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长安城令人眼红的暴利
李承乾在宫中固然是消停了。^0+0/小?说!网_ ¢已~发·布.最\新+章*节.
可他之前随手安排的一些安排,却是在不声不响的开始显露出威力来了。
首先就是如今轰动了整个长安城的盐铺!
盐铺的名字,起得贼大气,大唐皇家盐铺!
东市、西市各有一家!
而当家掌柜,更是直接穿着内侍官服就来‘上班’了。
按理来说这样的铺子,就该是曲高和寡,让掳人敬而远之的地方才是。
可偏生,这俩家装修得一模一样的铺子,那套路都是一等一的直白。
用木框装着的一盘一盘的细盐,就那么摆在了门廊底下,任由来往的行人驻足观看。
而那比其他人家都要大一号,威慑力更是要强上不止十倍的店铺牌匾底下,则是挂着一个大大的五贯一斤,童叟无欺的水牌。
最鸡贼的是,就在这牌匾旁边,又挂了一面小旗,上面写着‘新店酬宾,三贯一斤’。
好家伙,肉眼可见的高品质,摆明了优惠的价格,再加上明晃晃的皇家招牌,三招齐出一般人谁扛得住?
尤其是如今细盐销售权售卖的事儿,早已在长安城内传得沸沸扬扬了。
人都说,太子殿下光是这个细盐的售卖权就卖了得有几百万贯……
这谁还没点好奇心?
更何况,但凡买了的,除了在售价上蛐蛐了两句之外,就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说这玩意儿好的。-s?o,e¨o\.!i\n!f.o,
真就是除了最纯正的咸味,再无半点其他的苦涩、酸涩之类的杂味出现了。
也就是说,人卖的这细盐,品质是真的好!
所以,压根不出所料的,两家店铺的盐,直接卖爆了。
不仅仅是盐铺爆了,细盐这个新出现的物事,同样也火了。
如今虽然还是贞观初年,但经过武德年间的休养生息之后,百姓家里多多少少已经积攒了些余财了。
五贯一斤的细盐,他们可能吃起来肉疼,但三贯一斤那就真的是能买回家尝尝了。
毕竟,一斤盐,还是这种没有杂质纯纯的细盐,是真能吃蛮久的。
不过,对于长安城百姓来说,能从东市、西市买到价位合理的细盐,那就足够了,其他的,不是他们能掺和的。
可对于一众拍下了细盐售卖权的世家来说,这会儿看到长安城内那天天络绎不绝的购买人群之后,眼珠子都是红的。
这特么都是钱啊!
还是光明正大的挣钱!
这钱都不用藏着,就能堂堂正正的花出去。~q·u`s·h.u¨c*h,e`n¨g..^c\o?m`
这就是妥妥的金山银啊!
谁不眼馋!?
所以,原本只打算先弄个几千斤先去试一试的世家们,当下就忍不住了。
加码、翻倍!
最少的一家都是至少先来个八万斤!
最多的一家是拿下了洛阳周边的世家,起步第一单就是十五万斤!
这量,可一点都不小了。
毕竟李承乾的工坊早有规矩在先,那可是要正儿八经的一手交钱一手拿货的。
但……还不等没抢到售卖权的世家们看到其他人卖不出去或者挤压在仓库,最后手头没钱着急上火的戏码呢。
离长安城最近的洛阳,第一批十五万斤细盐,居然两天时间就卖完了!
好家伙!
要知道,这可是卖的五贯一斤的价格啊!
抛除路上的损耗、开销,一斤至少就有三贯以上的利润。
十五万斤,仅仅只是两天时间,就换来了得有四十五万贯的利润。
可以说,仅仅两天,不仅采买细盐的钱挣回来了,甚至连拍卖会上一次性付清的押金,都已经彻底挣回来了。
而这,才第一批!
眼见着洛阳这边一次性暴富了,其他人无论是手里有没有细盐售卖权的,都忍不住了。
已经售卖权的,那是直接加快了组建商队和护卫队的速度,并且直接提升了原本的俸禄,就一个目的,赶紧让自己采买的细盐上路。
早一天上路,就早一天变成现钱。
甚至有鸡贼的,知道自己一斤有十文钱是要给到当地府衙的。
他们甚至早早的就联系好了当地府衙,让对方派人来帮着押送。
毕竟细盐早一天押送到地方开卖,当地府衙便早一天拿到他们应得的税金不是?
这还是已经拿到售卖权的。
那些之前在拍卖会上就因为财力不足或者胆气不够的原因而最终没能把售卖权弄到手的世家,眼见着别人金山银海大大方方的往家里搬,他们就更加的眼馋了。
后悔不后悔的,这会说起来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但凡有个机会让他们弥补,他们恐怕都会不顾一切的扑上去,哪怕花费更多的代价,他们也一定会想办法重新上车。
可实际上呢?
找工坊,压
根不行!
不说李承乾早就安排好了,只有几家持有他亲笔签下文书的世家安排的专人能采买细盐。
关键是,工坊这边在一次性把之前的库存干下去一大半之后,也开始收紧口子了。
也就是说,连正常的采买,都要限制了。
那他们这些本就没有采购权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些人倒也不是没想过玩一出里应外合直接从工坊里把细盐给弄出来。
可他们仅仅只是稍稍打探了一下,就发现,这事儿压根不可能。
光工坊里头记录着谁采买了多少盐,交了多少钱的记录本,就三个部门有。
但凡有一本对不上的,那李承乾就会第一时间追责,然后根据库存盘点对账。
更别说,除了工坊里头的账以外,这大门口还有一道由户部设立的关卡呢。
这一道关卡看似跟里头的一样,都对李承乾点头哈腰、谄媚不已的。
可偏生,这两边真不是一家啊!
更令人崩溃的是,李承乾直接来了个人员轮换加责任到人到岗。
一般人压根摸不清楚到底谁今天会值班。
更别提就算买通了库管,还得买通轮值的官员。
因为这俩人都得签字不说,还有财务、生产两方。
而一旦出事,李承乾立马就能按图索骥先从签字人下手。
那真是跑都没得跑!
最恶心的是,这一套还被李承乾用到了门口的户部那儿!
他们也是有责任人签字画押的!
那……怎么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