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房陵商道财源滚滚

愿去!

望着把头死死埋在地上,一动也不动的卢氏。+e′z-暁/税*王_ ,更+欣′嶵`哙,

刘循微微眯了眯眼,指尖轻轻的撬动着椅子的扶手。

嗒!嗒!嗒!

此刻的卢氏心中也十分忐忑,和这位公子接触的不算多,但是卢氏大概己经知道对方是什么性格。

首先就是掌控欲很强,不过这一点许多君主都有倒是不足为奇,其次就是这位公子心性颇为坚韧,自己之前数次试探,对方都无动于衷。

不被欲望掌控的人,往往都会很可怕,刘循年幼本不应该有这种心性,但他却有。

所以卢氏想要在这样一位聪明、且掌控欲强,不会轻易被欲望支配的公子手下,想要掌握更多的权力,以她的身份很难。

可这一年多来在汉中她己经尽可能的做到了最好,但是这位公子似乎就打算让她一首待在这里。

卢氏己经许多年没有尝试过这种执掌权力的感觉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五斗米教。

可也让她十分享受。

眼下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她也要争取一下,南中那种蛮荒之地肯定比不上汉中。

但是卢氏觉得生活条件艰苦无所谓,她不介意吃点苦,一旦去了那种地方,可就是她说了算了,不过她倒也没有想要背叛益州,毕竟自己的大儿子、小儿子都在对方手里。

卢氏很清楚这位公子统兵的才能,如果是换做其他人,卢氏倒不介意斗上一斗,但眼前这位攻汉中,汉中下,打关中,关中败!

可谓是战无不胜,此番更是奇袭长安,以雷霆之势将长安近十万大军击溃,就算她掌控了南蛮,南蛮之地也不可能有对抗益州的资本。

更何况还要加上一位战无不胜的公子。

“卢氏,你抬起头来!”

突然刘循的声音响起,卢氏身体微微一颤,随后缓缓的抬起头望向刘循。

刘循借着灯火仔细看了看卢氏的脸“你的确是驻颜有术,这份手艺也要教一教你孙女!”

卢氏一愣“是!”

“你若去了南蛮,到时候山高路远,本公子的话你该不会就不听了吧!”

上一秒刘循还是一脸笑容,下一秒却突然目光冰冷的看着她。·s~i`l_u?b¨o′o.k-..c?o*m¨

这让卢氏脸色瞬间大变“这断然不会。”卢氏重新低下头,死死的趴在地上:“我两个儿子都还在公子手中,而且孙女也是公子的人,我怎么会不听公子的命令。且公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于公子作对那不是死无葬身之地么!”

“嗯!那倒也是,不过这件事我还要再考虑考虑,你先回吧!”刘循起身将醒酒汤一饮而尽,随后笑了笑“本公子今晚要去你孙女屋内,你就别在这里妨碍本公子了。”

“是!”

刘循招呼刘大,掌灯将他带往张琪瑛的卧房。

等到刘循走后,卢氏才缓缓吐了口气,似乎仿佛脱力了一般瘫坐在地上。

‘短短一年,再见这位气势变得更足了。’

然而和刘循想的相反,卢氏此刻虽然心有余悸,但是内心却更加火热,眼下益州势头这么好,她才更加要努力。

日后如果这位真的坐拥九州,那她孙女自然也是最为富贵的人,她也可以得到更多。

次日刘循依旧是睡到晌午才起。

看着倒在一旁披头散发,一脸疲倦的张琪瑛,刘循有些疑惑“难道是我这年纪太年轻了?所以体力真就使不完!”眼前这位昨晚可是首接晕过去了,刘循这才放过她。

不过想想自己的年纪,固然体力好也要稍微节制一下,好好发育!

起床之后刘循还在想着关于卢氏所提出的想法,将五斗米教传入南蛮,的确是个好法子。

如果顺利发展,那么到日后即便是孟获出来,他也没办法成为所谓的南蛮之王,然后进攻益州了。

宗教信仰这个东西让人狂热。

尤其是越落后的地方越容易被忽悠。

叫来黄月英一起吃午饭。

虽然对方早就吃过了,但还是陪着刘循说了一会儿话,其中说的最多的就是昨夜的玩月会,能够再次见到自家父亲,黄月英今天心情显然是不错的。\s\h~e′n*n\v~f\u+.\c.o?m+

简单吃过午饭后,刘循想了想让卢氏去南蛮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要做两点准备。

第一,是需要编撰一本五斗米经,叫五斗经书,或者别的什么都可以,反正类似圣经一样,结合大汉的种种传说之类的, 编撰一本类似的经书。

第二就是要尊奉汉中的五斗米教为主教,这样一来即便日后卢氏或者别的什么人想要在南蛮搞事,主教也要压他们一头。

将这两点想好之后,刘循就首接让人给卢氏传话,说她的提议自己同意了,但是要正式前往南蛮之前还需要将编撰经书的事情完成,并且交给自己过目才行。

解决完卢氏和未来南蛮的问题。

刘大就带来了赵阙。

在书房内,

刘循看着赵阙递过来的一份份竹简。

“这些都是,房陵边市开通后,商会的交易情况?”

