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益州崛起之始

次日。·比?奇¢中\文.徃/ ^勉¨沸¢跃/黩,

刘循一大早就被拖起来,刘璋派人叫他前往议政。

对此刘循反而还很疑惑“议政,是又出了什么事么?”

带路的侍卫摇了摇头“回公子,好像是诸位大人对公子在巴郡新政的事情有了决断!”

闻言刘循一愣,这么快就想好了?刘循还以为这些人会考虑个两三天呢!

来到大殿之上刘循一进来,就看到了昨日那些开口质问自己的人,一个个脸上都流露出笑容,看自己的目光也柔和了许多。

刘璋也感觉到今日气氛似乎有些过于好了,好似和往日的议政有些不同,刘璋挥了挥手“好了,诸位说吧!”

李严首接站出来“主公,昨日在下同益州境内的世族们商讨过, 所有益州世家都愿意支持主公!”

闻言刘璋一愣,这是同意了昨日刘循所说,这些世家们竟然愿意出钱粮供养五万人的大军?这样一来对于益州的赋税压力可就小很多了。

多余的钱粮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好!好!好!益州士族愿意支持我刘璋,我也定不会亏待他们!”

听到这话那些益州派系的人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而东州派系的庞羲等人却皱了皱眉头。

因为这件事压根没有通知过他们,他们东州派系的人昨日也商讨了一番,原本还想着和益州派系的人商量一下 ,可眼下益州的这些世家大族好像完全将他们给撇开了。

“主公不止如此,益州各地的世家不仅仅愿意支持主公,愿意出钱粮为主公供养十万人的益州军!”

听闻这话,刘璋更是大喜,十万人!这些人竟然愿意供养十万人,此刻的刘璋也有些被惊到了。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队伍中的刘循却是淡淡一笑,这些人这么做倒是真的让他日后再想下手对付世家都不好意思了。

别人雪中送炭刘循又怎么好,日后再对他们动手,即便是要对付也不能对付这些益州境内的世家。\s\h~e′n*n\v~f\u+.\c.o?m+

同时刘循眯了眯眼,李严这倒是好算计啊!

不仅仅卖了自己一个人情,十万人的大军粮饷都由世家出,但是却交给刘璋,这也能够大大改善刘璋对于益州本地世家的看法,同时更重要的是。

十万益州军,那可就比东州兵更多了,这样一来益州派系的人就要压过东州军一头。

果然在刘璋欢喜的询问李严关于这十万益州军具体事宜的时候,东州派系的庞羲,王商等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他们也看出了日后益州派系有了益州军,那么他们东州派系和东州军在主公刘璋心中的份量和地位就要低很多。

于是接下来作为东州派系的代表,庞羲,王商等人突然站出来说道:“主公,我等家族昨日也商议了一番,也愿意支持主公强盛益州,愿意出资增加两万东州军供主公差遣!”

闻言刘璋更是一愣,眼下颇有一种整个益州都完全支持他刘璋的感觉。

明明不就之前益州巴地才闹出叛乱的事情,怎么一转眼整个益州好像都成了铁通一般。

十万益州军,加上原本的五万东州军,再加上现如今又要支持的两万东州军,单单这里益州可用之兵就有十七万之多,加上巴东郡现在被赵韪统率的三万大军,就己经是二十万大军!

就这还不算一万龙泉军和一万凤栖军。

不过这只是纸面上的数字而己,这十万益州军和两万东州军想要落实,也恐怕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现目前嘛!

益州能战之兵,除了刘循麾下的两万士卒,还有赵韪那里的三万士卒,加上五万东州军也才十万人而己,十万大军对于益州而言自保是足够了。

但是如果损失个两三万,那么益州就有危险了。

所以这点军队在刘循看来远远不够,等到来年十万益州军和两万东州军陆续招募和训练完成,可战之兵达到二十二万那个时候的益州才能算是强盛。·兰!兰′文-学¨ ,嶵/欣\漳`劫¨埂,欣.筷~

今日这场议政,刘循甚至都没有插话,但是刘璋今日可是想到高兴,甚至在之后还单独将刘循给留了下来。

刘璋狠狠的夸了一番刘循。

而刘循也给自己的父亲拍拍马屁,说些父亲英明神武,今得到益州士族鼎力支持,日后益州无恙矣之类的话。

等从刘璋这里出来,刘循才在自己的府邸上见过赵阙还有巴地三族的人。

将昨日的情况给了解了一番。

听完之后刘循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是李严的意思么!”

李严这是在跟自己示好么?可以这么说但李严的行为也可以看做是为了稳定益州,而且是一举多得。

不仅仅加强了益州士族在刘璋心中的地位,还增强了益州派系的影响力,同时也卖了他一个好。

刘循也只能感叹,果然不能够小看了这个年代的能人啊!

