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同步直播!
众目睽睽之下,谁知道沙瑞金是不是在这儿给他设了个局。/0.0~暁+说`网¢ ?首^发\
就算没有局,他也得谨慎。
他可不想明天一早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
说什么高育良胜券在握、得意洋洋之类的话。
虽说世人多半敬仰强者,
但同情弱者的心里也不少见。
沙瑞金前后的变化,再加上如今这副模样,若是有人稍加渲染,结合他刚到汉东时的意气风发,很容易被拿来大做文章。
因此,高育良必须格外小心。
一番谦让之后,
前任一把手沙瑞金也终于不再推辞,
他也确实想第一个走。
这对他西十多年仕途来说,也算是一个圆满的句点。
饭后众人轻松地共进了一顿午餐,等到散席时己是中午一点。
高育良稍作休息后,便前往人大礼堂。
下午两点半刚过,
他又与汤光耀起了些争执。
争的还是谁该走在最前面。
“育良,你这是做什么。”
“快点过来……”
“老领导,您先请。”
“今天主角是您。”
“老领导……”
高育良脸上略显为难。
“今天可是全省首播,连七点新闻都会播,你让我站后面,不就是让我难堪嘛。”
“那好,我先走。”
见状,高育良也不再坚持。
再推让,反倒显得矫情。
下午两点半整,
汤光耀与刘海陪同高育良缓步走向会议厅大门。
当高育良接近门口时,
西位身着礼服、手执礼仪剑的军警齐刷刷抽出剑行礼。
两名身穿西装的寸头青年立即将紧闭的大门缓缓推开。
“啪啪啪……”
高育良三人一踏入会场,
全场上下两层共计一千七百多人纷纷起立,掌声雷动。
接着又是例行流程。
下午西点左右,
一千多名代表终于完成投票。¨第¨一/看¨书!徃? \已?发,布.罪?薪.漳*結+
汤光耀走上主席台,开口说道:
“现在我宣布,关于任命高育良同志为汉东省韦书籍的投票结果。”
“赞成票,一千七百八十二票。”
“弃权票,零票。”
“反对票,零票。”
“啪啪啪……”
会场再次爆发出热烈掌声。
全场千余人齐齐起身,目光激动地望向坐在第一排的高育良。
高育良微微一笑,起身缓步走到中间的过道上,
向全场深鞠一躬。
此刻,汉东卫视、京州、京海、东海、吕州等电视台正在同步首播。
这一躬,也通过电波传遍全省。
在场的这些人,
是来自全省各地的代表,
他们代表的是汉东百姓的声音。
不论他们由谁选出,
你只需知道,他们承载着汉东民意。
高育良的这一躬,
既是为在场代表所行,更是为汉东八千多万百姓所鞠。
现场掌声比之前更加热烈。
高育良鞠躬完毕后才走向自己的座位坐下。
他心里清楚,现在还不是自己开口的时候。
此刻,站在主席台上的正是汤光耀。
他脸上挂着微笑,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看到这一幕,与会人员陆续坐回座位,掌声也由密转疏,渐渐平息。
全场寂静无声,没人开口说话。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等待汤光耀接下来的发言。
新领导上任有三道程序:
第一道是帝国人事院发布正式通知。
第二道是省人大会议投票表决其任职资格。
第三道则是由省人大主任向全省公布结果。
“现在……”
汤光耀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场。
“现在”这两个字仿佛还在空中回荡。
“我代表汉东省人大代表会议,正式宣布——”
“高育良同志。′s·a~n,s+a^n_y+q/.-c*o*m+”
不得不承认,汤光耀非常懂得调动气氛。
明明一句话就能说完的内容,他却一字一顿地说了将近两分钟。
每说几个字就停顿一下,但台下一千多位与会者竟无一人显出不耐。
“经汉东人大常委会表决——”
“高育良同志……”
他坚定有力的声音在会场上空回荡。
“将正式担任……”
“汉东省省韦书籍一职。”
“啪啪啪……”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全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一千七百多名与会者中,除了一人之外,几乎都站了起来
鼓掌。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坐在前排的那位男子。
他就是今天当之无愧的主角。
他不仅代表着汉东,更成为了帝国关注的焦点。
他,就是刚刚被任命的汉东省韦新书籍高育良。
他,曾是汉东省的省掌。
他,也将成为这片土地未来的掌舵人。
汉东即将迎来一个属于高育良的时代。
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全新时代。
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此时,高育良也缓缓站起身,向前迈了两步。
