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长生天可汗

当得知西藏正在内斗,双方兵力加起来不过三西万人时,上官仪逐渐心动。`精\武/小-税^罔\ ,冕,肺~阅?犊?

自己这边的军队都是河西长大,都能够适应高原气急反应。

战马也都是耐力强大的蒙古马,

有道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如今秦军势如破竹,有没有自己这点人马无伤大雅。

但西藏要是被世俗大汗掌控,就会再次凝聚西藏几十万藏民。

被统一的藏民,甚至要比蒙古更难缠,毕竟高原地形不宜大军攻略。

以后想要打下来就得付出十倍代价。

这都是上官仪通读史书得出的结论。

何况这时候拿下西藏,不止能得到大量牧场,还能对川地进行打击。

简首就是一举两得。

想到这里,上官仪立即书写军报。

向周铭表明战机难得,自己将率军三万扫清青海,训练大军高原战斗能力。

来年二月一举平定西藏。

接下来上官仪便下令奇袭蒙古部众,将固始汗的部众全部抓捕,这可是二十万人口,不要白不要。

他自己则是研究进藏路线,决定沿着唐番古道行军,最后奇袭拉萨和山南。

抓住西藏活佛后,再与藏巴汗决战。

……

十一月初,陕西再次下起大雪。

经过三日折腾的周铭,也在大殿内召集顾君恩众人议事。

至于司马乘己经兵发五路,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清剿行动。*0.0\暁`税^旺, .更_鑫+嶵*筷¨

主要是将各个关隘和卫所占领,只有这些地方打下来,陕西才能固若金汤。

特别是潼关和商洛,这两地方一个防河南,一个防荆楚之地。

是司马乘必须要拿下来的。

只有这样才能定鼎关中。

第二个就是招降各路义军,这些人也算是人物,死了太可惜!

至于为什么是一个月,自然是因为周铭己经迫不及待的,想当那九五至尊。

公元一六三三年正月初一,即崇祯六年就是周铭选择的日子。

顾君恩和洪承畴两人,如今也换上黑红色儒袍,算的上紧跟时事。

就是练国事依旧穿着一身大明道袍,周铭也不计较这些,毕竟这是自己太岳丈。

随着亲卫铺开羊皮地图,周铭上前踩在关中地区上说道:

“本王今天召诸位前来,是议议大秦对这里的统治,该如何才能度过大旱。”

“大家畅所欲言即可!”

练国事本以为周铭让自己来,是想询问文武体制架构,为称帝做准备!

没想到却是解决关中旱情,本来敷衍的表情也逐渐认真起来。

“大。。。这关中之地水脉纵横,只要将大旱之地民众迁徙而来,并平均分给他们土地,便能初步解决旱情!”

“这是老朽画的旱情分布图!”

“但如果迁徙流民入关中,将会耗费大量的粮食,还请斟酌!”

练国事掏出一卷宣纸递给周铭后,便快速的退回座位。+咸/鱼.看_书, !免¨费`越?黩*

叫大王二字,他还是感觉羞耻。

周铭仔细看完分布图后,发现这老梆子还是挺有实力的,所有集镇和大点的村落,纸上都有标注。

不愧是能干到布政使的人物,处理政务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顾君恩咳咳两声站出来说道:

“练大人,不用斟酌!”

“查抄王府得粮一百五十万石,都是今年秋收的新粮,全部囤积在泾阳城!”

“还有金三十五万两,白银六百六十万两。其他古董字画更是不计其数。”

“至于其他关中富户军队正在查抄,估计不会比秦王的家产少!”

旁边的洪承畴都怀疑自己耳朵出问题。

一千多万两的银子?

一百五十万石的粮食?

你全部拿出来给老子练兵,何至于自己都被挫骨扬灰?

练国事对这些倒是不吃惊,这关中一大半的土地,都是秦王府暗中操控。

这又恰好是秋收后,粮食不多才怪。

至于金银?

士绅合力捐的剿匪银子,他朱存枢都敢吃一半的回扣,有多少都不奇怪!

周铭听到如此多的金银粮食,对稳定关中再没有顾虑,便对着练国事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请太岳主持流民迁徙,顾君恩你暂时打打下手。”

“一事不劳二主,顺便给本王书写伐明和登基的檄文!”

周铭的语气很坚定,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可能。

毕竟洪承畴这个三边总督,在文人里的分量,还是没有练国事重。

朱棣为何要选方孝孺写檄文?

还不是这家伙,在文人圈子里够响亮?

周铭早就有打算,对于服从的读书人,就大开方便之门。

不服从的就杀到他们服为止。

还有

人说儒家导致民族懦弱。

但事实上儒家就是一个称谓而己!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大部分皇帝不会利用儒家,去达到自己目的。

朱元璋乞丐出身,都知道利用孔家,去删改孟子学说,增加皇权至上。

汉武帝刘彻更别说了,他想儒家是什么样子,那就是什么样子!

而周铭更狠。

他准备在西安修建一座塔,把孔家一门全部圈禁起来当猪养。

至于孔夫子当年说了什么谁知道?还不是由周铭任意拿捏!

孔夫子曾经说过:代朱明者周秦!

孔夫子曾经说过:读书人要研究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真正的聪明人肯定不信,但是底层的读书人信就行!

不信?那你就不是孔子门生,你就没有资格参加科举!

就在这时,洪承畴感觉自己不发言,有点低人一头的样子,便站出来说道:

“大王称帝在即,秦军中的蒙古统领和士兵很多,不知您有何打算!”

见周铭被吸引,洪承畴便继续说道:

“臣听闻大王剿灭林丹汗得到一方玉玺,不如皇帝和大汗共尊如何?”

“如此,攻打当初蒙元的地盘包括大明,大王也是师出有名!”

周铭慢慢敲着扶手,他本来是想叫天可汗,毕竟这己经是最大的。

但这毕竟是李世民专属!

自己再叫这个,有点拾人牙慧!

周铭脸皮比较薄!

“洪先生,本王取什么称号为好?”

洪承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说道:

“自几百年前成吉思汗废除萨满,从此大汗称谓,便是草原世俗权力的巅峰!”

“但蒙古内部依旧有不服者!”

“臣当年查阅北京典藏,发现只有像皇帝一样,固定称号才是最佳办法!”

“长生天可汗!”

“与天子称谓有异曲同工之意!”

妙啊!

周铭忍不住拍起巴掌,这洪承畴简首就是人才,不愧是年少成名!

上一世皇太极也是太早称帝,要是晚几年被洪承畴这么建议。

那蒙古人不得疯掉?

“好,就这么办!”

“玉玺本王待会就给你,至于怎么布置你说了算!”

“本王只有一个要求,要史无前例!”

“臣必定为大王办的史无前例!”

洪承畴一听也是开心至极。

给皇帝上尊号!

这可是要被记入史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