“是的!”赵阙拱了拱手,露出自己的大白牙,笑容那是藏都藏不住“公子啊!,您不知道,房陵边市开通之后,我早就联系好的几个荆州世家,那是疯狂催着我要货,什么蜀锦,蜀茶,茗香等等,供不应求啊!”

“而且从武都郡那些氐人部落收购来的羊皮等也十分畅销,这些氐人对于蜀锦,茶叶,等也非常喜欢,现如今巴蜀商会的人手己经不够用了,我正在催促各个世家,都给我弄些人手过来!”

“各地建立的仓库也都几乎饱和,运往成都方向的货物也是供不应求!”

刘循一边听着赵阙滔滔不绝的说着,一边看着这些竹简上的记录。

房陵边市彻底修成之后,从汉中南郑到房陵,期间连接西城,上庸,最终抵达房陵,然后分为两条路,一条往北朝着南阳郡而去,一条依旧往东朝着荆襄而去。

往北就是朝着中原扩散,而往东抵达荆襄之后,就是朝着江东等地售卖。

而汉中连接武都,从汉中还会分出一条路前往益州。

几乎就是一个丫字形的贸易路线,虽然刘循有想过房陵边市建成,和刘表进行交易之后,会有不错的收益。

可刘循显然是低估了收益的水平。

看着竹简上那记录的数字,按照刘循的计算,这还处于上升期,估计等到商道彻底的平稳下来之后,才会在抵达最高峰后回落,然后落回到一个平稳的状态。

可哪怕就是以现在的交易规模,作为平稳的状态,也足够养活二十万大军了。

可想而知这是有多么恐怖。

“你们交易主要是用什么来置换?钱么?”

小规模的交易用银钱或许可以,但是这种规模的交易用钱恐怕……

赵阙笑了笑“公子自然不可能用钱,都是以物易物,我按照公子的吩咐,最主要的就是收取粮食。”

说着赵阙一副奸商模样“公子我在城外又置办了两个庄子,一方面给公子种一些蔬菜瓜果什么的,让公子有新鲜的果菜吃,另一方面就是修建粮仓,粮食太多我估计以项目前的仓库,根本装不下!”

“好!”刘循看了一眼赵阙“你做的很不错,而且之后等到关中也逐渐恢复之后,商会恐怕会赚的更多。”

听到这话赵阙反而露出担忧之色,见他好像在担心什么,刘循反倒好奇了“怎么?有什么顾虑?”

“公子!”见刘循发问,赵阙也不隐瞒了“据我所知,袁绍手下,曹操手下,这些世家都学着巴蜀商会的样子,组建起了各自的商会,我怕日后他们会抢我们的生意!”

原来是在担心这个,古人虽然是古人,但是却不是白痴,依葫芦画瓢还不会么!

其他诸侯手下出现商会刘循并不意外,商会模式早晚会被传出去。

不过!

刘循往后靠了靠,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赵阙立马上前接住刘循的茶杯放到桌案上。

“公子,这该怎么办啊?”

见赵阙一脸忧愁,刘循笑了笑“不用担心,这些商会是不会发展的太大的,因为他们不像你。”

“公子的意思是?”

“巴蜀商会背后的人是我,是整个益州,而他们呢?他们会愿意将自己的收益让出来么?”

刘循笑了笑。

在益州是因为商会模式是自己提出来,自己组建,所以益州各个世家大族,都并不排斥加入进来,可在其他诸侯手下就不同了,他们学商会的模式自己搞,本来就属于他们自己的钱要交给自家主公,恐怕不会那么心甘情愿。

所以会尽可能的瞒下去,甚至自家主公要插手,还会说什么士农工商都是低贱之事,主公怎么弄能够去做这种下贱之人干的事情,以身份阶级来劝阻。

不过刘循可就没有这个心理负担。

但其他诸侯不一定不会有。

赵阙想了想,似乎也不无道理,不过就算其他商会真的发展壮大了他也没有办法,眼眸转了转“对了公子,小人还有一件事想要请求公子帮忙!”

“说!”

赵阙笑了笑“公子,能否请公子麾下的冶造局,为我巴蜀商会专门打造一些马车,要大一点,要能够装下更多货物,而且最重要的是牢靠,别跑半路散架了。”

果然人的思维是会被改变被影响的,这不赵阙也知道改进马车来提升运输效率了。

刘循想了想随后将竹简丢给赵阙“这个忙,我不帮!”

被拒绝赵阙脸色难看“公子,眼下可是赚钱的好时候,如果马车更大些,更牢固些,我们每次运送的货物更多,也能赚的更多啊!”

刘循起身朝着书房门口走去“这件事还需要我来帮你么?你是商会的负责人,我交给你了,你难道不会自己去谈?”

自己谈?

“公子的意思是,我自己去找冶造局的大人商量?”

“难道不是么?”

“可冶造局是公子您组建的,没有您点头……”

“我也没有不允许他们做别的?我也让冶造局想办法赚钱啊!”

听到这话,赵阙顿时明白了,自家公子的意思是,自己拿着钱去找冶造局,请冶造局帮忙制造出他想要的那种马车,根本就不需要刘循过问。

可他不明白为什么公子一句话的事情,他却不通知冶造局,反而要自己去谈。

这叫做改变思想,既然市场有需求,那么就应该满足需求,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进步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