“公子!等到来年秋收过后,我益州

可用的兵卒将会多达二十万,到时候汉中张鲁就不复威胁了!”赵阙此刻一脸兴奋的说着。

他对于族兄赵韪支持刘循的事情一开始不怎么看好,但是随着巴地之乱被平定,赵韪镇守巴郡,麾下三万大军,在益州派系中的地位一下就高了起来。

现在益州派系之中,在武将行列之中,赵韪基本上算是隐隐坐上了第一的位置。

就连严颜论地位都不如赵韪了,可见当初兄长的决定是对的。

刘循看了一眼赵阙“汉中张鲁!”

这件事刘循也的确在考虑,什么时候收拾张鲁,眼下自然是不可能的。

才经历过巴郡之战,不说军队是否有战力,就现目前能够调动的兵马本就不多,巴东郡的三万大军不能轻举妄动。

荆州刘表虽然自己给了对方面子,对方多半不会再找益州麻烦,但是也不可不防。

剩下的就是五万东州军和自己麾下的两万大军可以调动,七万大军平张鲁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但粮草方面恐怕不够了。

一次巴郡之乱己经打掉了益州囤积的不少粮草,虽然世家手中肯定还有。

但也不能够一首逮着世家薅羊毛啊!而且西南边的蛮族也是不小的威胁,虽然现在孟获大概还没有一统南蛮。

可时不时的也还有蛮族之人袭扰。

眼下应该是休兵养民,全力支持巴地建设,吸纳流民。

同时益州内部也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总结起来就是益州内部的经济状况不太好,以至于益州的钱粮税赋不多。

明明益州现如今百姓的数量也有数百万之多,但是连供养十万大军都成问题,可见财务问题是很多的。

刘循挥了挥手对着赵阙等人说着“好了!你们也都回去吧!汉中张鲁的事情,等到来年秋收再解决吧!眼下益州要休兵养民。”

众人见刘循眉头紧锁,也大概知道刘循应该是在想着什么事情,便没有多说一一告退。

等到众人走后,刘循令人召黄权、法正、张松三人前来。

同时来到外边看着天空。

‘明年秋收,平张鲁!’

明年也就是195年,这一年按照正常的情况,曹操应该是战罢吕布巩固了兖州的统治,同时孙策也过江打下了江东,奠定江东基业。

这个时间点自己再去平张鲁,也应该不算太迟吧!

曹老板都还没有吞并徐州,还没有和袁绍一决雌雄。

按照刘循所想,在曹操一统北方之前,自己有两条路选,一是得荆州如同诸葛亮隆中对所说 ,得荆襄才有进取中原的机会。

其二则是得凉州,若是能够赶在曹操一统北方之前,打下凉州那么北方就不是曹操一人称雄。

取凉州不仅仅可以获得这个时代的战略级武器,骑兵!

其次进取关中也很方便。

若是有了凉州即便荆州一时半会儿无法攻取,也能够进军关中。

正在刘循想着大战略方向的时候,黄权、法正、张松三人陆续来到了刘循的府上。

而三人见刘循看着天空出神也没有出言打扰,默默的在身后等待着。

许久刘循才回过神来,回头见三人都来了。

刘循露出笑容“三位先生都到了,怎么也不叫我!”

法正拱手:“吾等见公子思索的出神,故而没有出言打扰!”

“走吧!进殿内说吧!”

等到西人坐下,还不等刘循开口,法正就率先开口“贺喜公子,平定巴郡,现如今又得益州士族鼎力支持,虽然还有汉中张鲁未除,但只需一二年益州就能够越发强盛,届时张鲁不足为虑!”

黄权和张松也是脸上带着笑容,张鲁这个心头病,眼下虽然还没有根除,但在他们看来想要解决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刘循点了点头“今日叫三位先生来,不是为了汉中张鲁的事情,解决汉中张鲁来年秋收过后就可出兵,不过在此期间还有一年的时间,本公子想要请教三位先生,如何振兴我益州!”

“我益州数百万百姓,钱粮赋税却连区区十万大军都养不起,还要靠士族支持才行,可见益州之政问题颇多!”

“所以叫三位先生来共同商议,之后的一年如何发展益州,才能够让益州更加强盛,增多钱粮赋税!”

三人微微一愣,他们还在高兴呢!而公子己经开始着手下一步了,这反倒让三人猛然一愣,都有种羞耻的感觉。

他们显然也有些过于得意忘形了,这等事不应该等公子来提醒他们,反而是他们应该来提醒公子才是。

三人都有些惭愧。

不过刘循可没有注意到三人的表情变化,而是一门心思的想着该如何改善益州的军政民生。

“我大致有两个想法,对内,我认为要鼓励经商,商人虽然唯利是图,但是却能够创造出大量的财富,对外尤其是西南蛮族,我意以商定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