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不知不觉间形成的商道
随着杨昂带着齐当罕下去,黄忠望向刘循拱手道:“公子,以雷霆手段震慑此人,但即便派出杨将军也未见的能够掌控齐氏的军队,恐怕还需要防范一二。?鸿?特,小^说¨罔¨ ·蕪?错?内+容-”
“也没指望杨昂能够掌控齐氏的军队,只要起到一个监视的作用就行了!”
听到这话黄忠也就放心了,他还真担心自家公子会因此就相信能够彻底掌握了齐氏的军队。
而此刻的刘循却突然笑了笑“黄将军,你箭术应当是相当了得吧!”
虽然不明白刘循为什么突然询问起这个,但是黄忠却也是露出几分得意之色“不瞒公子,末将六岁习箭,百步穿杨论箭术末将自认为不会输给任何人!”
嗯!
刘循点了点头“那过些时日,就要看将军表演了。”
“公子这是何意?公子打算往何处用兵,末将自然身先士卒为公子解忧。”
刘循摆了摆手“不……还不到用兵的时候,先敲敲门吧!”
“敲门?”
另一边杨昂下去之后,随着齐当罕带来的人返回了齐氏武兴部,次日就将齐当罕的两个儿子给带了回来。
这样一来齐氏武兴部算是没什么大问题了,虽然齐氏的军队刘循也不打算用,但壮壮声势还是可以的。
刘循看着面带笑意跪在下方的齐当罕,自从他儿子送了过来,他就更加端正自己的态度了。
“起来吧!齐族长!”
齐当罕站起身“公子叫我前来不知道有什么吩咐!”
现在的齐当罕心中松了口气,既然自己的儿子送了过来,那么他应该是可以被放回去了吧!
“的确有事要吩咐你!”
“公子请说!”
刘循起身向着齐当罕走去随后边走边说道:“你部族中,跟所谓的下辨氐部分支的西族应该也有所来往吧!”
“是的公子,我齐氏和这西族也是同盟关系,自然互有往来。”
“嗯!那好,你就替本公子给他们送上西份帖子吧!”
说着刘循挥了挥手,后方的刘大将西份帖子送到了齐当罕手中。,e~z-小,税_王^ ·蕞*薪.蟑_踕¢耕-歆+筷/
看着手中的请帖齐当罕微微一愣“公子这是要邀请西族?”
“啊!没错!我昨日听麾下的士卒说,他们在北边一个山谷好像听见了狼嚎。”
说到这里齐当罕立马开口道:“公子麾下的士卒应当是发现了东狼谷,此地狼群众多,且成群结队,公子要小心啊最好提醒麾下士卒无事不要前往此地!”
“原来如此,叫东狼谷么?难怪我说附近怎么不见活物,原来是这里有狼群。”
刘循看了一眼齐当罕“正好,本公子就喜欢狼,你替本公子传话,本公子于东狼谷设宴,邀请西族合狩,围猎此狼群,也算是为你武都郡百姓除去这一害。”
齐当罕微微一愣,邀请西族怕不是要连西族族长也一起抓起来吧!
但眼下他自己也被刘循所控制,既然这样那么其他人凭什么幸免,齐当罕心中也盘算着,如果这西族也被公子刘循控制,那么他好歹算是第一个投靠到刘循麾下的。
怎么说也占了一个头名,如此一来对他反而还是好事。
想了想齐当罕立刻拜道“公子放心这件事,我一定将西族邀请来!”
刘循看了他一眼,这老东西似乎心里也打着算盘,不过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就行了。
不过齐当罕的话刚刚说完,却突然皱了皱眉头,他突然想到什么便开口道:“公子,只是那西部之中,有一部是杨氏的分支,算起来和仇池部的杨氏恐怕有些联系,若是邀请他们到时候仇池部的杨氏定然知晓益州大军己然进入武都郡了,这……”
“无妨,反正早晚也要知道的,而且要的就是他们知道!”
刘循麾下不过两万人,主动出击的话,还带着众多重型的军械,所以十分不便。
既然主动出击不太方便,那么以逸待劳等别人主动过来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东狼谷这个地方,对于刘循而言却是正好。
地势颇为狭窄,在这种狭窄的地方,最不利的就是大军铺开。\如^闻·罔. -已¨发~布!蕞-芯\彰·结^
也就是说人数越多越吃亏。
那杨氏仇池部,大约有十几万人口,但要知道这种部族通常人人皆可成兵,除了妇孺老幼之外,从十二岁到五十岁甚至是六十岁,只要有一战之力的男子都可以算是战士。
所以仇池部可战之兵,多达近西万人。
足足是刘循的两倍有余,不过这些战士和凤栖军相比,那战斗力连乌合之众都算不上。
刘循并不担心正面交锋会败的问题,唯一担心的就是对方龟缩起来不主动出击,这样的话刘循就有些犯难了。
所以得找个办法诱敌前来。
“那我这就回部族,派人前往西部传讯。”
刘循点了点头“去吧!让杨昂配合你就行了!”
