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青蚨还钱

晋太元年间,江南的梅雨季总是缠缠绵绵。`7*k′a¢n-s¨h!u*w,u+.!c¢o.m¨扬州城外的运河边,王记布庄的幌子被雨打湿,沉甸甸地垂着。王生蹲在门槛上,用草绳捆最后一捆苏布,雨水顺着青布伞骨滴在他麻鞋上,溅起小水花儿。

"王大哥!"隔壁糖画摊的老张头踮着脚跑过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借据,"李四那小子在码头跟人吵起来了,说要赖你的账!"

王生手一抖,草绳"啪"地断在手里。他抹了把脸上的雨珠:"老张头,你莫要瞎传。李四跟我交情十年,去年他娘子生痘疹,还是我连夜去苏州请的痘医......"

"可他今早把铺子门栓了!"老张头急得直搓手,"我亲眼见他伙计往马车上搬货,说是要去金陵投亲戚......"

王生沉默片刻,把油布伞往老张头手里一塞:"你帮我看会儿铺子,我去码头瞧瞧。"

运河边的风裹着湿气往脖子里钻。王生远远望见李四的青布小轿停在码头边,轿帘掀开条缝,露出半张油光水滑的脸——李四正跟个穿绸衫的外乡人比划,手里攥着串铜钥匙,指节捏得发白。

"李兄弟!"王生喊了一嗓子。

李四猛地回头,见是王生,脸色"唰"地变了。^精+武¢小′税-旺^ ?已-发+布-醉?鑫!漳\劫,他三步并作两步跨过来,堆着笑:"王大哥,你咋来了?我正说要请你去醉仙楼喝花雕......"

"少扯虚的。"王生直截了当,"去年你借的五百贯,可还剩些?"

李四的笑容僵在脸上。他低头搓着轿帘上的流苏:"王大哥,我这月实在周转不开......再宽限些日子?"

"宽限?"王生想起上个月,李四的绸缎庄着了火,是他连夜送了三十匹棉布救急;想起去年腊月,李四娘子难产,是他派了家里最好的稳婆;想起年初李四说要拓展茶瓷生意,是他把攒了三年的本钱全拿了出去......

"李四,"王生声音发颤,"你当我这钱是大风刮来的?我那五百贯,是卖了三亩祖田,又求了城东当铺才凑齐的......"

李四突然蹲下来,捂着脸哭:"王大哥,我对不住你!可你知道吗?我上个月运茶去金陵,船翻了,货全沉了江!我连棺材本都搭进去了......"

王生蹲下来,拍了拍他后背:"你当我不信?你把账册拿来,我跟你核计核计。"

李四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丝慌乱:"账册......账册让我烧了......"

王生没再说话。·3*4_k,a*n′s¨h+u!.¢c\o~m_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腿的泥:"李四,你记着,这钱是我借你的,不是我施舍的。你要是实在还不上,我卖了铺子也得认。可你要是想赖......"他从怀里摸出块青蚨,"你且看看这是啥。"

青蚨是种极小的虫,指甲盖儿大,红褐色,翅膀上带着金粉。王生捏着它,放在手心里:"我听老辈人说,青蚨母子有灵,母虫血涂钱,子虫自会飞回来。"

李四盯着那虫子,突然打了个寒颤:"王大哥,你莫要吓唬我......"

"我不吓唬你。"王生把青蚨收进袖中,"你去把钱箱打开,我给你看样东西。"

李四的铺子后堂有个樟木钱箱,铜锁上结着霉斑。王生摸出随身携带的铜钥匙——那是去年李四喝醉了,非让他保管的说:"王大哥,这箱子就交给你,我信得过你!"

锁"咔嗒"开了。钱箱里堆着铜钱,铜绿混着霉味直往鼻子里钻。王生从中拣出十枚新钱,在青蚨母虫身上轻轻一蹭,血珠子渗出来,染得铜钱泛着暗红。

"你把这十枚钱放回箱底。"王生说,"明早我来取。"

李四糊里糊涂应了。王生离开时,听见他在背后嘀咕:"神经病......"

第二日天没亮,王生就被雨声惊醒了。他披了件蓑衣,摸黑往李四铺子去。钱箱还搁在后堂,他掀开箱盖,借着月光一照——那十枚染了血的钱,竟不翼而飞了!

王生心里"咯噔"一下。他蹲下来,仔细检查箱底,发现砖缝里卡着根红丝线——是青蚨的翅膀蹭的。他摸出怀里的青蚨,母虫正扑棱着翅膀,旁边躺着颗小米大的卵。

"原来如此。"王生喃喃自语,"母虫血涂钱,子虫吸了钱气,会飞回母虫身边......"

他刚把青蚨收进盒子,就听见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李四撞开门,浑身湿透,手里攥着那十枚钱:"王大哥!我...我昨儿半夜起夜,看见箱子里有虫飞!我追出去,就捡着这些钱......"

王生接过钱,指腹蹭了蹭——血已经干了,可钱上还留着青蚨的气味。"李四,"他说,"你可知这青蚨的讲究?"

李四摇头,浑身筛糠似的抖:"我...我只听说,用这虫子能招财......"

"招财?"王生冷笑,"我告诉你,青蚨母子同心,你动了我涂血的钱,子虫就

会飞回来。你昨儿后半夜是不是做了噩梦?"

李四猛地跪下来,额头磕在青石板上:"王大哥,我梦见那虫子变成个白胡子老头,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再也不敢赖了......"

王生扶他起来:"你且把欠银列个单子,我跟你去金陵找你表舅。他要是肯帮忙,这钱还能要回来;要是他不肯......"他从怀里掏出张地契,"我那三亩祖田,你拿去抵。"

李四的眼泪"啪嗒"掉在地上:"王大哥,我对不住你!我这就写借据,明儿就去金陵......"

半月后,李四带着三百贯钱回来了。他跪在王记布庄门口,把钱袋往王生脚边一放:"王大哥,这是我还的本,还有利息一百贯......"

王生弯腰捡起钱袋,拍了拍他的肩:"李四,我不图你利息。我只图你记住,这世上最金贵的不是钱,是信。"

后来,扬州城里流传开个说法:王记布庄的铜钱有灵性,是用青蚨血养的"还钱钱"。有人问王生咋回事,他就笑:"哪有啥灵性?不过是人心换人心罢了。"

再后来,青蚨成了诚信的象征。南方的商人们都爱在钱箱里放枚青蚨,说是能镇住贪心。王生的布庄越开越大,可他总记得那枚青蚨——它就收在樟木匣里,旁边压着张借据,上面的墨迹早被岁月浸得模糊,可"诚信"二字,却比铜钱还亮。

喜欢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