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传国玉玺进击的袁绍

“公孙瓒死了!”

收到来自河北袁绍那边的消息后,刘循就第一时间叫来了徐庶和庞统。`j^i`n*j′i*a¢n-g/w?x-c¨.,c`o~m\

一来是分析分析袁绍功灭公孙瓒之后,下一步可能会往哪个方向用兵,其次就是这不眼下己经过年了么!

反正今年也没有回成都,又远在西凉。

年味着实不重,所以刘循也想找人来说说话,过年总要有个过年的样子。

而徐庶和庞统也是有类似的想法。

两人倒也很是乐意到刘循这里来。

至于军中将士们,早就在一起载歌载舞了。

只不过身为谋士他们可不敢跟那群动不动满饮三百杯的将士们一起吃喝,恐怕三两下就会被灌的不省人事。

“主公!”庞统先是喝了一口刘循这里的好酒,然后才带着笑意说道:“公孙瓒被攻灭是迟早的事情!”

“我也知道公孙瓒迟早被袁绍所灭,但我想再怎么说公孙瓒也要坚持个一两年,没想到现在就被攻灭了!”

刘循叹了口气,现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还算是197年,距离公孙瓒灭亡的199年还有两年呢!然而公孙瓒就这么死了!

徐庶笑了笑“主公,这两军对峙可能旷日持久,但是一方一旦出现一点疏漏,被敌方抓住自然就能够一击致胜,倒也不算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对于两人来说,早就知道结局,无非不过就是早晚的问题,这种事自然不值得感到惊讶或者意外。

而刘循则是没办法跟两人明说,总不能说自己知道公孙瓒在历史上是199年才灭亡的,眼下不过197年。

看了一眼两人,刘循摇了摇头“行吧!那你们觉得在剿灭公孙瓒之后,下一步袁绍会往哪里用兵,有没有可能在明年开春之际,对关中或者西凉用兵,阻止我平定西凉?”

出现了不可控的局面,刘循也想要多听听来自两位顶级谋士的见解。

然而庞统有些疑惑,自家主公竟然在为这种事困扰。

按照主公的聪慧不可能看不出啊!

不过见刘循并非在戏弄他们,而是诚心发问,虽然有些不解但是庞统还是如实说道:“主公,若是担忧此事,在下以为主公倒是完全不必担心。′兰~兰~文¨穴¢ ?庚¨辛,嶵′快′”

“西凉距离袁绍主要控制的河北之地远在天边,他没有必要千里迢迢发兵,就为了阻止主公收取西凉。”

“虽然扼制主公的发展对袁绍有利,但显然这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就算袁绍有这个想法,他麾下的谋士们也大概会劝阻。”

“相比起主公眼下掌握的关中三郡和西凉之地,对于袁绍最重要的应当是镇压幽州,还有就是进取中原,夺取曹操占据的中原之地,远远比攻取西凉这种地方好太多了!”

说到这里徐庶也点头表示同意,同时开口补充道:“袁绍雄踞幽州并州,战马他并不缺少,又掌控河北粮草重地,粮食也不缺!”

徐庶很是严肃认真的说着:“所以袁绍当务之急应该是进取中原,夺取中原腹地,一旦被袁绍占据中原,那么几乎半壁天下都在袁绍手中,届时他的军威将会强大到极为可怕的地步。甚至足以席卷天下其余诸侯!”

中原腹地人口众多,加上冀州、青州、幽州、并州,那的确是单单治下的人口就超过了大汉一半之多。

的确有足够的力量席卷天下。

徐庶望向刘循“主公担忧袁绍发兵妨碍主公,但实际上并不用担心,因为一旦袁绍和主公在西凉纠缠,那么曹操定然不会错失这种好机会,必然会发兵猛攻袁绍,甚至可能一口气从袁绍身上撕下一大块肉!”

“因为曹操虽然雄踞中原,可他也是西面受敌,南有江东孙策,荆州刘表,北有袁绍,且如果主公兵出关中,进军弘农郡到时候主公也算是曹操北方大敌之一。”

“如此算来,曹操占据中原,但是却到处都是敌人。曹操也不会轻举妄动,依在下看来一二年恐怕不会有较大的战事了。”

这一番分析倒是让刘循清醒了不少。

的确就拿袁绍来说,收取幽州不是说杀了公孙瓒就行了,还需要实实在在的派兵派人去幽州各地,将当地的城池占据,然后颁布新的政令,然后对违抗者进行清除,留下顺从听话的人。.1-8?6,t¢x,t′.\c?o¨www.

维持个一二年,才基本算是彻底平定。

就如同刘循现如今汉中,关中都陈兵不少,而益州本土却并没有放置多少兵马,可即便不放置兵马刘璋或者说刘循的政令依旧能够在益州本土轻松施行。

因为益州百姓和世家都认可了刘璋的统治,不会有任何违抗的举动。

大家都求个安稳,谁没事就造反啊!

袁绍是这样,曹操也是这样,曹操刚刚得到袁术的地盘,现在还只是端上桌正在吃,还没有彻底消化。

想要马上就发动另一场大规模战争吞并下一个诸侯,显然也是不太可能的。

如此说来一二年间大规模

的战争是不太可能爆发了。

最多也就诸侯之间出现一些摩擦。

这倒是和刘循最开始的判断一样,但由于连历史记录的事情都被颠覆了,刘循对自己的判断反而没有太多信心,可现在听完徐庶和庞统的话。

说明他自己的判断也是对的。

刘循突然眯了眯眼随后脸上露出微笑“这么说来,这一二年间不知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呢!”

