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秦国之基进位为王?

而说到考试,刘循暗暗思索着。-6?吆?看`书-枉? ¢庚^新·嶵~哙\

如今数年过去了,新一批的蜀中才俊应当也累计了一部分,这些人应当也是很渴望能够出仕的。

不过刘循眼眸一转,眼下也不能只关注蜀中才俊,毕竟现在益州的地盘可是大了不少。

还有汉中和关中,以及武都等地。

应当将地盘内的才俊们都聚集到一起,进行挑选择优录用才是。

正在刘循想着的时候,突然那眼眸一转“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

还记得三西月前往荆州的时候,刘循曾经在黄家的时候,对黄承彦说过,待到他那桃树结果的时候,要同对方一道饮宴汉中。

当时刘循只是借此话来回答黄承彦的问题,但眼下似乎倒是可以真的将对方请到汉中啊!

既然都是挑选才俊了,如果有荆州才俊的加入,那么自然是更好。

“刘大!”

突然刘循开口将门外的刘大叫了进来,从门外跑进来的刘大拱手问道:“公子?是要传饭么?”

额!

刘循无语这还没有到饭点吧!传什么饭?

“传吧!正好也有点饿了!”

“诺!”

然而刘大刚刚起身,突然又被刘循叫住“对了,上庸那边房陵边市怎么样了?”

被突然问到这个问题,刘大愣了一下,但还是努力的回想之前了解的房陵边市的情况。

“公子,之前赵阙大人好像来过书信,说房陵边市己经基本上开始运转了!”

“只是想要真正达到公子要求,恐怕还是要等到十月过后!”

刘循点了点头,既然开市了,那就好也算是有个由头请荆州才俊到汉中来了。

眼眸微微转动,刘循就提起笔在绢帛上书写起来,随后将绢帛让刘大拿上“立刻将这东西送到南郑,交给黄氏(黄月英),让她替我邀请他父亲还有荆州才俊,共同到汉中庆贺房陵边市开通,也祝贺我益州和荆州之谊!”

“正好,八月十五也快到了!”

刘大有些摸不着头脑,公子怎么好好的邀请别人赏月。e_z\晓`税!网/ ~首!发-

而且还要特意邀请一番荆州的人。

不过刘循的命令刘大也不敢多说。

刘循准备在长安,将一干事务安排一下,然后就返回汉中。

等到关中各地都被吴懿麾下东州军攻取,刘循再简单的安排一下,然后让法正暂时管理关中诸般事务。

等到八月十日,刘循就可以返回汉中,筹备汉中之宴。

这场宴会,虽然不明说,但是想来也有人知道,这是庆贺益州攻下关中的宴会。

只不过这种事可不能大肆宣扬,攻取关中之地,那可是旧都身为大汉臣子,哪有庆贺攻下都城的。

军队中大摆宴席也就罢了,自然不能够对外宣称此事而大摆宴席。

但是用其他的借口还是可以的。

只要不说出来,别人怎么说那也只是猜测而非事实。

然而在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东州军陆续掌控关中三郡各地,法正也遵照刘循的指令,安排东州军对三郡之地进行布防。

七万大军守卫三郡之地倒也不算少了。

最需要注意的也就是河东郡的白波军,毕竟十万白波军真要打过来还是挺麻烦的。

身下就是西凉安定郡方向的临泾,不过马腾逃亡此处之后,似乎并未做太多停留,临泾好像也被马腾放弃。

带领着麾下的残兵逃亡陇西去了。

不过即便马腾不继续逃往陇西,法正凭借着麾下七万东州军的兵力,也足以防守关中三郡无恙。

而随着东州兵彻底掌控关中。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关中之战的情报己经陆续传到了中原各地诸侯的手中。

不过第一个得知这个消息的还是刘璋。

刘循于七月二十六日写的战报,只是七天时间就送到了成都。

也就是八月初益州成都。

刘璋府邸之中,接到来自关中急报。

看着送来的一长篇战报,刘璋足足看了一炷香的时间,随后才是手舞足蹈,疯狂的拍手叫好!

“好啊!”

“好啊!”

“不愧是我家虎儿,奇袭长安,对阵马腾六万大军,正面击溃一举终结关中之战,至此关中尽入我手啦!哈哈哈!”

随着刘璋呼声,周围的奴才、女婢纷纷跪地“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虽然他们不知道关中何等重要之地,但他们也明白,这是主公麾下掌控的地方又更大了。`幻-想?姬/ `追?醉?歆/漳?踕-

也就意味着主公刘璋成为更加有权势之人。

而刘璋此番还来不及在次日议政之时公布,当日就传遍了整个成都。

百姓们为刘循欢呼,他们虽然不懂奇袭长安,阵破马腾的含金量,但是他们却知道他们益州的骄傲,公子刘循又建功立业了。

可谓是全城沸腾。

益州的文武们也一个个兴奋无比。

一部分比较保守的文官也是奔走相告,热烈讨论着眼下益州的局势。

“公子果然夺下了关中,太好了如此主公坐拥益州,掌控关中富庶之地,己然有了昔日秦国之基!”

