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瓷偶还魂记
在江南水乡,有个叫柳溪镇的地方。t_我#的¨书{?城?]{ %?更dx新′#>最}ˉ全2镇上有个姓林的瓷匠,名叫林远山。林师傅的手艺,在整个江南都是数一数二的。他烧制的瓷器,胎骨细腻,釉色温润,画工更是精妙绝伦,尤其是他画的人物,眉眼间仿佛有魂儿一般,活灵活现。
林师傅有个女儿,名叫小瓷。这孩子长得粉雕玉琢,聪明伶俐,是林师傅的心头肉。小瓷从小就喜欢跟着父亲在窑坊里玩,看着一团团泥巴在父亲手中变成一个个漂亮的碗、瓶、人偶,她总是拍着小手,咯咯地笑个不停。林师傅也常常教她捏泥人,小瓷捏的小兔子、小猫咪,虽然稚嫩,却透着一股子灵气。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小瓷七岁那年,镇上流行了一场可怕的寒热病。小瓷体质弱,不幸染上了病。林师傅和妻子请遍了镇上的大夫,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没能留住女儿的生命。那个春天,小瓷像一朵过早凋零的花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女儿的离去,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插进了林师傅的心里。他一夜之间白了头,原本灵巧的双手,也变得颤抖不止。他不再做瓷,窑坊里冷冷清清,只剩下他一个人,抱着女儿生前最喜欢的一个小瓷兔,默默地流泪。
妻子见丈夫这样,心里也是焦急万分。她劝道:“远山,人死不能复生,你要是再这样下去,这个家就散了。”
林师傅只是摇摇头,喃喃道:“小瓷...我的小瓷...”
一天夜里,林师傅做了一个梦。梦里,他来到了一片开满白色小花的山坡上,小瓷就在前面跑,一边跑一边回头叫他:“爹爹,快来追我呀!”林师傅高兴地追了上去,可就在他快要抓住女儿的时候,小瓷突然消失了,只留下一句话在风中回荡:“爹爹,我想回家...”
林师傅从梦中惊醒,泪流满面。他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萌生:他要为女儿,做一个一模一样的瓷偶!一个有她模样的瓷偶,一个能陪在他身边的瓷偶!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野草一样在他心里疯长。他不顾妻子的反对,重新打开了尘封已久的窑坊。他挑选了最上好的高岭土,一遍遍地淘洗、揉捏,直到那团泥土变得像婴儿的肌肤一样细腻。他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凭着记忆,一点一点地塑造着女儿的模样。
他塑了捏,捏了毁,毁了再塑。#?兰°?e兰d文?t学 整整三个月,林师傅没有出过窑坊一步。他瘦得脱了相,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他的眼神,却异常明亮,充满了希望。终于,一个和小瓷一模一样的瓷偶坯体完成了。接下来是上釉。林师傅调配出一种特殊的釉料,这种釉料烧制出来,会呈现出一种像真人肌肤一样的温润光泽。他小心翼翼地为瓷偶上釉,就像在给真正的女儿穿衣服一样。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烧制。林师傅将瓷偶小心翼翼地放进了窑里。他亲自守着窑火,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他控制着火候,时而大火猛烧,时而小火慢煅,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小瓷,我的乖女儿,你一定要回来,一定要回来啊...”
第四天清晨,窑火终于熄灭。林师傅激动地打开窑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他顾不上烫,冲进窑里,抱出了那个瓷偶。
在晨光的照耀下,瓷偶通体散发着温润如玉的光泽。她穿着小瓷生前最喜欢的那件粉色小袄,梳着两个可爱的羊角辫,脸上带着甜甜的微笑,眼睛微微闭着,仿佛只是睡着了。
林师傅抱着瓷偶,老泪纵横:“小瓷...我的小瓷...你回来了...”
他将瓷偶放在了女儿生前睡的小床上,每天都跟她说着话,给她讲故事,就像女儿还在世一样。妻子看着丈夫这个样子,心里既心疼又无奈,只能默默地照顾着他。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师傅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他不再像以前那样颓废,开始重新接一些瓷器活儿。但他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回到家里,跟瓷偶小瓷”说说话。
转眼间,就到了中秋节。这一晚,月亮又大又圆,像一个大银盘挂在天上。林师傅和妻子吃完团圆饭,就回到了房间。林师傅像往常一样,坐在床边,对着瓷偶小瓷”说着话。
“小瓷,你看,今晚的月亮多圆啊。你要是在的话,肯定会拉着我和你娘,去院子里赏月,吃月饼的...”林师傅说着说着,声音就哽咽了。
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
床上的瓷偶,那双紧闭的眼睛,竟然缓缓地睁开了!那是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像两颗黑葡萄,充满了灵气。,j+c\h.h-h′h?..c¨o,m*她眨了眨眼睛,看着林远山,甜甜地叫了一声:“爹爹。”
林师傅惊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他以为自己是在做梦,他使劲地掐了自己一下,很疼!这不是梦!
“小瓷...小 瓷!你真的活了?你认得爹爹?”林师傅激动得语无伦次。
瓷偶小瓷点了点头,坐了起来。她的动作有些僵硬,但确实是活的。她看着林师傅,眼中充满了依恋:“爹爹,我做了一个好长的梦。梦里,我一直在找你,可是怎么也找不到。”
林师傅一把抱住瓷偶小瓷,泪水夺眶而出:“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妻子听到动静,也跑了进来。当她看到活过来的瓷偶小瓷时,也惊得目瞪口呆。她试探着叫了一声:“小瓷?”
