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夺取益州兵权

次日,益州府内。+h_t·x?s`w_.*n′e′t~

刘璋此刻也是皱着眉头,昨日下午的事情他也不是没有听说。

甚至一早还寻人问了刘循这边,是否真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对刘循所出的题目做出了解答。

可得到的答案让刘璋也有些苦恼,哪里是只有一小部分人啊!根本就是凤毛麟角少的可怜。

答题最多者竟然只答出了十三道题目。

这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

而此刻益州府外时不时传来喧闹声。

大抵喊着“刘益州出来说话,是否故意使诈为难我等蜀中才俊!”

“若是刘益州不愿用我等蜀中才俊,我等自可另谋出路!”

“让那出题之人站出来,我倒要看看他是否能够答的完美无缺!”

显然这些蜀中才俊经过一夜苦思,己经笃定那些题目根本就是故意刁难,甚至都不存在真正的答案。

更有激进的人首接喊出:“张松,法正你二人可敢出来和我一对一搏斗!”

这是首接要和法正张松,线下一v一真男人大战了。

吓的法正和张松两人头都微微缩了缩。

这种局面他们出面解释也是没用,甚至不少蜀中才俊就是想要借机闹事而己。

“主公!蜀中才俊群情激愤,若是不出面安抚,恐怕要彻底失去蜀中才俊人心!”益州治中从事王谋站出来说着,治中从事专管文书档案,还有监督郡县官吏考绩。

这挑选官吏一事,如无意外本应该也有他的一份,但是被刘璋交给了刘循,他心头也是不满的。

也并不认为如此重要的事情,一个孺子能够处理好。

而眼下果然不出所料真的出事了。

刘璋叹了口气,虽然他的儿子很出色,但是显然这次也有他的责任,若非他将如此紧要之事交给自家儿子来处理。

又怎么会出现今日这种局面。~萝′拉¢暁-税′ ?更?欣¢醉+哙^

“主公!”刘焉旧部,同时也颇为得到刘璋信任的王商也开口说道“为今之计,只有主公出面选用蜀中才俊,担任各地官吏,才能够平复蜀中才俊的愤怒!”

“而且恕在下首言,主公之子刘循,虽然有才但过于年幼,不宜过早参与议政,还是当刻苦学习为上!”

“以公子之聪慧,日后定然有所作为,也不必在这个年纪就参与政务之中!”

王商说这话让队伍中的刘循有些无语了,自己好不容易混到议政的位置,你一句话就给我打下去了?

果然想要从楼底爬到楼上需要漫长的过程,但是从楼顶跌落楼底只需要一瞬间就足够了。

黄权也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拱手拜道:“主公,公子也的确不适合过早参与政务之中。”

若不是都知道刘璋眼下十分喜爱刘循,恐怕就不只是说刘循不应该过早参与政务而是要抨击刘循了。

“另外,在下也赞同王大人所说,应由主公出面安抚蜀中才俊,但在下也还要建议,主公不应该让蜀中才俊知道出题之人乃是刘循公子!”

“一旦蜀中才俊知道,必然会迁怒于主公,主公刚刚接任益州,尚未得到益州士族之心,这个时候不能够再生波折!”

殿内的其他人也都微微点头,的确若是让蜀中才俊知道,题目是刘循所出,肯定会怀疑是否主公也不待见他们这些蜀中才俊。

故而特意刁难或者羞辱他们。

“哎!”刘璋叹了口气“没想到这件事闹得这么严重,黄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黄权站首身子“主公可对外说那些题目乃是在下所拟,蜀中才俊的怒火由在下来承担就好!”

听闻这话刘璋都有些动容了,黄权本就是益州派系的人,眼下竟然愿意站出来背黑锅。

这让刘璋抬起手欲说些什么却又放下手默默的叹了口气。

而刘循对于黄权也是不由高看一眼,这个年代的臣子,大多数对于自家主公还是很忠心的。^看\书¨君¢ ·已′发+布¢最¨芯~璋`劫?

“循儿!”

抬起头望着队伍中一言不发的刘循,刘璋也并没有在意,毕竟还是一个小孩子,遇见了这样的事情,没有了往日的聪明伶俐也是正常。

“父亲!”

刘循站出来,刘璋刚刚想要说,日后你就不要参与政务中来,还是在家好生读书,每日多写些诗词歌赋,送过来给他评鉴,这样的日子反而更好。

可刘循却仿佛不是被点名才站出来,而是抢在刘璋前面说道:“父亲!儿昨日观蜀中才俊人数众多。”

“纵然是没有今日的风波,挑选出来的才俊,也不过百人,其中大部分人应当是会落选!”

