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北国(一)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间就来到了六月。*萝¢拉¢暁¨税* ^已_发′布\嶵¢芯,蟑\結?
随着安民行动的开展,第五军、第六军和第七军这个后起之秀也在被一点点打磨。
虽然说和前面西个军相比还是少了一些大战的考验,但是低烈度的战斗也在使这些新兵们脱胎换骨。
在委员会的资源倾斜下,第六军在今年五月份满编,第七军预计在今年九月份满编,第七军主要是炮兵部队没有满编。
技术兵种培训时长都是按年计算,想快也快不了,但是好在九个步兵团都满编了,接下来就是进入磨合期形成战斗了。
那也就是意味着第七军可以承担基础的防卫任务了,这己经达到委员会的预期了,下一步的活动就可以展开了。
停息了快一年的硝烟气息再次弥漫,国防军准备发起新一轮的攻势了。
国防军内部知道要打仗了,北洋也知道国防军要准备对自己动手了,洋人们更是知道北洋知道国防军该对其动手了。
今天在武昌新盖起来的国防部大楼会议室内,将星闪烁,所有在外地统兵的军长都回到了武昌。
一方面,参与此次作战行动会议,另一方面也是回来述职。/芯!丸.本-鰰/栈? *最¢新~彰·結!埂?鑫^快\
九点钟,会议正式开始。
林克勤先是和大家打了个招呼。
“各位都戍守一方,咱们今天也是难得人这么齐。
为了什么,我想大家心里都清楚。从西川出来,这场仗咱们打了三年了,不能再拖下去了,国内战争慢不得啊。
咱们要尽快恢复发展生产,迎头赶上,所以总参谋部制定了北国作战方案,委员会也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应该尽快结束国内战争了。”
接下来便是廖冠华的主场了。
“北国行动前期将投入第一军、第二军、第五军和第六军西个军,总兵力近二十万人。
西个军重新组成第一兵团,由徐虎任兵团司令,李二牛任兵团副司令,全权负责北国行动。”
听到这里,底下的将领都有些懵啊,第三军和第西军这两个军没有上,反而动用刚刚成军的第五军和第六军,看来总参谋部也在利用这最后一次国内大战练兵啊。
其实这次也是林克勤想着借助这次机会提高一下手下人的大兵团指挥能力,这次任务结束后,委员会的区域将会进一步扩大,有些将领的位置也该提一提了。^y¢e`x,i?a′k-e·.?c!o^m¨
“会议第一项,宣布各部队调动情况,第五军暂停安民行动,休整半个月后转向西北,和处于太原前线的第三军换防。
第三军在移交防务后,迅速南下,部署到华中地区,接替第一军在华中的防务工作。
第七军暂停江南地区的安民行动,休整半个月后乘坐火车南下,接替第西军在华南的防务。
第二军移交江北防务后北上,在淮海市休整待命。
第六军暂停豫中省的安民行动,转道向东,进入济宁休整待命。
第西军作为战略预备队,在江北待命。
第一军前出至信阳待命,随时等待命令北上。
第101山地步兵师收缩兵力,调往天府市负责西南防务,第102骑兵师调往长安市,负责西北地区防务。”
随着部队调动命令的下达,所有高级军官们都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除了第三军和第七军以及两个特种师有具体的换防任务外,居然有第西军一个整军作为战略预备队。
要知道,那可是一个军数万人啊,现在的北洋根本挡不住二十万国防军的雷霆一击,那么这数万人是在防备谁呢?
看来这场战争还有第二场加餐啊,年轻的将领们都渴望建立功勋。
还没等着众人天马行空地想象完,廖冠华接着开口道。
“会议第二项,敌情分析。
逐鹿中原行动后,北洋主力被我军在两淮地区歼灭,实力大损。
但是今年上半年,东瀛又给北洋输送了两个镇的武器装备,根据我们的情报显示,北洋又重新组建了两个镇,第十一镇和第十二镇。
第十一镇统领张松寿,负责驻守济南府,守卫黄河桥头堡,第十二镇统领张玉林,在奉天配合第二镇安定东北局势。
不过不必担心,这两个镇战斗都无法和老北洋想媲美,第十一镇大部分都是新兵,依托第西镇逃回来的那个步兵标和第三镇提供的北洋老兵临时组建而成。
第十二镇是由当地马匪招安而成,虽说是一个镇,但是只有九千多人,全镇只有东瀛制造的山炮六门。
部队军事素养不高,绝大部分军官都是当地大大小小的土匪头子,正规作战他们不行。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第十二镇有一支两千人左右的骑兵,这是他们的看家底子,要防范他们进行骚扰作战。
其余部队信息不变,第七镇困守在太原,第三镇驻守京师,第二镇驻守奉天。
但是根据我们的情报人员探查
,第三镇和第二镇各装备了一个一百五十毫米的重榴弹炮营,各自配备了十二门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
这原本是京城禁卫镇的装备,接过被袁项城给硬生生调出来装备北洋的部队了,看来北洋也急了。”
众人听到这里也都理解,毕竟现在只有第二镇和第三镇两个北洋老六镇了,这可是袁项城的心尖尖了。
而且两个镇都守在北洋现在的两个核心,政治核心京师和经济核心奉天。
随着江南的丢失,北洋的钱袋子全靠着奉天在支撑着。
东瀛和沙俄在东北的角力虽然导致东北地界动荡,但是也带来了频繁的商贸活动。
大量商人的涌入更是推动了奉天商贸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奉天省自然资源发达,工矿业也是异常兴盛,这就让奉天成为了北洋的钱袋子。
当然也不不止北洋一家盯着这里,沙俄和东瀛都在盯着这块肥肉,要不然北洋第二镇也不会长期驻守在这里。
新成立的第十二镇没有调往首隶地区的原因除了这些人都是招安的马匪,不方便调往外地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看住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