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老宅赵家村变化

陈建军听完二哥的话,愣在原地一副二傻子表情,他该庆幸二哥还知道找个私密的地方,要不然被家里老婆孩子看见,多丢人?

陈建党此刻酒也醒了,看这弟弟傻楞的样子,没有耐心等待,扒拉一下。

“老三,你觉得怎么样?”

被扒拉庆幸的陈建军,第一次正视二哥,实在是他们三个亲兄弟,大哥稳重聪明,他吧-胆子大,什么都干尝试,就二哥从小老实巴交,就是被村里欺负,都是大哥出头,等大哥出门之后,还得需要他这个弟弟。

稀奇的看一眼二哥,“二哥你这受什么刺激了?

陈建党没好气的瞪一眼,“滚犊子!”

然后还是说自己的想法“本来想着手里有钱,再找队长重新批宅基地,到时候也盖一个和大哥家一样的房子。”

陈建军点头“我还想着今年秋收过后,找队长批地呢!”

“老三,我看地别批了,咱家几个大的都是念书,难不成狗蛋狗娃不念书?”

陈建军脑子不笨,反而比二哥聪明,之前固有的观念,再加上没有像大哥一样在县城有工作,过去吃什么喝什么?

现在看二哥从大嫂家回来,转变观念的态度,看来大哥大嫂的房子,让二哥动心了。

“二哥,大哥他们的额房子是不是很好?”

“嗯,比他们这个大,住的地方多,不过院子小,还没有自留地。”陈建党说的实话。

老三闻言,心想下次自己也去看看。

“二哥,那你怎么想的?”

“我..”陈建党犹豫一会。

最后像是下了重大决定“老三,我想在县城买房,还可以给大丫她们住,上学工作都可以,等以后狗蛋长大了,还能有个自己的房子。”

陈建军想了想,“这样也行,咱们在这挣工分,村里还有地,也饿不死!”

“对啊,本来还觉得没必要,可是今天大嫂也说可以,还说没必要转户口,省的到时候孩子下乡!”

陈建党没有说原话,其实苏夏说的是“刚从村里出来,转头又知青下乡,不是多余的吗!”

陈建军一听大嫂也同意,心里那点犹豫立马消失殆尽。

“行,二哥,等收完粮,让大哥帮咱们找,不管怎么样,为了孩子们以后,必须买!”

陈建党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大哥也说不着急,慢慢找,还说房本写自己名字,谁也抢不走!”

陈建军也明白什么意思,虽然对闺女也好,但是要说家里唯一的房子给她们,陈建军还真不乐意,又不是傻子,再说老了还得靠儿子养老呢。

“好了,车上的你们家的东西拿走,这事别张扬,家里媳妇...你看着办吧!”老二想起自己糟心的媳妇,但是老三家的还是可以。

陈建军嘴角抽动,他也就在媳妇身上,比二哥强点,但是孩子好像大丫她们更懂事。

难道这就是当妈的不着调,孩子自己懂事厉害?

陈建军可惜自家媳妇不着调的时间短,要是像二嫂十年如一日就好了。

兄弟俩各自拿东西回到家里,狗蛋他们自动跑过去围着爹。

兴奋的大喊大叫“爹,我们晚上是不是吃肉?”

陈建党摸摸狗蛋的脑袋,又看向一旁的四丫点头,“晚上吃肉,走回家让你娘做。”

“太好了,吃肉了...."

六丫带着狗娃也是,双眼发亮的盯着爹手里的肉。

陈建军摸摸两个小的,”走吧,让你娘做好吃的。“

"嗯...."

房间里的刘春霞听到后露出满足的笑容,现在的日子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

其实不止老宅,就是村里人也是,这两年,在队长的带领下,又是种西瓜香瓜,还有养鸡养猪,这些额外的收入,真的是比他们一年公分都多。

每年每家每户,额外最少分50元,这要是以前想都不敢想。

别看50听着少,但是想想现在的购买力,1块钱那是一家一个月的日常开销,这样一算,50哪句是巨款。

最明显的就是村里没有小偷小摸。除了一两个懒点,但是就这样也比旁边的村里生活的好。

还有就这事这一年,加进来的多,女孩嫁出去的少。

她们又不傻,村里吃的饱,又有钱,难不成去别的村里受苦去。

“队长,西瓜之前送县城收购站不少,还有香瓜,现在地里剩的还有20个西瓜,50个香瓜。”会计算了最近的账本。

又继续说“母鸡现在有168只,公鸡20只,鸡蛋现在隔两天送一次县城,每次都有35块钱。”

“一个月的话结余500块钱,其他买了豆渣米糠之类,还有村里不要的土豆地瓜...."

队长书记虽然猜到,但是听到耳朵里还是震撼。

”行,等分粮之后,在给村民分下去。”

其实分配还是苏夏帮忙提的意见,按工分分配,至于在机场帮忙的多余算工分,到时候一起分配。

书记补充一句“还有现在村民手里有钱,要是跟村里换鸡蛋换鸡,咱们是不是也得记好?”

其实他想问,什么价格合适,尤其还有知青,那帮孩子个个手里都不差钱。

队长思考片刻,对会计说“村民的价格比收购站少一毛,那帮知青就比照收购站价格,肉的话多加两毛,反正他们没票。”

书记会计还有其他几个人,听到后,互相对视一下,也觉得这样合适,他们辛辛苦苦,可不想知青白捡便宜。

就这样几个领导人商量好细节,其他就没有再说的。

“希望以后年年这样..."

其他人听到后,也跟着笑起来。

陈父这边送完小黄牛,回家帮陈母干活。

老大家还有他们家,一共八头猪,陈母一个人干完,那就不用做饭了。

老两口分工合作,陈父帮忙拎桶,陈母进去倒食。

陈父看四个大肥猪吃的欢实,打心眼里高兴。

“今年又是一个肥年!”

陈母闻言也跟着点头,现在的她可是眼界宽多了,不过蚊子小也是肉。

“今天老大又跟说,让咱们搬过去?”陈母是真不想去,让她丢下家里这些,那不如杀了她。

陈父点头,说实话他也舍不得。

“不去就不去,再说老大说了不算,今天大宝二宝都跟我说,放假回村里住,还要在这里过年,理他作甚?”

陈母闻言,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下,“那挺好,咱俩在家等他们。”

陈父点头,继续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