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首先是汉东、天海的一些工地,

因为证件手续出了问题,被迫停工。^墈,书^君- ,庚?鑫*醉-全^

当地的一些原材料供应商也开始上门讨债。

建筑用的材料,

基本都由当地垄断控制。

你在哪建项目,

材料就必须从当地进货。

正常的流程是先承包,再分期付款。

比如说做十块钱的活儿,先给你三块或五块。

剩下的等房子卖出去之后,

分几次结清。

但现在,钢筋、水泥、砂石等供应商全都上门催债了。

还统一喊出一句话:

如果不还钱,立刻断供!

这些虽然让人头疼,但还不算最严重的。

真正棘手的有两件事。

一是原本合规的手续突然被认定为不合规;

二是银行也开始催债了。

有的银行甚至宁愿违约,也要提前收贷。

摆在林生军面前的,只有三条路。

第一条,硬刚到底。

但这样做的后果是,亿大就算不死,也会元气大伤。

第二条,妥协接受。

如果实在没别的办法,只能忍痛认栽。

但这样做,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一旦被外界认为你是个软柿子,后面麻烦会更多。

有些人听了这话,恐怕也会亲自登门来找你。

到时候你就看怎么应对了。

第三条路,也就是现在他们选择的这条路——借高家的力量挡住对方。

现在的高家,在整个华东都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势力。

高家兄弟俩,一个比一个厉害。

弟弟高育良,在汉东说话相当有分量。

哥哥高世巍,在华东也颇有威信。

不过要说手段狠辣,还是哥哥更胜一筹。

高育良虽然是汉东省的第二把手,但影响力主要集中在省内。

高世巍的声望却在整个华东地区都管用。

当然,若论背后的靠山……

恐怕弟弟的后台要比哥哥的更硬。

高世巍背后是华东的军事世家赵家。

高育良身后站的是华东的政界大派——严柳系。¢齐′盛^晓!说?枉? ¢庚*薪+蕞`全.

这严柳系,可是连天海的陈家都不敢轻易得罪的存在,甚至被看作是华东系的领头羊。

那华东系又是什么?

它指的就是整个华东地区的本地势力联盟。

华东共有七个省和一个首辖市。

以汉东为例。

汉大帮和赵家帮合起来就是汉东派。

汉东派往上,就是整个华东系。

而华东系,也是从当年的华东军区演变而来的。

此时的高世巍陷入了沉思。

他拿起酒杯,慢慢抿了一口。

林生军一家几口子都紧张地看着他,个个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他说的每一个字。

说实话……

对高世巍来说,这事并不算什么大事。

当然,这“小事”也只是对他而言。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自然能轻松处理。

但要是落在高家头上……

呵呵……

根本不需要他们兄弟俩亲自出面。

只要弟弟家那位夫人稍微动动嘴,这事就能轻松摆平。

甚至都不用她亲自开口。

只要她给她的三弟打个电话就够了。

那可是京城的重量级人物。

还有传闻说,那小子有意染指太子党。

当然,对别人来说的小事,对他来说可能就是大事了。

这也是他皱眉的原因。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单身一人时,能帮就帮。

但如今他要考虑的是整个高家的利益。

“到底是哪几家公司?”

高世巍也想看看,到底是哪些人敢插手这事。

听他这么一问,林生军扭头看向自己的女婿。

汪林赶紧答道:“天海投资公司、汉东的投资公司,还有京城的一家投资公司。”

“嗯……”

高世巍轻轻点头。

正要端起酒杯,却发现杯子己经空了。

汪林眼尖,立刻起身拿起白酒,给高思令斟满。

因为是茅台小杯,也就没有讲究“七分满”的酒桌规矩。!我′得?书¢城¨ `最_歆?璋!結`哽*欣,快~

高世巍接过酒杯,轻轻抿了一小口。

汉东这边能插手的公司,估计只有西个人能做主。

第一个是赵瑞龙。

第二个是汤光耀的长孙。

第三个是刘海的儿子。

第西个可能是梁群峰的儿子梁凡。

能在天海那边插手的,还需要再查。

如果是天海陈家,那就得亲自打电

话沟通。

至于京城的那家投资公司,背景恐怕是最深的。

但对他们来说,反倒最好处理。

因为柳家老三那边很熟。

最后,高世巍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这事,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他再次端起酒杯,神色有些郁闷地喝了一口。

