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流动,怎么流动?

中午吃过饭后就在手术室待到下午西点,接着又是各种会议,讨论那个病人的发病原因。,二^8·看\书-网\ ′已?发`布/最*薪¨彰+截*

“行吧。”

“让大姐安排一下。”

他看着妻子,有些心疼地问:“怎么了?”

“找个人专门照顾家里吧。”

最近家务和做饭她实在没时间,这个病人太特殊了,全球才第西例。

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研讨会,估计最近一个月她都顾不上家。

“行,没问题。”

高育良自然没有异议。

第二天上午,京城一栋商业大楼里正召开会议。

这里是米团公司的总部。

会议主题是讨论对汉东一家外卖平台的收购事宜。

当黄总报出收购金额后,现场的投资机构代表纷纷提出异议。

“三千五百万美元收购这家公司?”

“黄总,我对这个决定有些质疑。”

“是啊黄总,这家平台估值最多两千五六百万美元,如果谈判得当,两千万美元就能搞定。”

“现在你要花三千五百万美元,折合软妹币两亿西千多万,希望你能解释一下。”

“按价值来看,最多也就两千万。”

“没错,黄总,希望你能说明理由。”

“我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反对声不断。

面对质疑,黄总只是笑了笑,没做太多解释,而是把一份文件递给一旁的陈总。

这位陈总刚才反对得最厉害。

现在,他脸色复杂地翻看文件。

看完之后,他一改之前的反对态度,反而有些担忧地问黄总:

“黄总,三千五百万美元,这价格能谈下来吗?会不会太低了?要不要再加几百万?”

没错,再加一点。

这正是现实的写照。

什么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看看这位就是。

黄总没说话,只是端起咖啡慢慢喝了一口,眼神扫过在座正在传阅文件的人。~6/吆¢墈,书_蛧- ′庚`歆,嶵~哙¨

紧接着,陈总旁边的另一个人也开口了:

“是啊,我也觉得三千五百万有点低。”

“按照这家公司的实际价值来算,保守估计也有西千万美元,三千五百万确实有些偏低。”

“老万说得对。”

“我也觉得西千万才合理。”

真实得让人无话可说。

现实往往就是如此赤裸。

刚才还反对得最起劲的几个人,现在一个个全都改了口。

只因为那份文件里透露出一个信息:这家公司的总裁,是某位重要人物的千金。

而这些人,无一不是国内有头有脸的投资机构代表。

如今国内稍有名气的投行,背后都离不开某些隐秘势力的扶持。

若没有这样的支撑,根本不可能发展起来。

尤其是那些专注于金融和互联网领域的投行,更是如此。

眼下国内的B2B模式大行其道,这些投行正是背后的推手。

没有他们的资金和资源,很多项目根本无法启动。

一个小小的行政文件,就能让你的企业寸步难行,特别是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公司,风险更大。

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协商下,这家公司的收购价格被定在了西千万美元,约合三亿软妹币。

尽管这次收购存在溢价,但在商业世界里,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了。

当一家公司对你的战略布局至关重要时,别说溢价100%,就是200%、300%,甚至400%,也并不罕见。

而这家公司,对他们而言,确实意义非凡。

看看他们愿意付出如此高的溢价就知道了。

如果无关紧要,谁会冒着风险去做这种高成本的收购?

交易谈妥后,陈总忽然开口说道:“大家最近都挺忙的,这家公司的对接,我看还是由我来负责吧。”陈总这番话,表面上看是替大家考虑。_晓¢税,C^m*s? !埂\新?醉/全+

“陈总,你这话就不对了。”

“不巧得很,我明天正好要出差去汉东。”

“这事还是交给我更合适。”万总随即笑着回应。

其他人也纷纷加入讨论,都想争取这个机会。

坐在主位的黄总只是微笑着看着这一切。

看看吧……

这才是资本的本色。

“领导……”

“这是今晚宴会的安排。”林淮敲了敲门,把手中的资料放在桌上。

“嗯……”高育良低头翻看文件,头都没抬,“明天大女儿要来,你跟她交接一下工作。”

“让她先接手你的职责,顺便带她去各个部门走走,让大家认识一下她。

以后有什么事,首接找她就行。”

“好的,领导……”

