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徐昀困境

--- 大量分析贴,可跳过,请谨慎食用,读者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评论区 ---

---

标题:【理性讨论】深度分析徐昀当前处境:顶流光环下的资源困境?是贵到无人敢请,还是定位遇瓶颈?

发帖人:吃瓜带显微镜

板块:娱乐八卦 > 明星动态 > 徐昀

正文:

先声明!昀帝事业粉!非黑!纯理性探讨!最近在豆瓣看到一个分析徐昀目前发展瓶颈的帖子,看完后心里五味杂陈,感觉说得有点道理,但又觉得我昀帝牛逼到没边了!想搬过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讨论,看看大家怎么看徐昀现在这个“看似顶流,实则有点微妙”的局面。^@6?1__看d′书?>3网& ^无??错$¨内?|容¨:o

核心论点:徐昀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毋庸置疑,是国际顶流,但正因如此,反而在具体资源落地(尤其影视)上陷入了某种“高处不胜寒”的尴尬境地,呈现出一种“有价无市”的趋势。

分析如下:

1. 韩国大本营:

制作人光环耀眼,本土资源近乎隐身

成就:

这个不用多说。eCLipse的灵魂,天才制作人,热单制造机。带着组合从出道即爆到登顶全球,音源大雾,拿奖拿到手软。高奢代言(个人+团体)拿到飞起,证明商业价值顶级。

困境:

But!除了音乐制作、组合活动和捆绑的高奢/团体代言,徐昀在韩国的个人资源,尤其是影视、综艺常驻,几乎为零!仔细想想,他有固定个人综艺吗?有主演过韩国电视剧吗?电影客串都很少吧?为什么?分析贴认为:

> 国籍是隐形天花板:

韩国本土市场保护主义根深蒂固。顶级影视资源、国民综艺mC常驻位,优先甚至只会给韩国籍艺人。徐昀再火,在韩国制作方眼中,他首先是“外国人”,其次是“eCLipse成员/制作人”,最后才是“演员徐昀”。这块蛋糕,他很难分到大的。

> 制作人身份“反噬”?:

他“天才制作人”的标签太强太耀眼了,制作方可能觉得请他演戏“性价比不高”?或者觉得他的形象更适合音乐人而非演员?也可能单纯觉得他太“贵”,不如用性价比更高的本土演员。

结论:

在韩娱圈,徐昀的个人发展路径被牢牢锁死在“音乐制作+顶级爱豆(团体活动)+高奢代言”这个金三角里,很难向外(尤其影视)实质性突破。他最大的价值在韩国,反而限制了他个人多元化的可能。

---

2. 日本市场:

昙花一现的男主,如今贵到高攀不起?

成就:

《笨蛋之吻》月九男主神崎莲,现象级大爆!收割全亚洲及欧美女粉,为eCLipse扎根日本立下汗马功劳。组合在日本活动、代言也很成功。

困境:

《笨蛋之吻》之后,徐昀在日本还有个人主演的影视资源吗?几乎没有!为什么?

国籍+片酬双重门槛:

> 日本市场同样排外,顶级资源倾向本土演员。《笨蛋之吻》的成功有原著基础+角色适配度高的因素。之后,能匹配徐昀咖位(好莱坞新星+顶流爱豆)的日本大制作男主剧本本身就少。即使有,制作方也要掂量:一是国籍问题带来的风险(市场接受度、政策等),二是他现在的片酬和身价,经过《猩红》全球爆火后,绝对是天价!日本制作预算普遍不如好莱坞和中国s+,可能真的“请不起”或者觉得“不值当”。

> “好莱坞标签”是把双刃剑:

贴上A级制作大片主演的标签,逼格是有了,但也让他彻底脱离了“性价比”区间。日本制作方可能觉得,请他来演个配角是浪费,演主角又太贵且有风险。分析贴原话:“现在的徐昀对日本市场来说,更像个昂贵的奢侈品摆件,适合展览(演唱会、代言),不适合日常使用(拍剧)。[¥d天~¢禧^]小°d说ˉ?|网]¥ ???免(¨?费]阅??读^·°”

---

3. 东南亚:演唱会印钞机,个人活动荒漠

成就:eCLipse巡演场场爆满,人气毋庸置疑,绝对的印钞机级别。

困境:除了演唱会,徐昀在东南亚有个人代言、影视、综艺常驻吗?几乎没有!原因?

> 市场体量与优先级:

东南亚市场虽然粉丝热情高,但单个国家体量有限,整体商业价值开发深度不如中、日、韩。对于徐昀这个级别的艺人,个人资源(尤其是顶级代言、大制作影视)的投放,品牌方和制作方会优先考虑影响力更大、回报更明确的核心市场(中、美)。东南亚更多被视为“巡演票仓”和“组合影响力辐射区”。

> 缺乏深度运营:

nxs或者徐昀个人团队在东南亚的本地化运营和资源深耕,似乎远不如在中日韩美。导致除了演唱会,缺乏持续的个人曝光和资源落地。

---

4.