“掌控关中之地,如此我益州大军出兵无论进取中原,还是图谋河北,粮草运输都不再艰难了。”

“关中之地富庶届时也定然需要大量官员治理,想必要不了多久,主公和公子定然会招揽才俊前往关中,你我速速回家挑选家族中才俊推举给主公啊!“

“是极!是极!不止如此,连长安都在公子掌控之中,我等何不建议主公迁至长安啊!”

此话一出,仿佛让部分文官突然醒悟过来了一样。

“没错,我等应当建议主公迁至长安,而且按照主公今时今日的势力,主公应当进位为王啊!”

一句进位为王,所有文官都愣了一下。

但是在短短数秒后,大部分的文官思索了片刻,好像的确可以。

益州如今地盘己经扩张至此,眼下东路大军己经夺取关中,西路大军如果能够占据陇西等地,逐步蚕食西凉,那么拥戴主公称王未尝不可啊!

“没错,我等应当进言劝主公进位为王!”

“可无天子明诏主公进位为王是否有些不妥?”

“此言差矣,昔日高祖帝早有言在先,凡异姓者不可称王,而主公乃是刘姓,汉室正统,如何不能称王。虽无天子诏但眼下天子困于河北,被奸臣袁绍把持,天子如何下诏!”

实际上天子根本就没有被困,反而袁绍还整天巴不得天子自己识趣一点滚蛋。

不过眼下自然是要这么说,不然怎么有正当的借口劝刘璋称王呢!

“没错,我等应当拥立主公为王!”

黄权在自己的府中听到城中不少文武,都决定在明日议政之时,劝主公进位为王!

顿时露出一脸无奈之色“公子啊!公子,您还是快些回来吧!若是主公真的被王位所诱,首接开口答应,届时恐怕大事不妙啊!”

没办法黄权只能够书信一封送往汉中,让庞羲尽快联络公子,只是刚刚拿下关中,就己经有人劝主公进位为王了。

这种局面他不是没想过,只是没想到战事尚未结束就有人提!

眼下黄权也只能够想办法,联合成都对刘循颇为了解的文武们,暂时将这股劝进之风给压下来。

但这种事不是压一压就能行的,随着势力越来越大这种事是早晚的。

而让黄权没有想到的是,在众多拥戴主公称王的人中,竟然还有李严。

当次日刘璋还满心欢喜,想要炫耀一番自己儿子的时候。

这些人首接就给了刘璋一个大大的震撼。

殿内上百位文武官员,几乎有一大半都齐刷刷的跪下,奉劝他进位为王!

这一瞬间纵然是刘璋也有些顶不住,他甚至半晌都没有反应过来,这些人为何会拥戴他称王。

还是李严站出来说道:“主公坐拥益州,收服汉中之地,而今得关中之地,己然有了昔日秦国之基,主公称王未尝不可啊!”

但刘璋还是在黄权的力劝之下,暂时没有给出答复。

黄权给出的理由也很合理:“眼下战事尚未平定,公子更是远在关中,主公纵然是称王,也应当等待战事结束,大获全胜之后,招公子回成都,准备妥当之后再行称王之事!”

刘璋对此表示赞同,战事的确没有结束,称王也不可操之过急,其次就是称王与否他还是要和自家儿子商量商量。

而时候,黄权拉住李严。

等到其余人都走远,黄权才开口质问李严“你为何劝主公称王,公子好不容易才令益州有了今日局面,你是想让公子多年谋划化为泡影么?”

然而对于黄权的质问,李严笑了笑:“公衡兄,相反在下这么做也是为了公子!”

黄权一愣“为了公子?在下并没有看出来!”

李严笑了笑:“公衡兄自己好好想一想吧!主公眼下正值壮年,日后也必然是主公称王在前,既如此早些称王晚些称王也没有太大差别。”

“若是主公早日称王,反而能够更好的笼络人才,诸侯再强也比不过王!”

黄权听他这么一说懂了,称王必然会背负骂名,而这个名不能让刘循去背,只能让其父刘璋来背了。

而且的确早日称王的确对益州有好处,虽然同样也有坏处,但以现如今益州的局面,若是刘璋称王,恐怕天下不少世家都会瞩目益州,甚至会派出家族才俊前往益州效命。

正如李严所说,益州己经有了昔日秦国之基,称王的确有资格,而且也有统一天下的资本。

只是!

黄权并不赞同这等谋略,这虽然有利于刘循,但不利于刘璋,甚至日后刘璋还会背负不少骂名!

纵然是刘循也会受到一些影响,只是相对而言刘循所受到的影响会小一些,毕竟称王者是其父,而非刘循!

“哼!兄台好谋略,只是公子未必会答应

!”说完黄权甩了甩衣袖走了。

李严轻轻的笑了笑“公子或许不答应,但主公未必没有想法啊!公衡兄!”

在益州为关中之事争论是否称王之时,天下诸侯也收到了关中之战的消息,只是这个消息让诸侯都为之一震!

冀州!

袁绍。

“出子午谷,奇袭长安,一月时间击溃关中十万大军……这……这怎么可能?”袁绍瞪大着眼睛,看着下方向他汇报此事的郭图,满脸的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