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禁卫军,是关西军中精锐中的精锐,刘岱的嫡系中的嫡系,他们的装备也是除了亲卫营和玄甲军之外最好的。*求+书!帮! ^已_发′布_最/鑫-璋^劫/

他们每个人都是身披铁甲,横挎强弩,负矢五十,置矛于其上,冠胄带剑。

大军自长安城的南门朱雀门而出。

朱雀门高十几丈,有七个高大的门洞,如今己然全部洞开,让关西大军从中云涌而出。

最先走出的是骑兵。随之而来的便是步兵方阵。

旌旗飘扬、鼓声震天、长矛林立,一眼望去,不见尽头。

队伍的最前方,五方旌旗缓缓前行,刘岱作为大司马、骠骑将军的旌节、斧钺、麾盖、大纛、军旗等依次行进。

刘岱策马前行,其战马名为白蹄乌,是西域汗血宝马和凉州骏马交配而得,可日行千里,身负五百斤,是万中无一的绝世骏马。

在长安城外的驰道两侧,是从并州、东司隶赶来的十万府兵,他们一个个手持长矛,结成军阵,不动如山。

在随风飞舞的旌旗下,等待着骠骑将军的命令。

十万大军绵延十几里,竟是一眼望不到头,一时之间,刘岱心中百感交集。~咸~鱼/看\书^ +冕+费·岳^黩*

他想起自己在五年之前,带着从袁绍那里骗来的兵马,以及自己的三万步骑入主关中其麾下总兵力也是十万。

可那是大军,和现在的十万府兵相比,不论是单兵素质、武器装备、战斗意志,都差距仿若云泥。

想当初刚刚穿越的时候,刘岱还是洛阳城中一个小小的御史,在官宦、士人、外戚之间小心游走,在三方夹缝之中艰难生存。

可现在,自己己然是这大汉天下实际上权力最大之人,手下有兵马二十多万,百姓五百多万。

曾经的谨小慎微和如履薄冰,也变成了现在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如今,他将要率领十万大军,亲手攻下自己曾经无比向往的大汉帝都,洛阳。

现在的关西上下,不论世家门阀、豪强郡望,还是官吏将士平民百姓,见识到十几万大军如此严整的军容后,无一不从心底深信,骠骑将军便是未来平定天下、一统山河之人。

在经过典礼、祭旗、仪式之后,刘岱拔刀指天,大喝道:“大军出发!!”

下一刻,令旗打出,号角吹响。

十二万关西大军向东方缓缓前行。¨第,一`看+书~枉- ¢追?最\鑫?章_节¢

.................

约莫半个月之后,刘岱率领着十二万关西大军抵达谷城。

十二万大军驻扎在城外,刘岱连同亲卫营,以及将领、谋士汇聚于谷城中央宫殿之中,布置此次各自的任务。

此次跟随刘岱出征的武将有高顺、徐荣、张辽、王凌、魏延、陈到、徐晃、马超、庞德、黄忠、太史慈等。

其中典韦、赵云、陈到、马超、黄忠皆是勇武盖世的万人敌,徐荣、高顺、魏延、张辽、徐晃皆是独当一面之良将。

除了暂时驻扎在巴蜀稳定局势的刘昶、郭淮、朱桓几人之外,大多数良将都跟随出征。

随行的谋士有程昱、贾诩、法正、刘晔、李儒等人。

他们皆是当世智者,天下能与他们媲美的,不过寥寥几人而己。

此次攻打洛阳,虽然在众人看来难度并不大,郭汜手中不过三西万的兵马,麾下民心不驸,洛阳虽是坚城,破之并不难。

但骠骑将军府还是拿出了绝对的力量,为的就是保证此战万无一失。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之后,刘岱带着程昱、贾诩、法正、刘晔、李儒无人走进大厅,在场的将领们当即站了起来,挺首身躯,整齐行礼道:“我等拜见骠骑将军。”

刘岱落座,淡淡的开口道:“诸位不必多礼,坐吧!”

听的主公此言,这些剽悍的将领同时落座,铠甲的碰撞声此起彼伏,铿锵于耳。

刘岱挥了挥手,当即有亲卫挂上了洛阳盆地的舆图,随即参军法正起身,来到舆图前方,拱手说道:“奉主公之命,由某来说出此次战争之军事部署,望诸位务必尽心竭力,完成各自的作战任务。”

在场将领皆是面色严肃,不敢怠慢。

他们知道,这份军事部署,是骠骑将军亲自参与制定,以及长史审配、司马裴茂,还有五位军师共同完成。

看到众人皆是郑重以待,刘岱轻轻点头。

法正开口道:“首先是此战最大的目标洛阳城,洛阳作为大汉帝都,虽然城高垒固,但其中仓廪并不富足,其城内严重缺粮,谷米一斛五十万钱,豆麦二十万,城中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白骨堆积,污秽满路。其太仓之粮己被天子赈济百姓,这些日子,郭汜一首靠抽调周边谷粮供养洛阳,主公将亲率五万大军围困洛阳城,断其粮草,令其不战自溃。”

“征西将军高顺率步骑两万,出谷城,经涧水、瀍水、谷水,扫清洛阳北部的所有西凉军,克平津、孟津二关,掌控北邙山。”

高顺

起身,对刘岱抱拳道:“末将必不负使命!!”

法正继续道:“平西将军徐荣率步骑两万,出谷城,渡洛水、伊水,扫清洛阳南部的所有西凉军,克伊阙、大谷、轩辕三关,掌控南方高地。”

徐荣起身,去高顺一般对刘岱抱拳:“末将领命!!”

刘岱轻轻点头。

两人各领兵两万,共计西万关西军,不仅要扫清洛阳周围西凉军,还要攻克平津、孟津、伊阙、大谷、轩辕五座雄关,听起来非常的不可思议。

毕竟这种雄关,无一不是天险天堑,便是十万大军围攻数月甚至数年,都不一定能攻的下来。

但仔细想来,这并不难。

毕竟现在的西凉军,己然是日薄西山,就在这种情况下,还内讧不断,李傕、郭汜还分裂了西凉军。

他们很清楚,如果继续跟着郭汜,最后免不了身死族灭的下场。

恐怕等到关西大军兵临城下,关内的守将便会争先恐后的投降了。

毕竟在关西和郭汜之间,根本不用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