他原本坐在第一排中央的位置,正对着前方约半米高的主席台。
当他转身面向全场的那一刻,本己减弱的掌声再次爆发,甚至比之前更加响亮,场面达到高潮。
尤其前几排的人鼓掌格外卖力,似乎都想在这个关键时刻展示自己的热情。
就在他起身的一瞬间,十几台摄像机齐刷刷对准了他,最近的镜头距离他只有几米远。
这一画面通过电波传到了千家万户。
此时的高育良神情平静,一如既往,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随后,他微微弯腰,向全场深深鞠了一躬。
当高育良重新落座时,主席台上的汤光耀再次压了压手。
众人见状,立刻停止了鼓掌。
他们知道,真正的重头戏来了。
不仅是在场的人……
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还有那些关心、关注高育良的人们,也都屏住了呼吸,想听一听这位新任书籍要说些什么。
“接下来,请御书房大臣、汉东省韦书高育良同志发表讲话。”
“他同时兼任华东军区国防委员会副主任、汉东军区国防委员会主任、以及军区第一书籍。”
话音刚落,汤光耀便走下主席台,掌声伴随着他的步伐一同响起。
与此同时,高育良再次起身,朝主席台走去。
“啪啪啪……”
“啪啪啪……”
掌声依旧热烈,久久不息。
“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该有的气魄啊。”
会场的一角,祁同伟正坐在这里。
他是汉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自然有资格参加这次会议。
他原本的座位安排在第三排。
第一排坐的是正副省级领导,以及一些退休的老同志和副主任。
第二排则大多是民间代表。
其中,也包含了来自其他党派的代表。
还有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声名远播。
例如,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
又如被评为感动华夏十大人物的。
另外还有一些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老一辈革命家。
像陈岩石,此刻也坐在第二排的位置上。
祁同伟为了避嫌,特意选择了这里。
“老师……”
看着走上主席台的高老师,祁同伟眼神微微闪动,心里盘算着要不要抽空去老师家拜访一趟。
站在主席台前的高育良,从口袋里取出几张纸,纸上整齐地写着工整的楷体字。
“这是秘书为我准备的讲稿。”
“但我觉得,今天这样一个庄重的场合,”
“那些官方套话就不说了吧!”
高育良当着全场的面,将手中的讲稿撕成碎片,笑着说道:“我想说点发自内心的话。”
“哈哈……”
会场上恰到好处地响起了阵阵笑声。
笑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旁边,一位工作人员为了避开镜头,弯着腰跑过来,手里正提着一个垃圾桶。
高育良顺手将撕碎的纸片扔了进去。
“我叫高育良。”
“我是一名有着坚定信仰和理想追求的共产党员。”
“回顾我这一生,西十九年光阴,有过艰辛、有过苦涩,也有过甘甜,更有过希望。”
“我从小就是一个孤儿。”
“从未见过自己的父母。”
“从我记事起,唯一的依靠就是我的大哥。”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事了。”
“那一年,因为大旱,各地都在闹饥荒。”
“那年大哥才十一岁,他背着三岁的我,西处敲门讨饭吃。”
“我知道饥饿的滋味。”
“我也清楚那种饿得快要撑不下去的感觉。”
“就在那时候,一个念头在我心里悄悄生根。”
此时的高育良,
第一次向全国人民讲述自己的过往。
无数正在观看首播的观众,
还有那些熟悉他的人,
都没想到他竟有这样一段童年经历。
细细回想他的成长历程,
几乎就是靠着兄长和乡亲们接济才活下来的。
一些年长的观众,
看着电视里的讲述,感同身受。
因为他们自己也是从
那个年代走过来的,那是个真正艰难的时代。
随着高育良童年的故事被揭开,
那些曾经以为他靠背景、靠关系一步步上位的人,
此时也都纷纷闭上了嘴。
这样的经历,
别说能走到今天的位置,
能活下来都己不易。
只要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清楚,
五六十年代饿死的人数以百万计。
高育良不仅活了下来,
兄弟二人还都成就不凡。
这样的人物,
在统一战线中的价值、在宣传层面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高育良的这段讲话,
也被各大官方媒体剪辑下来,
迅速在各大视频平台上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