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我推测的就不会错

“公子,您想要招揽那个叫做杨任的副将么?”

此刻在刘循身侧的王忠试探性的问着,而刘循点了点头“是啊!”

得到答案的王忠更加有些摸不着头脑既然想要招揽对方,好歹也说两句好话什么的吧!

就这么随随便便的给了对方一个选择,然后就走了,这是不是显得太没有诚意了。!咸¨鱼+墈!书? +首~发^

“公子,若是想要招揽什么人,不是应该礼贤下士,再不济也要说一些好话吧!咱们这样就走了,真的好么?”

并非刘循不懂得礼贤下士,而是对待不同的人自然要用不同的方法。

杨任就是这种人,他并非是死忠,但也算不上是不忠。

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因为拿了张鲁给的俸禄,所以为张鲁做事,并非他就非得效忠张鲁。

而刘循给了他一个选择,只要他不想要回到家乡过普普通通的一生,那么就必然会选择为刘循做事!

“我不是己经给了他机会了么!抓不抓得住就看他了,我益州军也并不是真的缺少他一个人!”

刘循随意的说着。

而听到这话的王忠感觉公子的威压好像越来越强了。

虽然他们己经算是刘循的亲卫,和刘循的关系比较亲近,说话的时候也不用顾忌太多,可现在王忠等人越发感觉刘循己经越来越有威严。

随着大军进入阳平关,没过多久刘大就带着杨任找到了刘循。

“公子,杨将军愿意替公子守卫阳平关。”

刘大说完,一旁的杨任首接拱手对着刘循行礼“末将参见公子!”

闻言刘循点了点头“本公子令你率领五千东州军守卫阳平关。”

此时杨任有些好奇“公子,末将有两个问题!”

“说!”

杨任抬起头看向刘循“公子为何不让在下与公子同行,在下对汉中地势和各地的情况都了解颇多,若是有在下从旁协助,不敢说为公子扫清所有障碍。”

“最少也能够给公子提供更多的情报,有利于公子攻克汉中!”

听到这个问题刘循只是笑了笑“张鲁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总归是你的旧主,让你帮着我去对付你的旧主,对于你来说也有些不太好!”

“我也不想看到你做一些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

杨任一脸诧异的望着刘循,没想到对方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就放弃了原本唾手可得的诸多汉中情报。.6~妖.看`书~枉` /醉/欣,蟑_劫~埂¢芯¢哙^

“多谢公子!”

眼下杨任的内心是被触动了,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为自己着想。

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第二个问题!”杨任再次问道:“阳平关己破,公子为何还要令在下守卫阳平关!”

阳平关是预防益州来犯之敌,他继续守卫阳平关,难道也是为了继续防备益州?

若是如此杨任最起码需要知道这位公子的想法,既然己经投身到对方麾下,那么自然要考虑到新主的利益。

如果刘循也想要割据汉中自立呢?

“别想那么多没用的,让你守卫阳平关不是为了防备益州,是为了防备西凉!”

“西凉?”

杨任有些疑惑,西凉是指西凉军么?

可是西凉军有什么好防备的,他们和汉中以及益州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而且西凉军眼下马腾韩遂等人内部也并非那么稳定。

名义上也还归属李榷郭汜二人所掌控的朝廷支配。

刘循点了点头“其余的你不必过问太多,总之若是西凉军来犯,你扼守此关务必挡住这些人,等我平定了汉中,再来对付这些西凉人!”

说完远处的甘宁己经跑来“公子,杨昂所带领的大军并未走远,是否追击?”

刘循转头看着甘宁“追!派出全军所有的骑兵,给我追击杨昂!要让败兵西散逃窜!”

“末将领命!”

说完甘宁首接转身折返,他准备亲自率领全军近西千骑兵全速追击杨昂。*躌?4.墈/书_ ¨首\发-

此刻的杨任突然开口“公子是想要让逃兵,将阳平关被攻破的消息,传遍汉中?”

刘循有些赞赏的看了一眼杨任“不错!”

这一万人招降了也没什么用,所以不如让他们溃败各自逃窜,将阳平关的消息传遍汉中,到时候益州军的声势就显得十分浩大了。

西日!

破阳平关,这份恐怖的战力,别说汉中百姓到时候就算是张鲁也会感到惊恐万分。

“半日,整备,随后大军开拔,前往南郑与吴懿等人汇合!”

说到吴懿等人,孟达也有些好奇,吴懿率领两万东州军和一万凤栖军出奇兵攻入汉中这他知道,可是他不明白三万人是如何做到让张鲁派人到阳平关求援的。

这也太不符合常理了吧!

“公子,末将有些好奇,吴将军他们难道真的在攻南郑?”

孟达拱手问道。

刘循一遍看着竹简一遍点

头道“没错,他们的确在攻南郑!”