中国本土大本营:爆火后更显“尴尬”?同质化与天价片酬的困局。

成就:

这个更不用说了!《猩红》全球上映,李伟一角让他彻底跻身国际影星行列,商业价值和知名度爆炸性增长!之前的《三生三世》《一笑倾城》等剧也证明了他的扛剧能力和人气。

困境:

《猩红》之后,徐昀在中国接到新的、有分量的、且类型突破的影视资源官宣了吗?好像没有吧?分析贴认为他面临两大难题:

> 角色同质化严重 & 刻板印象:

回顾他接的国内角色:夜华(高冷神仙)、肖奈(高冷大神)、邵琰宽(民国贵公子)……清一色的“高帅富”、“美强惨”、“非人类”(神仙/吸血鬼)。制作方似乎被他的外形(顶级神颜、冷白皮、贵气)框住了,觉得他只能演这类“不食人间烟火”的角色。

分析贴原话:“帅到惨绝人寰反而成了枷锁,制作方觉得他演不了‘普通人’、‘小人物’、‘糙汉’,怕观众出戏。” 他自己和团队似乎也在规避风险,倾向于选择稳妥的“安全牌”。

> “贵”到令人望而却步:

这是最核心的困境!《猩红》全球大爆后,徐昀的片酬和整体合作成本(团队、时间、配合度要求)绝对是华语娱乐圈金字塔最顶尖的那一档。带来的问题是:

小制作请不起:

预算有限的剧/电影,想都不敢想。

大制作要权衡:

> 性价比:

花天价请徐昀,能否带来远超其他顶级演员的回报?他的票房/收视号召力固然顶级,但风险也巨大(万一剧本不好扑了,亏得更多)。

> 角色适配度:

大制作也需要合适的角色。如果角色还是同质化的“美强惨”,制作方可能觉得用个片酬稍低、但同样有号召力且愿意尝试转型的演员更划算?或者,大制作更需要“剧抛脸”实力派去塑造复杂角色,而徐昀的“顶级神颜”标签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干扰?

> “有价无市”:

分析贴尖锐指出:“现在的情况是,所有人都知道徐昀很贵、很值钱,但真正敢掏钱、且掏钱后能找到完美匹配项目的顶级大制作,并不多。导致他处在一个‘空有顶级报价,却难有顶级项目落地’的尴尬期。” 之前的剧是赚到了,因为是在他“大爆”之前或上升期接的,现在想再“赚到”,难度几何级上升。

---

5. 欧美市场:

音乐通杀无敌手,影视门缝透微光?

成就:

> 音乐王者:

徐昀制作的英文歌曲(如《physical》、《requiem》、《in the dark》、《peter pan was right》、《nothing's gonna ge my Love for you》)在欧美市场接受度极高!旋律、制作、情感传达精准击中欧美听众喜好,是实打实的音源强者。′三,叶*屋+ ^免·费¢阅.读+

eCLipse作为“韩娱创美先锋”,能在顶级音乐节压轴、演唱会一票难求,徐昀的制作能力和舞台魅力居功至伟!可以说,他是目前韩国偶像团体乃至整个亚洲音乐人进军欧美最成功、根基最扎实的代表人物之一!

> 影视突破:

《猩红》(scarlet) 全球大爆!李伟(Li wei)一角让徐昀成功打入好莱坞主流商业大片,演技获得认可,全球知名度与商业价值飙升,真正跻身国际影星行列!这块“大蛋糕”足够他吃很久(续集、周边、长期ip价值)。

困境:

> 音乐与影视的冰火两重天:

音乐上,他几乎畅通无阻(语言无障碍、才华被认可)。但影视方面,好莱坞(乃至整个欧美)给亚裔男演员的空间,尤其是非动作/喜剧类、有深度有份量的主角或重要配角机会,依然极其有限!

《猩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个“亚裔双胞胎+超能力”的角色设定本身就需要一张亚洲面孔,且角色塑造相对丰满(得益于漫画/剧本基础)。这样的“完美适配”角色,可遇不可求!

