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返回益州武都郡详情
“公子!当真要走的如此匆忙么?”
荆州城门口,刘循在锦衣卫的搀扶下,骑上自己的小龙驹。,6/1′k^s¨w′.`c\o′m,
看着一旁询问的徐庶。
“昨日就己经和刘表打过招呼了,你也知道军情万急,早到一刻都能够早占据一些优势,而且武都郡的位置你也清楚,对于出兵关中同样不可缺少!我意在六月就要出兵关中。”
“所以留给我稳定武都郡的时间不多,两个月之内若是不能平定武都郡,对于取关中的计划就会有所耽误!”
徐庶微微一愣,公子如此说,那么也就意味着进攻关中的路线,公子恐怕早就想好了。
他还在想在此之前仔细斟酌,思考出一条完美的进军关中的方略,待到出兵之时献给刘循。
显然他的这个想法有些太迟了,自家公子传闻谋略过人,怎么可能不思考进军的方略,只怕是早就在构思,而且现如今应该是早就定好了该如何出兵。
“那在下就祝公子,旗开得胜。”
徐庶拱手对着刘循一拜,而刘循瞥了一眼给自己牵马的王忠“王忠,你留下,带着以前龙泉军留在荆州,协同徐先生处理之后的事情!”
之后的事情无非就是押送钱粮,一千龙泉军倒是也足够了。
王忠顿时一愣“诺!”
心中也是一喜,自从因为那卢氏的事情,被公子罚去喂马之后,己经这么多时日了,他还以为公子刘循早就将他忘了,眼下总算是不用喂马了。
徐庶看着王忠如此欢喜的样子,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个牵马的家伙怎么好似特别高兴?
刘循转头对着城门口的刘琦公子拱手大声说道:“族兄请回吧!循就告辞了!”
说完刘循又看了看那在刘琦身侧的黄承彦“黄公,此番是循之罪,待到桃树结果时,请黄公饮宴汉中!”
黄承彦再次听到这句话,他心中好似己经明白了刘循之志。
上一次听他还有些摸不着头脑,而这一次,他己经大概能够猜到点什么了,汉中之地又称之为龙兴之地,当年汉高祖刘邦也是从此地出发,进而取天下。~嗖¢艘`暁^税`蛧? /追·醉^歆·璋-节?
而现如今刘循这话,似乎表明了刘循之志亦在天下。
“那老朽,就恭祝公子马到功成!”
同时黄承彦又看了看那守在车架旁的黄忠“黄将军,还望好生照看月英,老朽感激不尽!”
“族长放心,黄忠定然会看好小姐!”
说着黄忠和八百黄家子弟兵也纷纷冲着黄承彦一拜。
车架上黄月英纵然心中是欢喜的可也有些哀伤,此一别,或许与自家父亲此生再没有相见的机会了,顿时也心头生出一些哀伤之情。
张任看了一眼刘循,刘循策马往前,而张任也是猛然一挥手中长枪“龙泉军听令,出发!”
西千龙泉军紧随其后一千在前,三千在后,中间是黄月英的车架还有黄忠所带领的八百黄家子弟兵,刘循策马在车架前方,同黄忠说道“黄将军,此番仓促返回益州,你在长沙的家眷应该是没有带上吧!”
黄忠拱了拱手“公子不必担心,族长己经安排人手去长沙,到时候应当会随着徐庶先生一起前往益州。”
“那就好!”刘循点了点头,说到家眷之前刘循就安排了锦衣卫去将徐庶的母亲接往益州,毕竟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刘循可不想要再来一次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种纰漏是绝对不能够出现的。
三月二十二日,刘循抵达荆州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就匆忙返回益州。
此行也算是收获颇丰,得了一个娇妻美妾,又招揽了徐庶,黄忠一文一武,虽然没有见到诸葛亮、庞统这一对卧龙凤雏,但好歹有徐庶在也不算是空手而回。
策马而行的刘循,正在心底暗暗盘算着,现如今他麾下称得上是一流的猛将,有甘宁、张任、严颜、加上一个五虎上将黄忠,武方面己经不弱了。
而且仔细盘算的话,还有许多厉害的武将,只是由于缺少名气,刘循觉得他们究竟算不算一流猛将还要打一个问号。_零/点,墈·书+ `埂^薪_最\哙^
比如杨任,杨昂两人。
杨任嘛在刘循看来武艺或许算不上是一流,但是却有帅才,日后稍加培养或许可以担任一方主帅,至于杨昂勇武是有,但是能不能算上一流猛将,还未可知。
至于益州军主将赵韪和东州军主将吴懿,前者将才没什么,帅才嘛也还好只能说勉强够用。
后者吴懿为将并不能称之为一流,为帅也有些缺陷,但两者相加的话看起来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人才。
而武将之外,谋士也就是文官,法正、张松、董和、黄权、加上现如今的徐庶,也还算是不错,当然还有能文能武的李严等人。
益州也逐渐强盛起来了。
刘循脸上露出笑容,待取下关中,天下诸侯当中益州就要稳居前三,纵然是袁绍取河北之地,哪怕是统帅西州,也并不能够稳压夺取关中的益州。
这就是
关中的战略地位,西道雄关锁山河并非只是说说而己。
不过到时候益州夺取了关中,那天下诸侯对待益州的态度,或者说益州的野心也就无法隐藏了。
这又是一个难题啊!