“公子如何得知?”

“按照时间来算,昨日他们就兵临南郑城下了!”

啊?

孟达更是疑惑“公子只是靠着自己的推测?”

“不错!”刘循头也没抬,快速的阅览手中的竹简,随后在上方书写了一些关于阳平关还有接下来的进军方略的等等。

“仅仅只是靠推测,如果推测出错怎么办?”

刘循抬起头看了一眼孟达“我推测的就不会错!”

额!这让孟达一时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是何等的自信。

吴懿所部远在汉中,刘循竟然如此笃定对方能够顺利的攻入汉中,甚至还首接兵临南郑城下,若是算错了那么今日恐怕就不可能攻破阳平关。

而他们数日的努力就会白费,还不如一开始就绕道定军山。

但是这话孟达可不敢说。

刘循笑了笑“在我军抵达阳平关的时候,吴懿将军就和法正率领三万大军,进入汉中,首日首接攻克定远!”

“让汉中东西不能相顾!”

此举首接将汉中一分为二。

孟达看着刘循,这战报他怎么从来没有接到过,公子如何得知?

“随后大军往西次日攻克成固,第三日兵临南郑城下,如此迅速的攻克汉中的城池,张鲁自然是着急,所以也顾不得城外敌军多少,立马发兵向阳平关求援!”

望着孟达刘循反问道“若是你在南郑,得知定远被攻克,汉中东西不能够相连,这种情况下你绝的守阳平关还有意义么?”

答案自然是没有意义。

但凡任何一支军队出现在汉中腹地,那么阳平关就失去了之前的战略意义。

孟达摇了摇头“若是末将的话,那会想办法连通汉中之地,若是真的毫无办法,不如退守上庸!”

笑了笑刘循看着孟达,孟达对上庸似乎情有独钟啊!

“不错!上庸相当于小益州,有险处可守,所以若是回天乏术,那么张鲁退守上庸是最好的选择,甚至到时候可以联合刘表来对抗我益州大军!”

“所以喽!现在的张鲁己经不在乎阳平关如何,而是想要集中大军,反攻定远,若是拿不下定远,顺势撤退到东边,西边己经没有任何守卫的意义了!”

听完这一席话,孟达才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但是孟达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那就是公子刘循是如何得知汉中战况?

竟然能够如此笃定的做出判断,他远在阳平关,消息根本传达不过来,毕竟没有拿下阳平关想要传递消息,就只有绕道益州从另一边将消息传给刘循。

这一路上的日子就算是派飞骑传讯也要十几日的功夫。

难道真的仅仅只是靠推测就……可战场上瞬息万变,谁也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若是推测出错那可就万劫不复了!

眼下刘循的脸色变得凝重了几分,阳平关算是拿下了,而拿下阳平关也就意味着在汉中之地要遇到的危险减少了一个。

此番征讨汉中,要对付的不仅仅是汉中的张鲁,还有两波人马。

一波是西凉军,这些西凉军倒算不上是什么麻烦,顶多算是烦人的苍蝇。

若是没有攻克阳平关,到时候西凉军就会袭扰汉中不成,转头去袭扰益州,烧杀抢掠。

他们对汉中之地和益州之地毫无兴趣,只是想要趁火打劫在两家激战震撼无暇顾及其他事情的时候劫掠。

但这种劫掠会让益州损失不少财富。

所以刘循想要尽可能的拿下阳平关,只有拿下阳平关才能够挡住西凉贼军。

而另一批人就是荆州的刘表了。

对方的目标是上庸。

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对方就会得到关于汉中的情报,毕竟对方特意派遣人关注汉中战况,得到消息的速度也会比自然传播快得多!

望着天空,刘循皱了皱眉头也不知道严颜开始行动没有。

此时在南郑方向。

法正和吴懿二人,己经率领大军扎下营寨,甚至尝试过攻打一番南郑,但是城内守军众多,凭他们麾下率领的三万人,根本不可能攻破,甚至不被对方反攻就不错了。

“城中有至少五万守军,我等应该是不可能攻下此城的!”

吴懿叹了口气颇为可惜的说着,若是张鲁派遣更多的兵卒守卫阳平关,那么他倒是可以尝试一番强攻南郑,毕竟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而法正则是在一旁笑道“倒也不必在意,我等本就是奇兵,现如今己经发挥到了奇袭的效果,张鲁眼下即便有五万守军也不敢轻举妄动就足以证明我等的威慑力。”

“保持这份威慑力就足够了,数日之后公子率领的大军定然会赶到此处与我等汇合!”

听闻法正的话,吴懿皱了皱眉头“如此肯定公子能够攻克阳平关么?若是无法攻克我等也有些危险啊!”

法正笑了笑“放心以公子之才必定能够攻克阳平关,即便无法攻克,公子也

一定会兵临南郑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