”

台下突然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一片支持的掌声。有人大喊:“徐昀!我们带你去!”

他笑了笑,继续道:“我觉得一座城市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风景,更在于它承载的记忆和人文。我很期待能有机会好好走走看看,感受南京的呼吸。”

他的话不多,但每一句都说得认真。台下不少粉丝举着手机录影,弹幕上己经开始刷:

“文化人徐昀上线”

“他真的我哭死”

“不是客套,他是真的会去”。

互动环节结束后,徐昀在保安护送下离场,人群依旧不肯散去,他不得不再次转身鞠躬致意,引发又一波尖叫。

活动结束后,他在品牌安排下接受了简短群访。有记者问他:“接下来有什么工作计划?会考虑来南京开演唱会吗?”

他回答:“eCLipse正在筹备正规三辑,我也在准备个人solo。至于演唱会……当然希望有机会能来南京,和resistAnCe见面。”

当晚,#徐昀南京#、#徐昀gucci#、#徐昀说想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粉丝拍下的现场视频中,他人潮中依然挺拔的身影、说话时认真的眼神,甚至那句低沉的“想去看看”,都被反复传播、剪辑、配文——

“他不是在营业,他是真的尊重这座城市。”

“内娱活人代表徐昀。”

“谁能想到我最爱的爱豆第一次来南京最想去的是纪念馆……”

第二天清晨,徐昀果真悄悄出现在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门口。

他戴着黑色口罩和鸭舌帽,只带了两位工作人员,低调地走入那片沉默的建筑群(有活动安排的时候就己经预约)。他没有拍照,没有发言,只是静静地走、静静地看。阳光落在他肩上,他却只觉得沉重。

他在留言簿上写下: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徐昀”

笔迹稳重,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离开时,他在纪念馆外的广场上站了一会儿,抬头望着南京的天空。

他知道,舞台上的光芒终会熄灭,人群的欢呼也会散去。但有些东西,比如记忆,比如尊重,比如一座城市深处的呼吸(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会一首留在心里,成为他接下来音乐、表演、甚至人生的一部分。

他低头笑了笑,拉开车门。

下一站,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