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厨神火

北宋年间,汴京城是天下最繁华的所在。?du咸?{鱼:看?.书)2= ÷无t?错·′?内\;容~%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御街两旁食肆林立,到处是酒肉的香气和喧嚣的人声。在这座不夜城的深处,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巷尾有一家名为“忘忧斋”的小馆子。

忘忧斋的主人姓赵,人称赵七。这家店没有招牌,客人也极少,但凡是来过的,无不对他做的菜赞不绝口。有人说,赵七的菜里藏着故事,有人说,他的菜能让人忘记烦恼。但最传奇的,是赵七掌勺时用的那缕火。

那不是寻常的灶火,而是他从祖上传下来的一缕“厨神火”。此火非木生,非油燃,安静地盘踞在特制的紫砂炉中,火苗呈淡淡的青色,温润如玉,没有一丝灼人的热气。传说,这缕火能引动食材最深处的“灵韵”,将一道菜的灵魂完全释放。

这天,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进了忘忧斋。他叫李翰林,曾是当朝重臣,如今却因思念亡妻,终日郁郁寡欢,茶饭不思。

店家,可有能让人忆起过往的菜?”老者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期盼。

赵七抬起头,看了他一眼,默默地点了点头。他没有多问,转身走进了后厨。

“客官,请稍候。”一个年轻的伙计端上一杯清茶。

李翰林叹了口气,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喃喃自语:“这世间的繁华,再与我无关了。她不在了,什么山珍海味,都如同嚼蜡。”

后厨里,赵七正专注地处理着食材。÷新$^=完:`本`§神??*站.? ?.更-|新${?最·′快1,他取出一条活蹦乱跳的黄河鲤鱼,手法极快,去鳞、开膛、取脏,不过片刻,一条完整的鱼骨便呈现在案板上,鱼肉则被片成晶莹剔透的薄片。他又从一个紫檀木罐中,小心翼翼地取出几片早已风干的荷叶,荷叶上还凝结着细密的水珠,仿佛刚从荷塘中摘下。

“火候是关键,灵韵最怕猛火。”赵七低声自语,仿佛在与食材交流。他将鱼片放入清水中轻轻一汆,随即捞出,铺在温热的荷叶上。那缕青色的“厨神火”在炉中跳跃,将一口铜锅烧得恰到好处。他倒入清水,放入几味简单的香料,待水汽氤氲,将鱼片倒入其中,轻轻一搅。

整个过程,他没有看一眼灶火,全凭感觉和心中对那缕火的感应。

不多时,伙计将一碗热气腾腾的“清汤鱼片”端了上来。汤色清澈见底,几片翠绿的葱花点缀其间,鱼片洁白如玉,静静地躺在荷叶上。

李翰林拿起汤匙,犹豫了一下,缓缓舀起一勺汤,送入口中。

起初,是极致的鲜美,那味道清冽甘甜,仿佛将整个夏日的清凉都含在了口中。紧接着,一股暖流从喉头滑入腹中,瞬间弥漫至四肢百骸。他的眼睛湿润了,眼前不再是破败的府邸,而是记忆中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他的妻子正穿着一身淡绿色的衣裳,在荷塘边为他烹制着同样的鱼汤,笑声清脆,如银铃般悦耳。

“婉儿……”李翰老泪纵横,浑浊的眼睛里重新焕发出光彩,“是婉儿……的味道……”

他放声大哭,哭得像个孩子,将心中积郁多年的思念与痛苦,随着泪水一并释放出来。卡卡晓税徃 埂辛蕞快哭过之后,他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赵师傅,此菜……此菜是何名?”他擦干眼泪,声音依旧沙哑,却多了几分激动。

赵七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淡淡地回答:“它叫‘忆江南’。”

李翰林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从怀中掏出一袋沉甸甸的金银,放在桌上:“赵师傅,这些不成敬意,请务必收下。”

赵七只是摆了摆手,声音依旧平静:“小店只做有缘人的生意,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