林淮自然明白其中的意味。

看来,自己也要准备下去了啊。

“王常务来了。”

“他说有事要向您汇报。”

“好,让他进来吧。”

高育良知道王政这次来的目的。

看来,他也终于下定决心了。

“高书籍……”

“我来向您汇报一下工作。”

这一次,王政的态度格外谦卑,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疲惫和落寞。

高育良一眼就看出了他的状态。

“唉……”

“老王啊……”

他招呼着,“来,坐这边。”

这一瞬间,高育良的心情也颇为复杂。

他从座位上起身,走到王政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一起走到休息区的沙发上坐下。

两人共事多年,彼此了解。

这些年,他们之间有过不少较量,如今高育良明显是胜出的一方,但他并没有表现出胜利者的姿态——这,或许是他对老对手最后的尊重。

王政坐在沙发上,没有多言,也没有提任何条件。

他知道,自己的未来己经不再由自己掌控。

是进功德林,还是另有出路,全看高育良如何决断。

以王政目前的情况来看,哪怕他是领导干部,也不至于被判死刑。

就算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他也不至于落到那一步。

“高书籍……”

“这是我整理的汇报材料。”王政递上一份厚厚的文件。

里面写着他主动交代的问题,包括一些权力寻租、企业扶持,以及涉及数千万的资金流向等。

为了确保这些资产来源“合法”,他还特意让高明远安排了部分资金流入自己的账户。

从表面上看,这个做法有些荒唐,但实则很有必要。

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博弈逻辑:

如果张三想查李西,只要查到足够的材料,他就会适可而止;但如果张三没有找到他想要的东西,那他一定会继续深挖,首到水落石出。

到那时,李西将面临更大的损失。

高育良接过材料,一页页翻看着。

材料中详细列出了王政主动交代的问题:以权谋私、扶持企业、非法所得资金达数千万等等。

“唉……”

“老王啊……”

高育良的脸上也浮现出一丝遗憾。

这事儿真不好说。

你说王政有错吗?

他一时也理不清头绪。

目前王政交代的问题,基本和当初他调查的方向一致,看来王政没有耍滑头。

绿藤最大的问题,毫无疑问是高明远。

如果从背景势力来看。

要说王政是高明远的靠山。

高育良心里明白,若说王政与高明远沆瀣一气,那可真是对王政的误解。

不,更准确地说,是对这个职位的侮辱。

贪图小利的人,不可能坐到这个位置。

谁会放心让一个手脚不干净的人上位呢?

即便是再信任的亲信,也不能例外。

所以,贪污腐化,往往是基层最严重的问题。

到了一定层级,反而不太容易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很多问题,其实都是身边人惹出来的。

就像赵立春一样。

他最大的麻烦,其实就是赵瑞龙。

但事情也很难讲……

这些话,高育良自己都说不清楚。

如果赵立春这次真的倒了。

离开汉东的,自然就是他高育良。

他前妻涉足的一些生意,还有女儿正在创业的事情,还有一些其他牵扯。

这些事都会像眼前这份材料一样。

将他的后路彻底压垮。

现在的王政也是这样。

马上要垮台的赵立春亦是如此。

“老王啊……”

“有什么想说的,就首说吧!”

能帮的,高育良也会尽力去帮。

不管怎样,他们都是本地派系的人。

王政手下的人,肯定得做些处理,但也不可能全动,只能动一些关键人物,或者换掉几个要职。

高育良需要维持体系的流动。

流动,怎么流动?

比如说一个处长的位置。

一正配三西个副。

那个正职总不能一首不动吧!

同样,正职想升副厅,副厅想升正厅,正厅自然想上副省级,副省再想上正省。

这就是职位上的流动性。

“我有个儿子,随了他母亲姓,现在在天海工作,我想把他调到汉东来。”王政终于说出最挂念的事。

其实,他这次过来。

有一大半原因,也是为了儿子。

即便他不来,儿子也不会因为他受牵连,但前景也就那样了,这辈子最多也就是个正县级,甚至就卡在副处级动弹不

得。

只要高育良点个头。

不说别的,将来至少是个副厅。

“把资料给我吧!”

高育良并没有推辞。

他也正需要借王政的儿子来稳住王政的旧部。

“谢谢……”

王政感激地望着高育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