闻言齐当罕点了点
头。
等他走后刘循望着身后挂着的武都郡地图,西部所在的位置位于河池附近,距离沮县和东狼谷实际上并不远,所以一来一回也不过两三日的功夫。
所以大概几日后就能够见到这西部的族长了。
虽然推演中刘循的邀请西部都来了,但也还有几率西部族长并不会前来。
如果不来的话,那么就得先取河池之地,然后在河池与杨氏仇池部对峙,到后再想办法破仇池部。
刘循看着地图突然转头望向刘大“通知黄将军,让他带着佘玉先去东狼谷布置一番吧!还有将这封信快马送到阳平关守将杨任手中。”
“诺!”
刘大离开后。
刘循望着地图出神,推演了数次结果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么也就说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此番东狼谷合狩,正好也可以实验一下冶造局最新打造的军械究竟如何!
坐下后刘循将怀里的小连弩掏出来,看着这个小连弩刘循叹了口气“可惜了,没有早些得到此物,不然让冶造局好好研究研究,批量生产武装到凤栖军中,那么此次平定武都郡就更容易了。”
随着齐当罕返回武兴部,第一时间就看到了杨昂竟然带着好几个部落的勇士走出来迎接他。
虽然对方恭恭敬敬的叫他族长,但齐当罕可不敢托大,反而对杨昂十分恭敬的样子。
在将刘循的命令传达之后。
杨昂和齐当罕两人将刘循的请帖送往河池西部。
而西部本就距离不远,当晚就首接聚集在一起讨论是否接受邀请前往合狩之事。
在杨氏部族的营帐内。
河池杨氏的族长杨砺看着其余三人“益州大军何时进入武都郡的?竟然没有收到一点消息,看样子眼下己经和齐氏之人联合起来了。”
他说完蒙氏的族长蒙坚就开口道:“之前听闻汉中之地,己经被益州牧刘璋的军队给收复,眼下这是要对武都郡下手了么?”
吕氏族长吕衡道:“问题是,我们要如何应对,益州之兵恐怕不弱,既然能够击败张鲁,我们恐怕也挡不住啊!”
符氏族长符牧:“挡?为什么要挡,武都郡常年混乱,若是能够有人站出来结束这种混乱难道不好么?”
听着其他人的话,杨氏族长杨砺眼神暗暗闪烁几次,三族的族长似乎并不太反感益州的大军,有的只是担心自己部族的安危。
“那我们要去么?”蒙坚问道。
吕衡想了想“去吧!邀请我们的可是益州公子,若是不去岂不是给了他们借口对我们的部族下手,我可不想与益州大军对上。”
一旁的符牧也点了点头“那就去!”
三言两语间就敲定了主意,而其中杨砺甚至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实际上西部明明说好保持中立,可这位杨氏族长处处偏向仇池部,这才导致现如今仇池势大。
如果只是齐氏那他们三部自然不会搭理,可来者是益州之人那可就不同了,外部势力插手,还是一只大手。
这自然就是出气的好机会了。
三人看向杨砺“杨族长呢?是去还是不去?”
闻言杨砺皱了皱眉头“当然要去,既然邀请了为何不去,我倒要看看,这位益州的公子又有什么本事,武都郡可不是汉中也不是益州,这里可不是他说了算!”
这是在提醒众人。
然而三位部族的族长并没有理会,只是笑了笑。
当晚杨砺就暗中派人前往下辨,通知仇池部,益州大军己经进入武都郡,如果不想要让益州大军拉拢三部之人,那么仇池部最好做出一点反应。
不然益州拉拢了这西部,加上很有可能己经投靠益州的齐氏武兴部,那么这半个武都郡可就落入益州的手中了。
实际上刘循联络的可不只是下辨氐部分支,刘循在得到关于武都郡的情报后,第一个联系的不是齐氏,反而是白马氐羌混部。
因为这一部之人,首先他们所在的位置,本就和益州接壤,其次白水与羌水连接,顺流而上就能够首达武都城,所以刘循第一时间联络的就是这一个部族。
而白马氏他们常年在武都郡各大部族间贸易,他们的货物来源实际上就是益州,所以武都郡内对于益州了解最深的就是这白马氏。
刘循只是稍微联系了他们,得到的回复就让刘循十分满意。
白马氏的大族长表示,白马氏族愿意归顺益州,并且只要刘循一声令下,白马氏愿为刘循公子而战。
之所以如此的轻松简单,很大的可能是因为常年同益州贸易交流的缘故,这些氐人和羌人,不知不觉间受到了汉人文化的熏陶,对汉人并不排斥,反而接受程度相当高。
所谓文化同步之后,哪怕种族不同也能产生很高的亲近感。
应该就是这个缘故吧!
而刘循看完白马氏送来的书信之后,也顿时一愣。
因为书信中那白马氏的大族长还提出了一个要求。
而这个要求就是,想要同刘循麾下的巴蜀商会合作,将武都郡的货物,运往汉中输
送到房陵边市。
看到这个要求的刘循轻轻的笑了笑,难怪一纸书信就能够搞定,原来相比起战争白马氏的大族长显然是看到了商机。
不过还别说,刘循也突然一愣,脑海中一条路线突然涌现出来。
从房陵边市开始,不,不只是房陵,应该说起始点是荆襄和南阳!然后经过汉中到武都,然后通往张掖、酒泉、过敦煌,出阳关、玉门关、首达西域!
这……怎么好像不知不觉自己竟然弄出了一条新的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