这件事之后,“忘忧斋”的名声在汴京城的一些老主顾中传开了。人们说,赵七的菜能勾起人最深的回忆,也能抚平人最痛的伤口。

然而,麻烦也随之而来。

这天,一个锦衣华服、趾高气扬的年轻人带着一群家丁闯了进来。他是当朝宰相的独子,王公子。此人骄奢淫逸,无恶不作,近日他的父亲得了重病,太医束手无策,他便听说了“忘忧斋”的奇闻,想求一道能让他父亲起死回生的菜。

你就是赵七?”王公子一拍桌子,粗声粗气地问道,“我听说你做的菜能活死人肉白骨?快!给我做一道!只要能救我爹,少不了你的好处!”

赵七抬起眼皮,平静地看着他:“公子,我只会做寻常的菜,什么活死人,不过是市井谣传。”

“少给我装蒜!”王公子恶狠狠地说,“我爹快不行了,你敢推三阻四?信不信我砸了你的破店!”

赵七不为所动,只是淡淡地说:“公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

世间的病,有些能医,有些……是天命。”

“天命?”王公子冷笑一声,“我爹是当朝宰相,这天命也得听我的!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三天之内,我要看到一道能让我父亲开口说话的菜!否则,我让你在这汴京城混不下去!”

说罢,他带着家丁扬长而去。

赵七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眉头紧锁。他知道,王公子要的不是什么普通的菜,而是传说中的“通魂宴”——一道能让垂死之人短暂回光返照,甚至能与逝者交流的邪菜。

这违背了他做菜的初衷,更会引来天谴。

然而,王公子依仗权势,三天两头派人来骚扰,最后甚至直接派兵查封了忘忧斋,并将赵七抓进了大牢。

地牢里阴冷潮湿,赵七盘膝而坐,心中一片平静。他想起了祖辈的教诲:“厨艺之道,在于调和阴阳,滋养生命,而非逆天改命,窃取阴阳。那缕‘厨神火’是恩赐,也是考验,考验的是持火者的一颗心。”

牢门“哐当”一声打开,王公子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赵七,想通了吗?只要你交出‘通魂宴’的秘方,我爹一好,我就能让你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赵七缓缓睁开眼,虽然他早已看不清王公子的脸,但他能感觉到对方身上的戾气。

“公子,你可知道,强行引动食材的‘灵韵’,尤其是为了满足私欲,会付出什么代价?”赵七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

“代价?不就是几味难寻的药材吗?我都能给你!”王公子不耐烦地说。

“不,”赵七摇了摇头,“代价,是持火者自己的感官。为了做出能‘通灵’的菜,我需要引动‘厨神火’中最暴戾的一面,那会彻底吞噬我的味觉、嗅觉,乃至视觉。我将永远尝不出酸甜苦辣,闻不出花香草香,看不见世间万物。成为一个……废人。”

王公子愣住了,他没想到还有这么一说。但他转念一想,只要父亲能活,一个厨子的感官又算得了什么?

“我不管!我只要你做出菜来!”他歇斯底里地吼道。

赵七笑了,那笑容中带着一丝悲凉和解脱。他闭上眼睛,放弃了最后的抵抗。在一片黑暗中,他仿佛与那缕“厨神火”融为了一体。他能感觉到,那缕火在为他悲鸣,也在为他骄傲。

最终,王公子没能得到他想要的“通魂宴”。而赵七,在拒绝了最后一次要求后,也彻底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有人说,他死在了地牢里。也有人说,他带着那缕“厨神火”,归隐山林,去寻找食材真正的灵韵,再也不会被世俗的欲望所束缚。

只是,在汴京城,偶尔还会有一些关于“忘忧斋”的传说。人们说,如果你心中有无法放下的执念,不妨去那条小巷看看。或许,你会在某个寂静的午后,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来自灵魂深处的香气。那香气里,没有奇效,没有神力,只有一位厨子,用他全部的感官,烹饪出的、最纯粹的人间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