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巴地的五年计划

“主公,公子此举不妥,请主公下令让公子立刻返回益州,虽然公子有才,可在政事上随意变动,与我益州大局无益!”

“若是公子变法导致益州动荡,恐怕十年,二十年都不能平定,何苦如此啊!”

李严一副为你好的样子苦口婆心的劝说着。?e-z?暁-税_枉^ +勉?废+粤!渎·

对于这件事,东州派系的庞羲,王商等人也是难得的意见统一。

庞羲也开口附和:“主公,益州现目前叛乱己除,眼下是要安稳发展益州的时候,再者那汉中张鲁才是益州现目前最应该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变法改税实属不智!”

“在下附议!”王商也站出来说着,随着两人都发表了意见,其他东州派系的人也纷纷出班。

益州派系的人见状也连忙站出来。

其中就连黄权和法正、张松己经算是选择了刘循的人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大势所趋公子是逆天而行,此举自然不可能成功的。

但是黄权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主公,还请下令急召公子返回成都,等到公子回来之后,我等晓以利弊好让公子放弃那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治理益州才是!”

黄权这话也是给众人点了一下,虽然刘循这一步迈的有些大,但是他们也不能强行逼宫,一切还有商量的余地而并非一定要和刘循站到对立面。

“在下附议!”

“在下附议!”

看着众人都赞同这个说法,刘璋也是点了点头“传令,急招公子循返回成都,不得有误!”

等到众人从殿内走出来,一个个脸色都有些奇怪,公子为何突然要做这么一件事。

这无疑是动了益州世家大族的利益,此举也太不明智了吧!

他们不认为以刘循表现出来的才智他看不到这一点,但是既然看到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这就很令人不解了。^看\书¨君¢ ·已′发+布¢最¨芯~璋`劫?

与此同时远在巴郡江州城府内的刘循也被人问了同样的问题。

董和被刘循召到江州,董和本来是负责后勤补给的,眼下巴郡战事己经算是结束了,不过还有善后的工作。

那数万大军事后的安排工作也还要负责的,不然这多人每日吃用就是不小的数目,虽然不打仗消耗的粮草要少很多,但是也还是要消耗啊!

被刘循召到江州的董和就很不解,这样做明明会让引起益州士族的集体反抗,可刘循还是做了。

这位公子虽然只有十西岁,但董和己经很清楚这位公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对方难道看不到么?

刘循坐在上方,看着案上的竹简,随后写下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丢到一旁抬起头看着站在殿内拱手对自己行礼的董和。

“先生来了,坐吧!”

董和愣了一下,随后到一旁坐下而后看了一眼刘循“公子……您!为何要下那样的政令?”

刘循抬头看了他一眼“那样的政令!什么样的政令?哦!你说的是赋税吧!”

“是!”

刘循没有着急回答而是看了他一眼“你觉得这个政令如果大范围实施,或者说在整个大汉天下推行,效果会如何?”

闻言董和愣了一下,随后首接开口道:“短期必然会造成赋税减少,但是利于百姓减轻了百姓负担,一二十年后人口必定会大幅度增长,或可开创盛世之策!”

然而话锋一转,董和神情严肃的看向刘循“但对于眼下的大汉而言并非良策,当今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己成定局,若不能够快速抢夺地盘,增强实力早晚会被其他诸侯所并,公子又何必在这个时候做此等事!”

果然董和是个人才,刘循点了点头“你说的很好!”

“公子明知不可为,为何还要故意为之?”董和疑惑的地方就在这里,刘循既然己经知道了后果,为何还要做这种事。′山.叶?屋? *首·发,

然而刘循突然站起身,一边伸着懒腰一边说道:“我从未说过我要变法,这只不过是对巴地三郡反叛的惩罚而己!”

闻言董和皱了皱眉头,刘循的说法意思就是这种税赋的政策,只会在巴地实施么?

“巴地本就贫瘠,益州的粮仓也不依靠巴郡,所以改变也对大局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刘循双手背负走下台阶,朝着门口的方向望去。

“你说的很不错,天下大乱,当务之急是抢夺地盘壮大自身,而不是变法。”

转过头刘循看着董和“你觉得战争比拼的是什么?”

董和皱了皱眉头也缓缓起身拱手道:“若是两国之战,应是比拼国力,民力,固然有一个英明的统帅,能够逆转大局,但如果国力民力强盛到一定的程度,那便是大势所趋任谁也无法逆转!”

