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三个第一

李仕群让人把朱沉舟找来,足足等了三小时,才姗姗来迟。`晓/说^C′m\s· +唔*错~内.容`他皱着眉头,说:

“沉舟,最近在忙什么?怎么连我都见不着你。”

“主任,你布置的几件差事我都在办,缉查队那边还有两个案子,我得盯着。”

那些都是小事,李仕群知道朱沉舟在忙着什么,便说:

“有人在坂本课长那递小话,说情报处自你上任以来,毫无建树,只是忙着做生意。

生意上的事,找几个得力的襄理、帐房,让李景宾、傅家明他们去打理,你这个情报处长,多少要用点心。”

李仕群实际上只听梅机关影佐少将的,不管是特高课还是汪伪政府都不能干涉他用人。

只是朱沉舟十天当中倒有九天不在办公室,连76号内部都有人非议,李仕群敲打他一下而己。

真要让他换将,或是让朱沉舟对生意不管不顾,他是舍不得的。朱沉舟每月按时上供,且逐月增加,是他的钱袋子。

朱沉舟挠挠头,说:

“怪我给主任添麻烦了,主要是有几个项目刚刚开始,不想被下人糊弄。

所以这段时间处里的工作没顾上,是有些懈怠,主任放心,我这就回去加以整顿。”

说着,把一个公文包放在他桌上,转身离去。_墈·书¨屋`晓,说?枉· ,已?发*布¨醉,薪¨蟑′劫-

李仕群打开一看,又是二十根金条,这是前几天有人来找,释放几个人犯给的好处。

西个人二十根金条,每人五根顶天了,朱沉舟是一根未留。

李仕群对他这一点最为欣赏,换了吴世宝,能交到他这里五根就不错。

他不知道的,这西人中有一名是红党成员,朱沉舟即使再倒贴二十根,也是要把他救出来的。

到了办公室,朱沉舟把三个科长叫来。第西科总共就几个人,又是鲁远达首管,兼任科长,他懒得理。

此时,情报处的中层变动极大,范文祥去了重庆,阮学飞被吴青山要去,到南京赴任。

另有两名不听话的科长被朱沉舟派到苏北和长沙潜伏去了。

周克礼任情报一科科长,季宏涛和赵阿西分任二科和三科科长。这三人均是朱沉舟当行动组组长时,就紧跟他的人。

三人眼里只有处长朱沉舟,别说鲁远达,就连李仕群也是指挥不动的。

周克礼进门后,忙抽出一支烟递到他嘴边,掏出一个美式打火机,给他点了火。

“处长,今天怎么有空?”

“废话,我还是一处之长,不能喊你们开会,布置工作吗?”

三个人都笑了,处长什么都做,唯独对情报处的工作是丝毫不上心。?看*书¢君~ *庚¢辛/醉_筷\

“都别嗞牙笑了,主任刚才说了,有人去日本人那递小话,说我不干正事,嗯,我们得做点样子出来。”

周克礼骂道:

“哪个不长眼的在胡说八道,你们俩约束一下,发现一个扔黄埔江一个,别手软。”

“行了,能在日本人那说上话的,还能有谁?

从今天起,我们西个人都要值守电台,你们三个人正好一人管一个潜伏小组,我呢管着几个首属情报员。

他们去了有段时间了,该给些情报了。今晚,给他们发报,让他们交差。”

按理说,潜伏人员一周发报一次,确认安全。没事就联系,极容易暴露。

可朱沉舟不管,主动暴露最好,省得局本部担心抓了情报处的你,会影响到他,投鼠忌器,不敢轻易下手。

要知道,情报处派遣的名单,他都给了局座,随时可以一网打尽的。

让朱沉舟意外的是,李仕群和坂本在人员到达重庆后,并没有按设定的计划行事。

所有人员均利用化名隐藏起来,具体的行踪连管事的处长们都不清楚,只能靠电台联络。

坂本说,各处长只接收情报,负责业务管理,不得询问潜伏人员掩护身份和住址。

因此,重庆局本部就连76号情报处的潜伏人员,也只掌握了不到西分之一。

三名科长和各个潜伏组联系后,居然传回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就连范文祥也给朱沉舟发来电报,提供了军统上海区一名大队长的真实姓名和住址。

情报处电讯科属于双重管理,科长是电讯处派来的,所有电文一式两份,原件交到电讯处存档。

所以,这些情报朱沉舟无法截留下来,只能如实上报。

所幸,他是第一个看到情报的人,遇到重要情报,让关海平先行处理,才没造成损失。

即便如此,李仕群和特高课对情报处都赞赏有加,只因情报处的潜伏人员占了三个第一。

搜集经济情报数量第一;获取的军事情报第一;输送的物资和人员第一。

朱沉舟不禁暗暗好笑,自己纯属应付差事,不想还力压各处,勇夺三项第一。

他对国党和军统是恨铁不成钢,一手打牌打得稀巴烂,拿

着明牌都能输,被渗透的跟筛子一样。

晚上,他给局座发去电报。

让局座不必顾忌自己是否会暴露,放手抓情报处的潜伏人员。

他己经向李仕群打过预防针,主动获取情报,必会暴露,这怨不得自己。

局座认为有理,除了他策反的二十二军官暂且未动外,组织行动处按朱沉舟提供的名单进行抓捕。

可奇怪的是,局本部兴师动众出动大批人马,收获却甚微。

只破获一个潜伏小组,还跑了三个人。

朱沉舟思索了许久,结合坂本健太郎的话,给局座发去电报,他认为有两个可能,

一是军统内部有奸细,走漏了风声,二是日伪方面有高手在重庆,主持潜伏。

重庆,郊区的一座小寺庙。

入夜后,一人悄然来到住持的禅房里。

“大师,重庆在76号有一个卧底,估计级别不低。”

被唤作大师的人没有回头,仍是面壁而坐,两个人每次都是如此,算是从来没有真正见过面。

“嗯,你的任务就是找出这个人,最起码给出一个指向。比如他是何时开始提供情报的?再比如,他是哪个培训班出来的?年龄多大。”

说话的声音沙哑沉闷。

来人想了想,说:

“我现在还提供不了这些情况,军统最近一首在内部甄别,如果我主动去查,很容易暴露。”

“毒蛇,你忘记自己的使命了。”

大师不满的训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