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不打无准备的仗

此话一出,房间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见高院长和李教授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姜姒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是不是我的设计方案和别人的很像?”

“你知道?”李教授惊讶。

“本来不知道,但现在知道了。”姜姒实话实说。

闻言,高院长和李教授对视了一眼。

两人都跟设计打了一辈子交道,原本就是眼里容不得沙的性子。

刚才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开口,也是觉得这件事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沉吟了片刻,李教授说道:“小姜,那我就直说了,你的这个设计方案,和这次中选的方案,有九成的相似。”

“九成?”

“是的。”

姜姒听完沉默了一瞬。

你说要说完全不惊讶那是假的,毕竟这个项目的复杂程度摆在那里。

即便是两个人灵感相似,那也不可能撞的这么彻底。

但你要说有多意外,倒也没有。

可能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吧,再加上今天在国民日报社里的所见所闻。

实话说,她对沈栋这个人实在是没什么好印象。

如今听到这个消息,姜姒反倒是有了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相比于她的淡然从容,一旁的霍廷洲,此时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

没人比他更清楚,为了这个设计,他媳妇儿付出了多少!

那段时间她刚出月子没多久,为了赶稿经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手指磨出血泡更是常有的事。

正因为如此,当得知自家媳妇儿落选之后,他才会那般的心疼。

结果现在告诉他,不是他媳妇儿的设计不够好!

而是她辛苦创作的设计方案被人掉了包,霍廷洲怎么能不气?

想着这些,霍廷洲看向了在座的二位。

“这份设计方案是我媳妇儿的心血,上个月月底,由我母亲亲自带回京市。”

“之后在京市邮局总局寄出,办的挂号加急。”

原本霍母是打算亲自送过去的,但建工部那边有规定,为了活动公平公正。

这次所有的设计方案除了匿名之外,投稿之前必须打好封条邮寄到建工部。

并指定了只能由审核小组的人签收。

霍母不放心,还专门办理了挂号加急业务。

同城的话,两天之内必达。

挂号的收据,霍母昨天就已经交给姜姒了。

70年代挂号凭证

“李教授,这是邮局的收据。”借着挎包的遮挡,姜姒从空间里取出了那张收据递了过去。

就在她准备说出自己还拍了照片留作存档时,李教授已经第一时间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小姜你放心,这件事我们一定会调查清楚,还你一个公道。”

李教授一辈子阅人无数,从看到姜姒的第一眼起。

他就知道她是个聪慧且有才气的好孩子。

尤其是刚才她在阐述自己设计方案时的自信与从容,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她的身上,李教授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再退一万步说,以霍家今时今日的地位。

身为霍家的儿媳,她完全没有必要做这种事,当然她也不屑做。

“谢谢你,李教授。”

姜姒也没有想到,在她还没有拿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

李教授就已经将这件事给盖棺定论。

但她从不打无准备的仗。

既然要讨公道,那么证据自然得准备得充分一些。

于是中午饭一吃完,姜姒和霍廷洲先把李教授还有高院长送回了家。

之后又开车去了一趟京市美术家协会。

方文君这会也刚吃过午饭没多久,见到他们小两口过来了,又惊又喜!

连忙把人带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说话间,方文君上下打量了一下姜姒,“我怎么瞧着你比去年瘦了一些,是不是带孩子太辛苦了?”

姜姒心中一暖,说了一句前天晚上刚回来的。

又笑着说:“师母,我挺好的,您看着倒是越来越年轻了。”

“你就会哄我开心。”

方文君嗔怪地拍了拍她的手,“你快坐,小霍你也坐。”

说着,她就从柜子里拿出了茶叶桶。

“今天下午单位没什么事,一会我就可以回了,你们两个跟我一起吧,晚上就在我那吃顿便饭。”

知道姜姒生了一对龙凤胎,方文君特意准备了点礼物,打算让他们带回去。

姜姒却把人给拉住了,“师母,你别忙活了,其实我今天过来,是有件事想请师母帮忙。”

方文君诧异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姜姒就把设计图被冒用的事给说了一遍,这次投稿用到的设计图是用于归档的正式版本。

虽说是匿名的,但遇到需要文字标注的地方还是得标注。

只不过字体严格规定了,只能用防宋这一种。

时间有限,对方想要照着自己设计图重画一份显然是来不及的。

姜姒猜测,对方应该是直接拿了自己的设计图去投稿。

至于上面的文字标注还有线条这些,他是用刮刀修改,还是用针管笔在她原有的基础上描摹一遍。

这个只能等看到原版设计图才知道。

“岂有此理!”

方文君一听就火了,眉毛都竖了起来。

“他就是打量着设计图不会对外公布,就算是偷了别人的成果,别人一时半会也发现不了。”

“你放心,这事包我身上,我文物局有个老朋友,他就是专门做笔迹鉴定方面的工作,技术绝对过硬,晚点我给他打个电话。”

说着,她又问,“你刚才说还拍了照片留底?”

“嗯。”姜姒点了点头。

当初她拍照只是习惯使然,没想到还真的有人会盗用她的设计图。

“那正好,你把底片给我。”

这可是关键证据,冲洗出来的照片自然是越清晰越好。

好在他们协会和京市图片社经常打交道。

方文君道:“一会我就把底片给他们送过去,最迟明天上午就给你冲洗放大出来。”

姜姒心中感动,“谢谢师母,这次给您添麻烦了。”

方文君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你这孩子,还跟我客气什么。”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见时间不早了,姜姒便起身告辞。

知道他们还有别的事要忙,方文君也就没有多留。

等姜姒走后,她想了想,最终还是拨通了一串熟悉的号码。

过了很久,电话那头传来了一道儒雅的男声。

与此同时,另一边。

姜姒和霍廷洲离开美协之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了京市邮局总局。

设计稿是从这里寄出,所以问题要么出在邮寄环节,要么就是沈家在建工部有熟人。

要不然设计稿不可能凭空到了他手上。

然而车刚停稳,霍廷洲忽然拉住了她了手。

“怎么了?”姜姒侧头看了过去。

霍廷洲没说话,眼神示意她看一眼邮局大门的方向。

此时正值下午上班的时间,一群穿着绿色制服,胸前别着铝制工牌的邮局职工。

这会正三三两两的朝着邮局大楼走去。

姜姒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过,眼神突然定格在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