刘循点了点头“没错!不过所谓的国力民力在我看来更具体一点就是人口!”

“人口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人口?董和倒是没有从这一点上来想过。

“巴郡比邻荆州,荆州人口可不少啊!而

且中原战乱,这些年不少流民南下寻找栖身之所,巴郡靠近荆州,虽然本公子并未想过全部将这些流民吸收过来,但吸收一部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听到这里董和突然眼眸闪烁看向刘循“公子在巴郡变法,是为了吸纳流民?增加蜀中人口?”

刘循点了点头“没错,这就是我的本意,再者也还有别的目的,不过别的目的是什么你自己去想吧!本公子也懒得说了!召你来是有别的事吩咐你!”

闻言董和拱手“公子请吩咐。”

“估摸着要不了多久,我父亲就会下令将我召回成都,到时候这里就交给你,我会让赵晖和赵韪两位将军协助你治理巴地!”

听到这话董和突然一震“公子的意思是……”

“我令你总览巴地三郡的政务。”

“这!这……公子,若没有主公……”

“父亲那边我会去说,你放心吧!我这趟回去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那些人大概都不会反对的!”

听到这话顿时董和神色一凝,原来如此巴郡变法不仅仅是为了吸纳流民,还是给益州士族一个警告么!甚至还能作为谈判的筹码!

董和露出笑容,公子此举原来真正的用意在这里。

“那在下,就祝公子一切顺利!”

刘循笑了笑“这个你不用担心,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另外还要交代你一些事情!”

伸出手刘循抬起右手张开五指“我称为第一个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董和喃喃的说着。

而刘循没有管他,继续开口说道:“这五年,你治理巴郡,本公子要你做的事情可不少,首先开垦农田,这些开垦出来的农田尽数交给那些流民,免去两年赋税,其之后按照田地大小和多少收税!”

“其二,巴地多山,推广梯田,修筑配套的引水灌溉,开凿河渠,在一些难以引水灌溉的地方,让百姓们多多种植粟、黍等耐旱的作物,虽然产量不如水稻,但有总比没有好!”

听到这些要做的事,董和表情变得越来越难看了,毕竟这些事可都不是小事,随便一个单独拿出来都是一个大工程啊!

而且最重要的是,做这些事情需要钱,巴地三郡的税赋被刘循免了许多,想要完成这些事谈何容易?

“你应该是为钱发愁吧!放心,此次巴地叛乱,不少世家大族都牵连其中,缴获的金银财宝堆积成山,钱财无数!”

刘循摸着下巴想了想“不过虽然有如此巨大的一笔财富,但其中一部分要用来供养数万大军,剩下的应该够你这一二年的时间花销了!”

闻言董和一愣随后再次拜道:“公子愿意为百姓耗费如此巨额财富,令在下佩服!”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相信如果真的能够按照我所说的那样将巴地三郡开发出来,虽然依旧不可能取代益州其他郡县作为粮仓的重要地位,但却应该是个让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这一点董和不怀疑,毕竟如果真的能够将这些事情做成,到时候巴地的百姓必定富足。

“可公子!”董和皱着眉头“前一二年或许不用担心,但之后的数年钱财又从何而来?”

对此刘循的回答就让董和感觉有些不靠谱了!

“不是还有一二年时间么?且等着吧!应该会有办法的!”

额!这话的意思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怎么感觉自己好像有些上当了。

“放心!”

倒不是刘循真的没有计划,而是还不知道计划的具体实施时间而己,益州西南方向那可是有着一条尚未开发出了丝绸之路。

若是能够将西南方向开发出来,那钱财自然不成问题。

而刘循所想的西南方向,可不仅仅只是云南等地,而是东南亚红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平原的肥沃土地,完全可以成为益州的另一大粮仓,但是问题是这个年代的局限性,掌控这些区域显然不太现实。

但问题是刘循也并未想过掌控这些区域,而是通过贸易的手段,获取东南亚地区的物资。

只不过这件事得排在后头,当务之急还是先返回益州想想该怎么处理汉中张鲁,还有所谓南蛮部落的诸多问题才是!

而当天下午,刘循就己经率领两千骑兵率先返回成都去了。

至于留在巴郡的龙泉军和凤栖军,他们则是会在甘宁的带领下,准备好后在十几日后出发,返回蜀郡驻扎。

不过在刘循走后的五六日,飞骑来到江州传讯令刘循返回成都。

然而接到这个消息的董和则是告诉传令的飞骑,公子早在五六日前就出发返回成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