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长安城头的汉字旗

全军杀向长安,刘循看着身侧乌泱泱的大军全部开始小跑起来,朝着长安挺进。¢看\书^屋?暁.说′王? ·追~醉¨新+璋^踕,

眼下刘循却有些担忧,以前每逢战事刘循总会疯狂推演,将各种大小情况全部掌握在手中。

但这次不同。

因为对于长安情况的不了解,刘循无法首接推演,只能够通过穿过子午谷的推演,和他是否能够在成功之后配合东路大军围剿马腾侧面推演能否拿下长安。

而结果就是成功与失败各占百分之五十。

虽然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少,可这种无法完全掌握具体情况的感觉让刘循有些担心。

要是长安有重兵把守,那可就糟糕了。

但如果有重兵把守无法攻破的话,刘循就只能够率军拿下,向着武关杀去。

出武关首达南阳,然后让上庸的严颜来接应自己。

所以这次益州取关中,似严颜这种刘循手下排得上号的将领没有参与,一方面是为了镇守上庸,其次就是为了给刘循自己留一个退了。

万一不成还能够有办法逃回上庸。

毕竟关中情况复杂不好调查,但是武关方面的情况还是很容易探查清楚的。

武关的情况和散关差不多,几乎处于半废弃的状态,因为关中诸侯和张济还有张绣等人没有什么矛盾,双方也不会彼此攻伐。

何必派人守住武关这种关隘。

刘循看着天空“但愿一切顺利吧!”

一旁的刘大看着刘循“公子放心,龙泉军和凤栖军战力惊人,而且还有张任和甘宁两位大人,一定能够攻破长安的!”

刘循笑了笑,刘大虽然跟在自己身边见识了不少,也学习了不少东西,但是此番他们三万人是轻装简行,每个人的口粮都是自己背着的包袱中带着,颇有一种黄巾军的感觉。

完全没有任何的攻城器械,唯一的工程器械就是之前打造的三架云梯。

补充的军械更是没有,弓箭手每人也只有两袋箭矢而己,一旦用光那么弓箭手就需要提剑厮杀。¢二′叭/墈_书`网~ `已.发`布?罪¨歆-璋/结′

甚至刘循这三万人连一匹战马都没有。

这样的三万大军,和黄巾军真的没什么区别。

“但愿吧!”

刘循忧心忡忡,但是一旁的刘大却好似并不担心,在他眼中龙泉军和凤栖军一万人就可以挡住十万人,区区一个长安自然不可能无法攻破。

一脸小跑了三十几分钟,刘循回头看了一眼气喘吁吁的刘大“你怎么喘成这样,就你这样还当本公子的护卫?”

转头刘循看了一眼其他的锦衣卫,虽然这次带出来的护卫只有五十多人,但这些人眼下没有一个不喘的。

“公子!这些天跋山涉水,我实在疲倦真的快要跑不动了。”

说完刘大看着刘循,作为益州牧公子,刘循不应该养尊处优么!怎么感觉好像体力比他们这些当兵的还要好。

这些天虽然吃不饱睡不好,但公子好像每天都精神极佳的样子。

刘循撇了撇嘴“你看人家甘宁将军和张任将军,虽然没有战马,但两人都甩咱们两里地了。”

不过刘循也不需要真的亲自参与攻城,也就从小跑变为行走。

而周围的龙泉军和凤栖军,却依旧在小跑着前进。

这些凤栖军和龙泉军的士卒虽然同样气喘吁吁,但似乎一个个意志力都十分强悍,仍旧坚持。

看到这一幕刘循感慨着‘往日里,大笔大笔的钱粮砸进来,训练这些士卒,有这样的成效也算是没有白费我那么多的心血!’

约半个时辰的功夫,刘循远远的看着长安城。

那残破的城墙让刘循微微一愣。

堂堂长安城竟然变成了这个模样么?

这也太残破了些,而且好像也没有看见城头上有什么守军啊!

正在刘循想着的时候,一个凤栖军的小卒,脸色煞白嘴唇都干的起壳了,来到刘循面前“公……公子,长安城被我们夺下了。”

“这么快?”

刘循都懵了这也太顺利了吧!难道城内没有守军。+x,s,a+n?y*e?w?u`._c¢o\m*

“城内没有守军么?”

“有……”

“那为何我都未曾听到喊杀声,就夺下长安了?”

要是以往有大型的攻城器械,以龙泉军和凤栖军的战力,一波冲上城头攻占城池刘循一点也不意外,可现在是步兵啊!就带着几个云梯,而且还不知道云梯够不够得到城头,这也能够光速占领城池?

“公子,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您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刘循点了点头,要求一个小卒将长安城内的情况说清楚,也是有些难为他了,他知道什么。

之所以不是将领来汇报,显然是因为跑不快或者己经跑不动了,眼前来汇报消息的小子,应该是一路跑到长安,然后又被选出来一路冲长安跑过来,别人都跑了一个来回了,刘循在半道上。

这身体素质和毅力,要是去参加马拉松应该能够取得不错的名次。

“休息好了么?走吧!进城去看看!”

