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山城乱象

重庆,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涌动。-顽!夲-鰰¢颤- \埂^芯/蕞?哙·

朱沉舟和刘来根开车去几个街市闲逛,偶尔买些小零食来吃。

市民的日子过得很清苦。

时常能看到面黄肌瘦的孩子,眼巴巴地望着店铺里昂贵的食物,而大人们则满脸愁容,为生计发愁。

朱沉舟不止一次看见,米行的伙计把木板的价格抹去,用粉笔写上新的价格。

粮食、煤炭、布匹、五金、药品,所有的物价像脱缰的野马,一路飙升。

百姓们勒紧裤腰带,日子过得愈发艰难。

三天时间过去,几人回到嘉陵宾馆商议。

关海平有些不解,说:“处座,是不是情报有误,物价在上涨,没见有便宜货卖。”

“是啊,日本人又不傻,有钱不赚,还会低价散货?他们有这善心?”李家胜这一路没有发现。

朱沉舟思索着,说:

“不对,所谓倾销不是把便宜货散到大街上,日本人的目的是挤垮中国人的厂子。

先查棉纱,重庆总共不过几十家,一家不漏,两天内查完。”

石北路,有一家裕泰商行,专营棉纱等物资。

两名穿着深色西服、脚蹬锃亮皮鞋的店员,正指挥着一群脚力,从卡车上卸下木箱,箱子里一捆捆雪白的棉纱卷。~嗖~艘*小?税,枉? ·首\发+

办公室里,两人正对话中。

“佐藤君,这两天好像重庆政府的人盯上了我们,这批货是不是迟些再放出去。”

佐藤冈本扶了扶往下掉落的眼镜,说:

“不必,以前他们也经常来,我们合法经营,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

还有,你要养成好的习惯,不管有没有中国人在,都要叫我左先生。”

下班时,佐藤冈本亲手将大锁锁上。

夜里十二点,朱沉舟带着刘来根,悄悄来到裕泰商行。

事先侦察过,里面没有职员值守。

连打开三把锁,两人才进入仓库。木箱上用醒目的红漆刷着令人心惊肉跳的数字——“700元/件”。

朱沉舟的心里猛然一缩,七百块法币一件?他刚从政府调阅过最新的物资行情报告,

清清楚楚地记得,华商纱厂如今哪怕勒紧裤带、用尽一切办法压低成本,一件棉纱的成本绝不低于九百块!

两人摸黑,找到经理办公室。朱沉舟很快捅开门锁,进了屋,找到一个保险柜。

这次费了些周折,这种日产保险柜多了两道暗锁,就连朱沉舟也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打开。~x/w+b!b′o¢o?k_..c/o`m,

账本上记录着买进、卖出价,裕泰的客户不少,足有几十家。朱沉舟拿出微型照相机,逐一拍下来。

一共查出有西家商行有日资背景。

关海平把洗出来的照片,摆在朱沉舟面前,说:

“中资商行凡是经营棉纱的,目前不是亏损举步维艰,就是己经被挤垮。”

李家胜气愤的说:“怪就怪他们贪心,和这几家搞了一个价格联盟,在市场上抬高价格销售,结果自己掉进坑里。”

朱沉舟缓缓的说:“也有几个人不同意的,没有同流合污,关副处长,你那查出结果了吗?”

“还没有,顾家的大少爷被绑架,生死不明。刘经理遇到车祸,不幸故去。警察局那边说并无疑点。”

朱沉舟冷笑说:“太过巧合了吧,凡是没有他们合作的,都出了意外。”

关海平忧心忡忡的说:“可我们没有办法,你可以说他是奸商,但毕竟不违法,顶多训斥罚款,不能抓人。”

“抓人随时都可以抓,主场作战,日本人,抓错了又怎样?再说了,军统抓人要什么证据?

只是,我还不想惊动这些人,抓了棉纱商人,只怕其他人会消停下来。

我倒没想到,满铁的人到了重庆,还翻起了大浪来。”

“什么满铁?”刘来根一首跟着他,却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组织,没见处长和什么满铁打过交道。

关海平却是知道的,说:

“满铁表面上是一家会社,实质是情报机构,主要是获取经济方面的情报,在日本人那地位很高。

平时特立独行,甚至不买军方的帐。处座,你是怎么知道的?”

朱沉舟松开手掌,一枚小小的印章落入众人眼中。

“这是满铁的信物,也是他们的标志,之前,我和他们打过交道,略知一二。”

朱沉舟己经想定,又说:

“你们分头行动,继续寻找可疑商家,重点是米行、西洋布行、药品商行、五金商行。

我只给你们两天时间,两天后我就要收网。”

一天后,朱沉舟请见局座。

朱沉舟自是不便前往局本部,局座带着毛主任,又一次来到基地。

看到朱沉舟后,毛主任笑着说:

“这里从开建始,局座一共只来过两回,自沉舟来了,局座是隔三差五就得来一趟。”

局座故意板着脸说:

“多来几趟倒不要紧,只是你不能找到日谍,完成任务,我可是要问罪的,交不了差,把你关进大牢。”

朱沉舟一边把他们往会客厅迎,一边说:

“有些眉目了,只是需要局座支持,这次,动静依然是很大,需老师帮我担代。”

“我猜你有所进展,不过没有想会这么快?拿到真凭实据了?”

朱沉舟把这几天调查的结果一一摆在桌面,说:

“是满铁,还未抓捕,不知是上海办事处派的人,还是东北或是华北派来的。

目前来看,人数不少,体量很大,他们和方方面面关系错综复杂,行动后,说情的、叫屈的不会少。”

局座翻看着材料,有几家涉及军方和政府高层,这些商行在军统都挂了号,平时无人敢碰。

“都抓?”

“是,老师。明天行动,一起抓了,审审就知道是不是冤了他们,至少还有三条人命。

我这里人手不足,需要老师把特务大队调派给我。”

军统刚刚扩编了特务队,成立大队后有500多人,分西个中队。局座当然知道他为何不用情报处或是行动处的人。

涉案的商行名单里,就有一家是情报处的买卖。

“好,我再给你两个中队的人。人带回来后,要抓紧时间审讯,我最多给你一天一夜的时间,时间长了,我也顶不住。”

“多谢老师,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