瓷偶小瓷转过头,看着母亲,也叫了一声:“娘。”
妻子再也忍不住,冲上前,和林师傅一起抱住了瓷偶小瓷,一家人哭成一团。
从那以后,瓷偶小瓷真的就像林师傅的女儿一样,生活在了这个家里。她记得所有小时候的事情,会唱林师傅教她的歌谣,会帮母亲做简单的家务,甚至会拿着画笔,像林师傅一样画画。她的一切,都和真正的小瓷一模一样。
唯一的区别是,她不会流泪。
有一次,林师傅不小心打碎了一个他最喜欢的茶壶,那是他和小瓷一起做的。他看着地上的碎片,心里难过极了,眼泪掉了下来。瓷偶小瓷看到父亲流泪,也跟着难过,她的大眼睛里也蓄满了泪水,可是,无论她怎么努力,那泪水就是流不出来。
她急得直跺脚:“爹爹,娘,我...我为什么哭不出来?”
林师傅和妻子看着她,心里一阵酸楚。他们知道,瓷偶毕竟是瓷偶,她不是真正的人。她虽然有了女儿的记忆和情感,但她的身体,还是瓷。
林师傅擦掉眼泪,安慰道:“小瓷不哭,不哭。爹爹没事,茶壶碎了可以再做一个。”
瓷偶小瓷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用力地眨了眨眼睛,把眼中的泪水憋了回去。
日子又恢复了平静。林师傅一家,因为瓷偶小瓷的回归,重新充满了欢声笑语。林师傅的手艺也恢复了往日的精湛,甚至更胜一筹。因为他知道,他的女儿在看着他,他不能让她失望。
然而,好景不长。镇上的人,很快就发现了林家的秘密。一个不会长大的孩子,这本身就是一件怪事。再加上瓷偶小瓷有时动作僵硬,皮肤冰冷,镇上开始流传起各种谣言。
有人说,林师傅被女儿的死逼疯了,找了个妖邪之物来冒充女儿。
也有人说,那个瓷偶是被邪灵附体了,会吸食人的精气,给镇上带来灾祸。
谣言越传越邪乎,镇上的人开始疏远林家,甚至有人指着他们家的背影,指指点点。
林师傅和妻子听到了这些谣言,心里很难过,但他们没有理会。他们知道,小瓷就是他们的女儿,这就够了。
可是,他们越是不理会,谣言就越是厉害。终于,有一天,镇上的几个大户,联合起来,找到了县太爷,说林家藏有妖物,请求县太爷派人将那妖物销毁,以保全镇平安。
县太爷本来不信,但架不住人多嘴杂,再加上那些大户都是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他只好派了几个衙役,跟着他们一起来到了林家。
一群人气势汹汹地闯进了林家窑坊。林师傅和妻子挡在瓷偶小瓷面前,怒视着他们。
“你们要干什么?”林师傅厉声问道。
一个为首的大户指着瓷偶小瓷,说:林“远山,你为了一个死去的女儿,竟然弄来一个妖物冒充,你这是在祸害全镇!今天,我们就要替天行道,毁了这妖物!”
“你们胡说!小瓷不是妖物,她是我的女儿!”林师傅的妻子急得哭了出来。
“是不是妖物,烧了窑就知道了!”另一个大户叫道。
说着,他们就指挥着衙役,要冲过去抓瓷偶小瓷。
就在这时,瓷偶小瓷突然从父母身后走了出来。她看着那些凶神恶煞的人,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害怕,只有深深的悲伤。
她看着那些曾经对她和蔼可亲的叔叔阿姨,看着那些曾经和她一起玩耍的小伙伴的家长,眼泪,再次充满了她的眼眶。
“爹爹,娘,对不起...”瓷偶小瓷回头,对父母露出了一个凄美的笑容,“是我,给你们添麻烦了。”
说完,她转过头,对着那些冲过来的人,用力地闭上了眼睛。
一滴晶莹剔透的泪珠,从她的眼角,缓缓地滑落。
那滴泪珠,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落在了地上。
“啪嗒”一声轻响。
瓷偶小瓷的身体,就像被打破的镜子一样,瞬间碎裂成了无数片。那些碎片,在阳光下,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然后,慢慢地消散在空气中,只留下一股淡淡的、类似瓷土的清香。
林师傅和妻子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女儿消失的地方,心如刀绞,却哭不出声来。
那些冲进来的人,也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他们看着地上那滴尚未完全蒸发的泪珠,再看看悲痛欲绝的林师傅夫妇,脸上露出了羞愧和悔恨的表情。
他们终于明白,他们毁掉的,不是一个妖物 ,而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最深沉的爱,和一个孩子最纯真的灵魂。
从那以后,柳溪镇再也没有人敢提瓷偶还魂的事。林师傅和妻子,也搬离了柳溪镇,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只是,在每年的中秋节,当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有人说,在柳溪镇的上空,会看到一个穿着粉色小袄的小女孩的身影,她在月光下翩翩起舞,脸上带着甜甜的微笑,仿佛在告诉所有人,她从未离开。
而林远山,也再没有烧制过任何一个瓷器。有人说,他带着对女儿的思念,云游四方去了。也有人说,他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重新建了一座窑,试图再次烧制出那个会流泪的瓷偶。
只是,这一次,他不再是为了让她复活,而是为了,留住那一滴,爱的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