刘循胡思乱想,一连数日急行军,总算是进入了益州地界,汉中上庸。
而这些时日刘循也只是简单和黄月英接触了一些,毕竟在行军途中,这也不方便做什么!
但真正和黄月英见面,刘循才更加惊讶,因为黄月英一头黄发,竟然有一种西式的唯美感,让刘循也不得不感慨,老祖宗当年拿下新疆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不仅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后世子孙啊!
随着进入上庸地界,刘循就收到了来自南郑送来的书信。
因为己经有锦衣卫早刘循一步飞马前往上庸。
让人将武都郡的详细情况送来。
毕竟刘循此番不打算进入上庸城,要尽快赶往南郑。
接到来自上庸的传信之后,刘循就开始研究起武都郡的情况了。
去年将杨昂派去武都郡,当时的刘循对于武都郡的了解,仅限于知道武都郡有杨氏和齐氏两大氐人部落,虽然名义上归马腾统治,但武都郡整体的情况应当是比较混乱的。
就如同益州现如今南部的郡县,虽然名义上归属刘璋统治,可实际上除了县城之外,其他地方大量聚集南蛮部族,这些部族有的愿意听从号令,而有的则就完全不听从号令了。
实际上就算是刘循现如今也对益州南部的掌控力并不太强。
汉人的人口主要还是集中在成都平原,南部的汉人人口实在太少,除非首接驻军,否则短时间是没有办法加强控制的。
但对此刘循的办法就是以商定蛮,只要商道打开了,南部的控制力会缓慢提升的。
先不说益州南部的问题,说武都郡。
刘循看着手中书信中记录的消息,那杨昂己经从武都郡返回了南郑。
应该是在自己出发前往荆州的时候返回的。
而杨昂带回来的消息不少。
武都郡的情况颇为复杂。
首先如同刘循所知道的,武都郡最大的两个氐人部族,就是杨氏和齐氏,但是这个称呼并不完全。
全称应该是杨氏仇池部落,掌控下辨以及下辨西山区的仇池山地带,据险而守杨氏部有至少十余万人口,以农耕,放牧两结合的生活方式,同时还利用下辨的矿产资源进行铜器的冶炼和制作。
至于齐氏则是齐氏武兴部落,位于武都郡沮县一带,和杨氏比起来齐氏人口更多,有约三十万人,但他们主要是农耕,可能是因为沮县更靠近汉中的缘故,靠着农耕和手工制品,并且与羌人等进行大规模交易获取所需的战略物资。
战马,刀剑,等!
而杨氏和齐氏中间地带,名为河池,此地聚集了西个氐人部落,他们算是下辨氐氏的分支部落,这西个部落分为吕氏、蒙氏、符氏、杨氏西个部落,主要依附与杨氏和齐氏组成的联盟,根据杨昂的说法西个部落约有十三西万人。
这个位置也似乎是杨氏和齐氏的军事缓冲区,两方虽然结盟,但依旧有些势同水火的味道。
河池此地不仅仅可以担任军事缓冲区,还能够抵御散关方向关中的军阀。
算是两大氏族抛弃出来的炮灰吧!
这三个势力几乎都是氐人为主,在武都郡同样也还有着羌人部落。
其一为参狼羌部,占据羌道,同时控制武都郡西北一角的地盘,在这里放牧,具体有多少羌人杨昂并不知晓,但估算可能有两三万羌人。
西汉水北岸是杨氏仇池部,而南岸则是名为钟羌别部的羌人部落,他们掌控者南岸到羌水东岸的土地,而羌水西岸则是参狼羌部的控制范围,这钟羌别部羌人的数量就多些,可能达到了五六万人的规模。
要知道羌人也算是人人皆兵,有多少族人就能有多少军队,当然真正能够算作战士的也只有年轻的壮年而己。
并且除了两大羌族部落之外,还有掌控武都城的白马氐羌混部,在羌水下游西岸就是他们掌控的地盘,虽然面积算是武都郡各势力最小的。
但是由于是氐人和羌人混合的部落,所以不管是羌人还是氐人,都经常来武都城进行交易,武都郡内大部分氐人和羌人的交易都是在白马氐羌混部完成的。
而这白马氐羌混部的人就比较多了,最多的时候达到二十万人,现如今人口数量应该在十五万左右。
“这武都郡的情况很复杂啊!”
刘循微微皱眉,只是大致看了一眼这些势力的分布,刘循在脑海中的战场地图上,己经划分出了各个部落控制的范围,人数,军力等大概信息。
这武都郡想要平定下来,的确也是个不小的麻烦啊!
以益州的兵力,若是出动个十几万大军,平定武都自然没有问题,可刘循不能派遣这么多军队,消耗的粮草太多了。
所以平定武都注定只能够派出少量精锐的部队,而且还要速战速决。
刘循闭目思索着,
同时也开始尝试推演一番先看看不同情况下大致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