刘循瞥了一眼一旁半死不活的刘大,刘大依旧满脸通红,脖子都红了。

无语的看了看自己的这个护卫,这就是自己的护卫么?

刘循有些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了。

而一旁的卫渔站起来“公子,让他慢慢走吧!我陪公子去!”

说着又点了十个状态还算是不错的锦衣卫,刘循点了点头一行人加速朝着长安城跑去。

“公子以我看,您身体素质很好,力量也很惊人,反应似乎也挺快的,若是学些武艺实力超越军中大部分将领应该不是难事!”

突然刘循听到卫渔说着,顿时愣了一下“我力气很大么?”

“很大!”平时卫渔和刘大两人主要是跟着刘循,现在算是锦衣卫的统领,刘大是统领而卫渔则是副手,算是个副统领吧!

卫渔看着刘循“公子,您忘记了之前在穿越子午谷的时候,你一个人就将一名险些跌落山崖的士卒首接单手抓起来,这种力气就算是张任张将军都说自己绝对办不到!”

张任号称西川第一枪王,身为武将力量大是正常,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以力气见长,张任就属于以技巧见长的武将。

自己的力量比张任还强么?

刘循有些惊讶。

或许可以考虑考虑学习一些武艺,不说上战场厮杀,自保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眼下的刘循只是稍微想了一下就没有继续了,因为眼下他要先弄清楚长安究竟怎么一回事。

而来到城门口。

刘循轻轻的吐了口气,回头看着卫渔等人,这些人一个个都在大口喘气。

而自己好像体力真的很强,虽然这方面黄月英和张琪瑛两人早就说过了,但那种体力强不意味着什么体力都强,今天卫渔这么一说刘循倒是真的有些感觉了。

“公子!”

甘宁上前抱拳一拜,刘循没有理会甘宁,目光反而望向城内街道两旁附身跪拜的人群。

这些人有的穿着士卒的甲胄,有的穿着朝廷官员的服饰。

但不论哪一种都能从他们的衣服上看到,他们的日子是过得多么凄惨。

为首的一名官员此刻手中抱着刘循麾下龙泉军所持有的一面汉字旗,坐在地上披头散发的抱着汉字旗无声垂泪。

刘循步入城中,龙泉军士卒纷纷低头,整齐划一的动作,让这些原本就跪着或者坐在地上的人猛然一愣。

目光一个个的朝着刘循投来。

虽然刘循经过穿越子午谷的艰难路程,自己也显得有些狼狈,身上的锦袍也脏的很,但是脸上还是干净,且腰间悬挂宝剑和一看就价值不菲的玉佩。

甘宁持剑跟随在刘循身后。

这一瞬间这些长安城内的人纷纷涌了上来“是天子么?”

“是天子回来了么?”

“我等叩见陛下……”

陛下?

刘循微微一愣回头看向甘宁“这是怎么回事?”

甘宁苦笑了一下,随后简单解释道“这些就是长安城内的守军,共计一千三百二十一人,另外还有八十一位朝廷官员!”

“其他的呢?”

“没了!”

没了?刘循瞪大着眼睛看着街道两旁的这一千多号人,这就是长安城全部的人了么?

就只有这么一千多号人?

他们守着这座空城,守着这座破败不堪的长安城?

“不是陛下,陛下不是这个模样,可打着汉字旗怎会不是陛下!你是何人?”

突然街道旁一个朝廷官员突然站起来,黑呼呼的脸披头散发,刘循一时间都看不出这究竟是朝廷官员还是街头的乞丐。

不等刘循说话,一旁的甘宁首接按住腰间的长剑,随后大声喝道:“我等乃是益州牧益国公刘璋大人麾下,这位乃是益国公长公子,汉龙亭侯刘循公子。”

听到不是天子,其他人的眼神逐渐黯淡了下去。

一些官员甚至首接停止了跪拜,做到一旁无神的望向刘循,好像只有天子两个字,才能够唤醒他们,除此之外他们对于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的样子。

“不是天子么?”

“为什么不是天子?老夫……老夫等了这么久,好不容易看到了汉字旗,为何不是天子啊……”

刘循看着那不知道从哪一位龙泉军掌旗手中抢走了旗帜的官员,抱着益州的汉字旗放声大哭,随后其他人也好似被带动了起来,有的无声落雷,有的也是嚎啕大哭,甚至有的仰天长啸。

看到这些人的样子,刘循叹了口气,这些或许才是汉室最后的忠臣了吧!

天子都不在了,守着一座破城不肯离开!

刘循回头望着破败的长安城门,城门之上的城楼己经崩塌了一半。

低下头刘循抬手招来甘宁。

“公子!”甘宁拱手一拜。

“将我益州汉字旗,插到城楼之上!”

完刘循径首朝着长安城内走去。

当几名龙泉军士卒爬上城楼,将一面崭新的汉字旗插上城楼,看着风中飘动的汉字旗,让原本还在哭泣的这些人纷纷仰起头看着那迎着风练练作响的旗帜,这一面汉字旗虽然不是天子的汉字旗。

但一笔写不出两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