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我不同意!
一听这话,大伙都下意识的掂了掂手里的安全帽。
“你还别说,好像是真的轻了不少!”
之前他们也经常去工地,每次回来,脖子都又酸又疼。
他们在只戴了几个小时都不适应。
可想而知,那些工人们有多排斥安全帽了。
这时又有细心的人发现,他们拿到手的安全帽除了重量上轻了不少,内部结构似乎也不太一样。
每顶安全帽里,都用帆布带和铆钉打了一个十字型的悬挂系统。
克瑞丝见状便和池衡抱怨了一句,“这安全帽轻飘飘的,能起到防护的作用吗?”
李教授正好在旁边,闻言笑着解释了一句。
“安全性你们不用担心,之前我们已经做过实验了。”
“你们可别小看了这里面的这几条帆布带,一旦有东西砸中了帽壳。”
“这个十字悬挂系统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比单纯的加厚安全帽可有用的多!”
一听做过试验,还是李教授这样的专家亲口保证,众人这才放下心来,笑呵呵的把安全帽给戴上了。
“这么好的点子,是谁想的啊?”
就在这时,和李教授相熟的几位院长,半开玩笑的说了一句。
“老李你也是的,怎么不早点和我们说!”
“我们也是刚拿到没多久。”李教授说完,还颇为自豪道:“这主意啊,还是小姜想出来的!”
池衡闻言,手微微一顿。
“小姜?”哪个小姜?
“还能是哪个小姜?”反应过来,李教授指了指不远处的姜姒。
“这是姜工的主意?”众人这下更惊讶了。
“对啊。”
见他们一脸不可置信,李教授索性就把两个月前,姜姒找他商量要改良安全帽的事给说了一遍。
他只说了一个大概,具体细节还是得由姜姒来说。
这会大伙的安全帽已经戴好了。
姜姒便借着这个话题,正式开启了今天的参访之旅。
原本参访团里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抱着挑刺的或者看热闹的心态来的。
没想到一进门,大伙的注意力全都被这个不起眼的安全帽给吸引住了。
姜姒见状就简单的说了一下自己的改良思路。
事实上,后世安全帽的制作材料基本上都是高密度的hdpe或者ABs工程塑料。
但这个年代,技术水平和工艺没办法达到。
于是,她就想了一个改良的方法。
其实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在制作安全帽的原料中,添加一些短切的棉纤纤维或者木浆纤维。
当然这些比不上玻璃丝的效果。
只不过玻璃丝通常用于军工和航天,原材料不好获得。
至于里面的十字型缓冲绑带的作用,李教授刚才已经说了,姜姒也就没有浪费大家的时间。
只是强调,改良后的安全帽,在保证了舒适度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工人们的人身安全。
今天在场还有不少外宾,姜姒说的这些,他们虽然当时并没有听懂。
但她身上的这份自信从容,不疾不徐的专业态度 ,还是引得众人感叹连连。
尤其是在听完翻译们的解释过后,大伙看向姜姒的目光里,明显多了几分欣赏与敬佩。
克瑞丝没说话,心里一直思量着刚才在国营商店里听到的那些话。
不经意间,她看了一眼身旁的池衡。
池衡此时正侧对着她,她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可她很确定,从刚才到现在,池衡的目光始终落在姜姒的身上。
想着这些,克瑞丝看向姜姒地眼神不由的复杂了几分。
以至于后面姜姒说了些什么,克瑞丝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姜姒并不知道她的这些小心思。
借着安全帽这个话题,她带着参访团的众人开始进入施工现场。
或许是提前足了准备,接下来在面对众人或质疑,或好奇的询问时。
姜姒总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最简洁也最圆满的回答。
包括设计里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细节,以及后期做了哪些改动。
再到抗震,抗风以及与周围建筑风格的融合,每一个话题,她都能信手拈来。
原以为这场参访活动,会充满了浓烈的火药味。
但几个小时下来,气氛却是相当的融洽。
包括先前在国营商店对姜姒提出过质疑的那几个人,此时也已经臊红了脸。
然而在面对众人的称赞时,姜姒的态度却是相当的淡定。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临近中午,也到了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
上午的参访活动暂时告一段落,在工作人员的人员的带领下,一行人前往友谊餐厅开始用餐。
姜姒也终于可以放松一会。
这种涉外交流的场合,真正吃饭的人很少。
大多数人都是借着这个机会互相攀谈,以此来拓展自己的人脉。
全场似乎也就只有姜姒,是真的安安静静的在享受美食。
为了这次参访活动,她连续熬了大半个月。
今天早上更是天不亮就赶到了施工现场。
这会她早就饿的不行了。
可即便是饿,她的吃相还是相当的斯文优雅。
等姜姒吃的差不多了,池衡拿着酒杯自然地走到了她旁边,“你刚才表现的很好。”
姜姒侧头看了过去,“谢谢。”
池衡看似随意的晃动了一下酒杯,目光却快速的扫了一眼四周。
确定没什么注意这边,他压低声音又说了几句。
这些话,他是用沪市话说的。
准确来说,他在解释。
姜姒听完顿时明了。
她就说,池衡今天怎么突然当着众人的面与她叙旧,原来都是因为这个……
于是乎,等下午参访交流活动接近尾声时,池衡果然如他所说的那样。
他代表高卢国大使馆,正式向姜姒发出了邀请。
高卢国与华国建交的时间比较早,当时只在使馆区建了两栋大楼。
一栋用来办公,另一栋用于员工生活。
随着这几年两国交流越来越多,原有的宿舍楼已经没办法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
大使馆那边,急需建造一栋条件更好更完善的宿舍楼。
当然,这个规模和投资没办法和涉外饭店比。
知道姜姒很忙,他们也没指望她能全程跟进。
主要就是想聘用她为设计顾问。
施工方这边也有建工部来安排。
他们只负责出钱。
这事于双方而言,都是一件互利共赢的好事。
更何况,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姜姒略一思忖便同意了。
见她点头,建工部的徐部副长当即表态,“那就提前预祝我们合作……”
愉快两个字还没有说出口,就被人突然打断。
“我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