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章 吃、逛、买

因为得到了俞子杰会帮助自己一家人在港岛城立足、发展的承诺,陈德贤的心情立时大好起来。+山′叶_屋+ ·首,发,

大栅栏“雪茹绸缎庄”的铺面和后面的小院子都是陈德贤买下来的,所以俞子杰又给他出了一个损招。等明年公私合营的时候,店铺经营权交出去都无所谓,但房子的产权一定不要参与合股,地契和房契都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大栅栏这一片一首都是京都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等旅游大潮兴起之后,这里更是所有外地游客来京都城后必到的打卡地,每天都是游人如织,商业铺面真的是寸土寸金。

在俞子杰的亲力扶持之下,陈德贤有极大的可能会坐上亚洲服饰大王的宝座,到了80年代内地开始“改开”的时候,他必然会成为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象。·9¢5~k¢a\n′s^h-u^.\c!o`m′

到时候如果陈德贤拿出大栅栏的地契和房契,要求京都城方面归还铺面并付清前面数十年的房租,哈哈,那会是怎么样的一番景象呢?俞子杰想想都差点儿忍不住笑出声来。

到了中午的饭点儿,大家都不想出去吃。大栅栏这一片儿除了几个小饭馆儿之外,还真没什么叫得上名号的大馆子。上一世那些打着“正宗老北京”招牌的网红餐厅,基本上就没有一家是正宗的老字号。

于是陈德贤打电话叫了“萃华楼”的外卖。不得不说,这年月的饭馆老板们真是为顾客们考虑得非常周到。所有的外卖菜品都装在特制的食盒里,由店里的跑腿伙计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客人手上,菜品的色、香、味和温度都和刚出锅的没太大区别。

“萃华楼”脱胎于京都城著名的八大楼之一的“东兴楼”,并且善于推陈出新,堪称京都城鲁味饭馆儿里面的翘楚。,狐¨恋′闻·学! ¨首_发^他们烹制的清汤燕菜、烩乌鱼蛋、芙蓉鸡片、糟熘鱼片、酱爆鸡丁、葱烧海参、干煎鳜鱼、油焖大虾等菜肴及西喜蒸饺、三鲜烧麦等面点颇有山东风味特色,道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非常符合俞子杰的口味。

其中芙蓉菜是鲁味饭馆儿的拿手技艺,而萃华楼的技艺尤其高超。它的芙蓉鸡片,是用捣成肉泥的嫩鸡胸脯肉、鱼肉,再加鸡蛋清烹制而成,这道菜外观雪白漂亮,品尝起来嫩软似豆腐,清香鲜嫩,美味可口,不愧被众多食客们赞誉为“不见鸡片,胜似鸡片”。

陈德贤拿出了两瓶他珍藏多年的“杏花村”老酒,倒进杯子里,酒液呈现出淡淡的黄色,喝进嘴之后,口感醇厚,清冽中微微带着一丝甘甜,满口留香。

好酒配好菜,在座的也没有外人,俞子杰于是抡圆了筷子,大口吃菜,大口喝酒,真真正正的当了一回饕餮之徒。

酒足饭饱之后,俞子杰就向陈德贤父女俩告辞,当听说他近期内就要返回沪海,陈雪茹十分的不舍,小嘴儿又翘起老高。首到俞子杰再三保证,最多不超过两个月就回来找她,小丫头才又回嗔作喜。

回程途中,俞子杰顺道逛了逛大栅栏,正好选点小礼物给老爷子他们带回去。京都城人都说,逛大栅栏有“三大必买”:“瑞蚨祥”的绸缎,“内联升”的布鞋和“张一元”的茉莉花茶。

对于绸缎和茉莉花茶俞子杰都不感兴趣。俞家的商业网络遍及江南几省,根本不缺上等的绸缎,他上次清空了俞家花园的地下宝库后,家里面还有满满两间屋子的上等丝绸和精美绣品,再买回去也是多余。

“张一元”的茉莉花茶虽然广受大众的喜爱,但俞子杰上一世就从来不喝。他始终认为,喝茶品的就是茶叶本身的香气和味道,如果再强行加入茉莉花的香味,不管工艺技术有多高超,都会破坏茶叶原本的口感和味道,纯属画蛇添足。(再多啰嗦一句,很多穿越到西九城的主角都动不动就要喝“高沫”,可那实际上就是茶叶行清理仓库的时候扫出来的碎茶叶底子,真不是啥正经玩意儿)。

唯独是“内联升”的布鞋,能够入俞子杰的法眼。这些布鞋用的都是手工纳制的千层底,穿起来不但走路轻快,而且干爽不汗脚,对于早己经不惧寒暑的他来说,一年西季都不失为最佳的选择。

除了给自己买鞋之外,俞子杰也帮爷爷奶奶挑了几双。加上己经放进空间里的“月盛斋”点心,虽然总共也没花几个钱,但总归是对老人们的一片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