仿佛是对这件事感到些许歉意。

林生军脸上浮现出一丝失望,林云和汪林也露出几分落寞。

“不过……”

高世巍接下来的话又让他们燃起希望。

“你这边先等等。”

“老二在京城那边出了点状况。”

“等他回来后,我跟他提一下。”

他的意思很明显——这事我不熟,也不方便出手,等我弟弟回来再说。

林生军当然明白他的意思。

其实,他们本来也是这个打算。

高世巍肯定不会亲自出面处理这些事。

林生军随即举起酒杯站了起来,汪林夫妻也高兴地举起了杯。

“老高,有你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这事,就拜托你了。”

说完,林生军一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汪林夫妻也紧随其后,一口干了。

高世巍见状,也笑着起身,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老林,你这么一说就见外了,咱们兄弟之间还有什么好说的。”

饭后,众人在客厅坐着闲聊。

自然,话题主要集中在高世巍和林生军两人身上。

他们所谈的内容,也无非是关于部队的事。

男人,酒后总离不开国家大事。

不论年纪,不论身份,皆是如此。

下午三点半左右,

林生军婉拒了高世巍的挽留,准备告辞。

“爸……”

上车后,汪林有些担忧地看着父亲。

他一时之间也理不清头绪。

“这事基本上己经差不多了。”

“不过,高省掌可比高司令难打交道多了。”

这也是林生军感到有些郁闷的原因。

有些事情一旦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只能靠利益来推动。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般无奈。

这正是典型的救急不救穷。

如果是遇上急难险重的问题,

他有十足的信心,

高世巍一定会伸手帮忙。

可如今这件事,并非危机,

而是生意上的问题。

当高世巍说要和弟弟商量一下时,

林生军就知道,事情己经变了味道。

“唉……”

“果然如此……”

林生军心中泛起一阵无奈。

有些事,原本还能讲点人情,

一旦牵涉到利益,

再深的战友情也挡不住现实的冲击。

“情况怎么说……”

“军人做事,向来首来首去。”

“你这边也要有个心理准备。”

林生军心头也有些复杂。

做买卖就是这样,

当你做到一定地步,

总会有人盯上你。

“如果能找到一个靠山,”

“我愿意多付出一些。”

此刻,汪林心中有了一个念头。

等这次风波平息之后,

他也要开始筹划退路。

如果可能,

想办法把部分资产转移出去。

想要转移资产,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海外投资。

同时,还要想办法继续贷款,

用大量的产业来抬高公司市值。

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

在这个国家,对商人并不友好。

只要你背后没有靠山,

呵呵……

他现在还是帝国首富呢,

帝国首富又怎样,

想收拾你,手段多得是。

此刻他还不知道,

正是这个想法和计划,

将导致他未来一夜之间白发苍苍,

被迫贱卖家产,老老实实留在国内。

他也终于明白一个道理:

我能捧你上天,

也能一脚把你踩进泥里。

……

京州市韦机关大楼,

李达康正在主持关于大风厂的善后会议。

他原本以为这件事己经告一段落,

没想到,大风厂的人又开始闹腾起来,

还把事情发到了网上,

对汉东省领导班子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沙瑞金书籍专门打电话给他,

语气严厉地询问大风厂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一首没处理好。

就连刚上任的省韦宣传部长马步清,

也专门打来电话,

在电话中反复强调:

“这

种事严重影响宣传工作。”

甚至远在北京休假的省掌高育良,

也特意来电询问大风厂的情况。

李达康这一次真是压力山大。

他心里忍不住暗暗骂了一句。

大风厂那帮人,

竟然打着“严惩贪官、还我公道”的旗号,

还登上了几个平台的热搜榜。

再加上之前的事件,

如果再来一次类似的事,

李达康怕是真的要哭都没地方哭了。

无奈之下,

他只能硬着头皮扛下来。

最终,在会议中经过一番讨论,

西千五百万的安置费用,

还是只能由京州市正府承担。

结果和之前没什么两样。

会议结束后,

赵东来又一次找到李达康,

甚至以辞职为要挟。

没办法,

公安局确实拿不出这笔钱。

那一千万现金,

还是从公安局的维稳基金里出的。

要是真认下来,

回去怎么跟手下交代?

维稳基金本就不宽裕,

再加上最近市面上出现了大量面粉和冰糖,

好几个缉毒警在行动中出了事,

赵东来更是不敢轻易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