> “亚裔面孔”的隐形天花板:

好莱坞主流叙事仍以白人为主导。适合徐昀这种气质、年龄、咖位的亚裔男性角色(非刻板印象的功夫高手、书呆子、边缘配角)本身就凤毛麟角。

即使有,竞争也异常激烈(面向所有亚裔演员)。他的“顶级神颜”和“国际顶流”身份,在音乐界是加分项,在影视选角中,有时反而可能让制作方觉得“过于耀眼”或“不够接地气”,不符合他们对某些角色的想象。

> 国籍与“外来者”身份:

虽然好莱坞相对开放,但一个以韩国组合成员身份活动、主要根基在亚洲的中国籍演员,想要持续获得顶级影视资源,依然面临文化认同、语言深度(虽然英语好,但非母语)、以及行业人脉根基相对较浅的挑战。

他需要更多像《猩红》这样需要亚裔面孔的大制

作,或者遇到敢于突破刻板印象、为他量身打造角色的顶级导演/制片人。

结论:

在欧美,徐昀凭借音乐和《猩红》取得了现象级的突破,但后续能否在影视领域持续发力、打破“亚裔角色稀缺”和“类型固化”的天花板,仍是巨大挑战。

音乐节和演唱会是他的舒适区和优势战场,但影视这条路上,光靠《猩红》一个ip是不够的,他需要更多元、更持续的代表作来证明自己并非“昙花一现”。

现状是:音乐火遍欧美,影视大门开了一条缝(靠《猩红》),但门后的路是否宽广,仍是未知数。

---

总结:

徐昀无疑是这个时代罕见的、横跨音乐、偶像、影视(国际)的顶级巨星。但他的成功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国际顶流的身价和标签,与各国市场固有的规则(国籍限制、亚裔角色稀缺)、制作方的保守心态(角色定型)、以及商业回报的严苛计算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他像一颗过于耀眼的恒星,光芒万丈,却也因为温度过高,让很多行星(项目)难以靠近和承载。

欧美音乐的成功与影视的“门缝机遇”,正是这种全球性困境的集中体现。

作为粉丝,心情复杂:

> 骄傲! 我担牛逼!贵到别人请不起!国际顶流实至名归!

> 担忧! 影视是艺人长久立足的根本之一。长期没有重量级、有突破的新作官宣,再高的热度也会消耗。难道就一首吃《猩红》老本?或者继续在舒适区打转?

> 期待!希望有眼光、有魄力、有预算的制作方能打破刻板印象,给他一个真正有挑战、能证明演技多元化的角色!也相信昀帝和团队在谨慎挑选,宁缺毋滥!

大家怎么看?是杞人忧天,还是确实点出了痛点?欢迎理性讨论!

附:[豆瓣原帖链接(己打码)]

---

1L:

沙发!楼主分析得好透彻!看得我一边骄傲得挺起胸膛(我担就是贵!),一边又心塞塞……韩娱那块简首不能再同意!昀帝在韩国就是个“音乐印钞机+门面担当”,本土个人影视综艺资源?不存在的!日本那块“奢侈品摆件”的比喻笑死又心酸……

至于国内,唉,同质化和天价片酬真的是死结!希望《猩红》续集赶紧安排,或者来个牛逼导演用新角色砸晕他!

2L:

作为eC团粉+昀唯,心情复杂。

昀帝的才华和成就不用说,但楼主指出的困境确实存在。尤其国内这块,我真的很怕他被定型。他演技在进步,但需要好剧本好角色来证明他不是只能演“冰山美人”。现在这身价,小剧组不敢碰,大剧组又顾虑重重… 希望团队眼光毒一点,接点接地气或者有深度的反派也行啊!

3L:

熬夜看完,睡不着了!分析得太准了!好莱坞这边,《猩红》大爆后续集肯定有,但这中间的空窗期呢?难道就干等着?韩国日本确实个人发展空间有限。

国内……贵不是问题!问题是能不能打破那个“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仙男形象!昀帝啊,求求你接个硬汉!接个疯子!接个胡子拉碴的糙汉!让我们看看你的可塑性!片酬高?只要角色好,粉丝众筹都行(bushi)!

4L:

哈哈哈这帖子精辟!“有价无市”总结到位!徐昀现在就像拍卖行里最贵的青花瓷,都知道是宝贝,但买得起又用得上的买家太少了。粉丝也别急,他钱赚够了,eC团活动、制作版权、高奢代言就够吃了。影视?随缘吧,等一个不怕贵又敢用他的冤大头…哦不,伯乐!

5L:

从专业角度补充一点:

徐昀的“困境”也部分源于他自身定位的“非典型性”。他是顶流爱豆(有庞大死忠粉),是天才制作人(有行业地位),现在又是好莱坞新星(有国际知名度)。

这种多重身份叠加,使得对他的“估值”非常复杂。影视制作方不仅要考虑他作为演员的片酬和票房号召力,还要考虑他背后庞大的粉丝生态、音乐领域的跨界影响力、以及国际市场的反馈,合作模式远比单纯请一个演员复杂得多。

这无形中也抬高了合作门槛,吓退了不少传统制作方。不是他不够好,是他的“好”太多维、太“贵”了。

6L:

看完有点心疼崽崽。他那么努力,站得那么高,反而路窄了?不过我相信昀帝!他那么聪明有主见,肯定和团队在规划。

宁缺毋滥是对的!与其接烂剧消耗自己,不如沉淀一下,等真正的好本子。音乐上他还有无限可能呢!eC团专、个人solo、给别人写歌… 影视随缘,有就惊喜,没有我们就舔颜听歌!妈妈永远支持你!(但还是偷偷许愿一个颠覆性角色!)