说完刘循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而听到称王称帝,庞统和徐庶两人一愣,随后也立马反应过来。

眼下天子下落不明,以前还有个名存实亡的朝堂,可现在朝堂没有了,悬在天下诸侯头顶上的一把利剑消失了。

这把剑虽然不会落下,可终日悬在头顶也能够让人忌惮三分,但是没有了这把利剑悬在头上,称王称帝恐怕是不少人都想要干的事情。

想要做这件事的人中,念头最为强烈之人应该就是袁绍了。

为什么呢!

因为袁绍彻底灭了公孙瓒,这让袁绍很是开心,其次就是袁术旧部投靠送来的传国玉玺。

剿灭公孙瓒,得冀、青、幽、并西州,天下诸侯谁人地盘比他大。

谁的将士比他多,谁的钱粮比他多?

没有一个都没有。

加上传国玉玺这不是自己送上门了么!

那袁术还需要用数名将领换来传国玉玺,这种得到玉玺的手段不算天授。

而他袁绍可是货真价实的天授予。

他可没有主动寻找这东西,但是这东西就是自己来到了他的手上,这算不算是天命所归呢!

加上最近不少臣子都劝袁绍,既然天授玉玺于袁绍,眼下又雄踞西州之地,占据绝对有利的位置,俯视中原随时都能够进军取中原各州掌控天下。

何不称帝!

听到称帝虽然袁绍先想到的是袁术,心中有所忌惮。

可架不住这些人日日夜夜的说,让袁绍那压住的心又慢慢升腾起来了。

称帝啊!

那可是称帝啊!

几个男人能够拒绝这种诱惑,哪怕是当一天的皇帝……

而在次日朝堂上再次被袁绍麾下的文臣提起称帝一事。

袁绍没有如同以往果断的拒绝,而是显得有些犹豫,见状其余文臣也纷纷站出来劝说,因为这显然是自家主公心动了。

“主公,万万不可称帝啊!”田丰第一个出声劝阻。

这次郭图和许攸两人也没有互相拆台,三人倒是极少站在同一阵线力劝袁绍放弃称帝的想法。

袁绍望着三人“天授玉玺与我,并非我袁绍故意寻求,这是天意,天意难道我也不遵从?”

听到袁绍口中说出这种话,三人心中顿时凉了一大截,这种话骗骗普通人就行了,如果连上位者自己都相信,那可就真的有些白痴了。

天授?

天授为什么汉朝会成现在这个样子,天授为什么强秦二世而亡?

“主公称帝万万不可,眼下主公虽然雄踞西州之地,但中原有曹操,西有益州刘璋,西南还有荆州刘表,甚至就连江东孙策这些人实力都不弱,主公如果这个时候称帝,岂不是成了这些人共同讨伐的目标了!”

田丰等人再次劝阻,袁绍有些不悦但也认可几人说的在理“难道我袁绍雄踞西州,却要连那偏远之地的西川刘璋都不如么?”

闻言三人都有些明白了,随着地盘扩大自家主公野心也扩大了,这倒是正常。

不过称帝自然不行,但是不称帝称其他的倒也还可以。

许攸摸了摸自己的小胡子“主公,称帝并非不可而是不是时候,若是主公攻取中原,再行称帝那才是真的顺应天命,倒是或许可顺着这股狂风席卷天下,让天下其他诸侯纷纷臣服。”

“所以眼下并非主公称帝的时候,但是如主公不称帝的话其他倒是无妨!”

袁绍有些不太满意,然而突然他眼眸一动,许攸说不称帝就行,那么岂不是说……

“我等望主公进位为王!”

看着突然齐刷刷站出来的一众武将,许攸等人都有些诧异了,谁说武将没脑子,这些家伙关键时刻脑子也是很灵活的。

你看他这里刚刚铺垫好,这些家伙就站出来摘桃子了。

听到进位为王,顿时袁绍脸上的笑容就止不住了。

“哎呀!称王称帝,这我从未想过啊!”

田丰表情古怪的看了看今日难得站在统一战线上的郭图和许攸,这还玩上三辞了,自家主公昏庸的时候很昏庸,圣明起来也是不差啊!

明明刚刚还质问自己等人玉玺天授为何不能称帝,现在却说自己从未想过。

从未见过如此……

“许攸,田丰,郭图!”

突然袁绍点名三人,三人猛然一愣纷纷站出来。

袁绍满脸笑意的望着三人“你说我这手握传国玉玺,要是不用一用,好像有些浪费啊!你们三位觉得呢!”

三人一愣明白袁绍是什么意思了,称帝不行,称王总可以吧!

而且称王他也要找个由头,这传国玉玺不就是最好的道具么。

几人相互看了一眼,随后还是郭图站出来说道:“主公,昔日天子下诏之时,并未盖上玉玺,在下觉得那定然不是真的天子诏,在天子失踪之前定然留下了别的诏书……”

袁绍眼睛微微一亮,三辞什么的远远比不上真正的天子诏啊!现在天子下落不明,只要盖上玉玺谁敢说这是假的天子诏?这可比假意三辞要体面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