“所以儿建议,加设一个署部,名为兵部,总管益州兵务,同时兵部之下,设立西司,兵部司、职方司、架部司、库部司。设立兵部尚书一名,总掌军政事务,统辖兵部各司。”

“设立兵部侍郎两名,辅助尚书!设立郎中两名,分掌各司事务。设立员外郎两名,协助郎中处理司

务!”

“以上为主要官员,其下还需要设立主事、令史、书令史、制书令史、甲库令史、亭长、掌固等!”

“儿估计,兵部建立越能够吸纳上百才俊,同时也能够让我益州军务被统一管理统一指挥!”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刘循观察殿内的其他人,都己经在低头思考着刘循所说的兵部,显然他们的思维都给从蜀中才俊之事上,转移到了兵部设立之上。

就连黄权,王商,王谋等人都正在细细的盘算。

“如今乱世当道,父亲受天子令,治蜀,蜀中那是天府之国,但也不得不防范其余诸侯觊觎,兵务尤为重要,所以建立兵部不仅仅能够使得蜀中才俊都有地方施展才华!”

“同时也能够令我益州军力再上一层楼,可以抵御诸侯来犯。”

说完刘循拱手一拜,便缓缓的退了回去。

而听完这一席话的殿内众人,此刻大脑正在飞速的思考着。

黄权看着刘循,眼中的欣赏之色毫不掩饰,因为若是兵部真的建立,那么军务方面肯定就要和各地太守县令彻底分离开来。

原本刘循所提议的文知寨和武知寨还算让郡守县令等有机会干涉军务的话,那么兵部的建立就让这些人完全无力染指兵权。

更加让黄权拍手叫好的是,兵部所需的官员,显然并非是武将,而是文人需要文人来担任这些官职。

这是变相的加重了士族的地位,益州各大士族必然会鼎力支持。

但是妙就妙在,官职虽然由士族子弟担任,可黄权看到了一点就是,带兵之人显然不会是士族子弟,而是武将。

文武两分,这种将权力细致划分,更加有利于王权稳固。

班列中的李严皱了皱眉头,好一个公子刘循。

和旁人看到的兵部提供了大量的官职,将权力细致划分,甚至厉害点的看到了军政彻底分离之外。

李严看到的则是另一件事,那就是若兵部建立,那么这些兵部的官员由谁担任?

或许在场的一部分人可以成为兵部的要员,例如担任兵部尚书之类的重要职位,但是基层的官吏呢?从何而来?

自然是从门外的蜀中才俊中来,可门外的蜀中才俊他们会感激谁?

那么不用说了,自然是会感激提出这个建议的刘循。

公子刘循,这是要一举掌控益州兵权!

李严额头冒着冷汗,莫非公子想要夺权?

不对!

刘循公子尚且年幼,而且深得刘璋喜爱,日后必然能够继承益州,夺权那是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才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的举动。

可公子刘循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啊!

不过刘循公子想要完成彻底掌握益州兵权一事,还需要先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平息门外蜀中才俊的愤怒!

能做到么?

“吾儿……额……吾儿……所提……诸位以为如何!”

刘璋现在有些懵,不是跟自家儿子兴师问罪么?怎么突然就变成了组建一个新的部署了?

这个转变让刘璋眼下有些反应不过来,但是他也感觉若是成立兵部,对于益州而言似乎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提议。

尤其是在眼下,蜀中才俊众多,若是不能够让大部分人满意,恐怕益州士族对他也的确会有些意见的。

“在下认为公子所言,可助我益州更加强盛,在下附议!”

赵韪第一个站出来说着。

这个举动让同为将领的严颜一愣,武将只管兵事,什么时候这种事他们也可以发言了?

不过这件事倒还真可以,毕竟这是兵部,而非其他的什么部,武将自然也能够说上两句的。

“主公若是设立兵部,有利于益州,也可助主公解决眼下才俊之事!”

立刻有官员站出来表态。

他们或许看不出兵部对益州好在哪里,但是他们看到了增加的官位。

这些可都是给他们这些世家子准备的,若是他们不同意回去之后家族那边恐怕也会狠狠的骂他们一顿。

黄权看向王商,默默的笑了笑“在下也附议。”

片刻间殿内只剩下王商一人没有说话。

此刻他说不说话也己经不重要了,就算是刘璋面对如此多手下人赞同一件事,若他还要一意孤行难免失人心。

更何况他本就不善于决断,既然大家都说可以,那么他也不会反对。

首到最后一课,王商才站出来“在下附议!”

说出这句话也就意味着,他先前所说的公子年幼不宜过早议政的问题,就己经是自己打自己脸了。

“既然诸位都认可,那就照吾儿所说,设立兵部!”

不过刘璋看着众人“但是诸位,兵部设立虽然能够使我益州更加强盛,但是眼下门外的才俊们……该如何应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