7L:

楼主对韩娱部分的分析一针见血。徐昀在韩国的“资源困境”几乎是所有在韩发展的顶尖外国籍艺人(尤其中国籍)的宿命,强如当年的某几位前辈,个人影视资源也远配不上他们的名气。这是市场规则和潜规则

双重作用的结果。

徐昀能突破音乐和偶像的边界,做到如今程度,己经是奇迹。影视?别抱太大期望在韩国本土了,重心还是得放回国内和国际。

8L:

作为事业粉+剪辑狗,最痛心的就是角色同质化!素材库都快被夜华、肖奈、邵琰宽、elliot、李伟填满了!清冷挂美人是绝,但看多了也腻啊!求求内娱导演制片人们,睁开眼看看!徐昀的眼神戏、微表情、肢体语言都有东西!给他一个复杂的、有缺陷的、甚至丑陋的角色!他绝对能演活!别被他的脸骗了!贵不是问题,问题是你们不敢想!

9L:

路过,非昀粉,但觉得分析得挺客观。vivi姐说过徐昀私下很有想法,不是花瓶。国内制作方有时候就是太保守,不敢冒险。不过话说回来,他现在的身价,确实只有s+中的s+才配得上,这种项目一年能有几个?竞争又那么激烈… 希望有好运吧!

10L:

> 回复 9L:

薇姐粉说得对!s+项目本来就少,还要角色适配、档期合适、制作方敢砸钱且不惧风险……难上加难!所以我说他现在是“顶流中的顶流,尴尬中的尴尬”。不过粉丝也别太焦虑,他这种级别,一年拍一部戏足够了,关键是要精品。说不定人家在憋大招呢?

11L:

甩数据!

[徐昀近一年全球搜索指数趋势图.jpg]

[《猩红》全球票房及口碑数据.jpg]

[eCLipse音源及销量数据.jpg]

[徐昀代言品牌全球销售额增幅统计.jpg]

看到了吗?什么叫实打实的顶流!什么叫商业价值!楼主分析的困境可能存在,但绝对动摇不了他的根基!贵?贵有贵的道理!请不起是你们的问题,不是他的!我昀帝就是最牛的!坐等下一个王炸资源!

12L:

我不管什么困境不困境!我就许愿:

国内:张艺谋/陈凯歌级别大导的文艺片男主!或者曹盾/孔笙的正剧硬汉!或者宁浩/文牧野的黑色幽默小人物!

好莱坞:《猩红》续集之外,再来个有深度的独立电影反派!

音乐:个人solo专辑搞快点!多写点《requiem》《peter pan was right》这种有深度的歌!

求求了!让他的才华被看见!被用在刀刃上!贵不是阻碍!

13L:

作为eLysion粉+昀帝路人粉,只想说……徐昀的歌是真香啊!《Leave Before you Love me》拯救了我们哥哥团!分析贴说的困境是挺现实,但我觉得以昀帝的脑子,肯定有后招!说不定人家在筹备自己的工作室或者影视项目当制片人呢?别忘了他是天才制作人,制作可不只是音乐!坐等惊喜!

---(楼层持续激增,讨论热烈)---

最新热评:

567L:

时间: (深夜)

匿了。楼主和很多楼说得挺对。徐昀现在的情况确实微妙。国内几个顶级项目在接触他,但卡点基本都在:

1. 片酬预算:

他的报价是华语圈独一档,比超一线影帝还高出一截(结合国际影响力),资方肉疼,在疯狂算账。

2. 角色适配与风险:

递过来的本子还是“仙侠美男”、“商界精英”居多,团队似乎对颠覆性角色很谨慎。资方也怕他“下凡”失败,砸了招牌。

3. 档期与配合度:

他全球飞,档期难敲,对剧本、制作团队要求极高(有选择权了),不像一些演员那么好“合作”。

4. “好莱坞优先”条款:

听说他的合约里,好莱坞项目有优先权,这对需要长周期拍摄的国产大剧是个定时炸弹。

所以,不是没资源找他,是匹配度高的、双方都能痛快点头的顶级资源,凤毛麟角。

他现在就像站在华山之巅,风景独好,但下一步往哪块石头落,需要极高的眼力和运气。粉丝稍安勿躁,这种级别的艺人,团队比你们更精。好饭不怕晚,但等的过程中,焦虑难免。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