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十万大军军心于一身

军营里的士卒们听到了刘岱的话语之后,纷纷心中振奋不己。,暁\税/宅′ \哽+辛.最*快+

他们的主公,不仅给他们分地授田,免除徭役,还给他们发俸禄。

只要选拔出来的兵士,哪怕是最低等的大头兵,月俸都有三石谷粮!

这样的话,哪怕他们的亲人什么都不做,自己也足以撑起一家人的吃穿用度了。

如果说他们之中大部分人,之前从军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这还是他们一家数口的生活来源、衣食所安。

众多兵士都是惊喜不己,纷纷开口问道:

“主公,参与禁卫军的选拔是所有人都可以吗?”

“主公,禁卫军里是所有人都有俸禄吗?”

“主公,不知禁卫军考核都有何种项目?”

刘岱抬手打断了众人言语,说道:“只要是孤麾下兵士,不论是哪位将军麾下,皆可参加禁卫军选拔,若是可以通过选拔加入禁卫军,皆可领取孤承诺的薪俸,一切薪俸自由司隶校尉府支出。”

“至于禁卫军的选拔,由孤亲自监督,主要为识字、骑射及勇武,待拟定之后再通知尔等。”

“万岁!!”

“主公万岁!!”

这一刻,兵士们当即振臂欢呼,所有人的眼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狐?恋¢蚊-穴+ ,免\费*岳*渎-

一时之间,大军气势如虹。

他们其实也知道,其实卫将军麾下亲卫营、陷阵营和玄甲军己经在领取薪俸了。

但这三部每部只有千人,加起来也不过三千,而且选拔标准极其苛刻。

现在,这个数量又增加了一万。

军中还有不少骁勇善战之人,有信心可以加入禁卫军,他们甚至己经开始幻想,自己可以用这部分薪俸在长安城中安家立业,娶妻生子。

那可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而他们的父母,也终于可以老有所养了。

“主公万岁,我等愿为主公效死!!”

看到一张张布满了欣喜、憧憬、热忱、诚挚的面庞,刘岱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意。

想要扫平天下、澄清寰宇,自然是需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魄,但与此同时,也要有着眼于平民百姓的朴实。

后世那位文治武功独占鳌头的帝王曾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后世那位伟人也说过,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他记在心中。~8*6-z^w^w^.`c*o`m*

如今刘岱以恩德待全军将士,全军将士便向刘岱献上自己的忠诚。

十万大军,军心如此系于一人之身。

而这,就是刘岱自穿越以来,一首所追求的东西。

他以无上的威望和严密的制度,确立自己在十万大军之中的无上地位,都奉他一人为主。

如果没有他的命令,哪怕是刘昶和高顺,也无法调动一兵一卒。

而他自己,只要一句话,十万大军心甘情愿的强闯刀山火海。

在这个时代,太多的人都有私兵。

比如曹魏的曹仁有一千亲卫,蜀汉的关羽有五百校刀手,东吴有私兵的将领更是司空见惯,纷纷用自己的奉邑来养兵。

刘岱所追求的是他麾下的将军们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

到时候,刘岱只需一道旨意,就可以撤换甚至处死任何一位将领。

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一个充盈的府库和大量的财富是必要条件。

............

深夜,从军营中返回,刘岱在书房里,静静的思考起来。

虽然只需供给一万大军的薪俸,但这对司隶校尉府库来说,也是个巨大的负担。

现在的关中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钱粮,大军所需自然优先供给,可其他地方,就要捉襟见肘一些了。

必须要有更多的谷粮才行!!

关中多铜矿,这些日子他也铸造出不少的铜钱,但根本没任何途径换成粮草。

司隶校尉府上下,都因此事倍加忧心。

去年入主关中,没赶上春耕,只能白白浪费半年光阴,如今还没到春耕时节。

必须要弄到更多的粮草才行。

刘岱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关中的世家。

但关中的这些世家,因为这些年的动乱,大多数都在坞堡中自给自足,更像是中原和河北地区的豪强。

看来,这件事必须要从长计议才行。

但那些门阀世家,却必须要见上一见了。

.............

第二日,他召集了治下的几大门阀世家家主,于司隶校尉府接见。

关中郡姓,以韦裴柳薛杨杜六族为代表,后汉书记载,“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

京兆韦氏,关中郡姓之首,自西汉时便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谚语,其先祖韦贤与霍光等共同尊立汉宣帝继位,官至丞相,封

扶阳侯。

河东裴氏,正是裴茂所在世家,安帝、顺帝时族人裴晔官至尚书令。

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

河东柳氏,现名声不显,于关中六姓中居于末流,但衣冠南渡后势力飞速膨胀,柳元景、柳世隆皆官至三公九卿。

河东薛氏,常与河东裴氏、河东柳氏并称“河东三著姓”。上代家主薛永在桓帝年间官至太尉。

弘农杨氏,当世数一数二的世家,西世三公,足以和汝南袁氏一争高下,可惜在关中的只是旁支。

京兆杜氏,传自西汉御史大夫杜周,光武帝时杜笃为车骑将军战死沙场。

听起来很唬人。

不过刘岱知道,这六大郡姓虽然在关中执牛耳,但在整个大汉只是三流,除了弘农杨氏外,其他五个影响力不过一郡之地。

虽如此,但不得不承认,刘岱治下九成九的有才之人,都是他们族中子弟。

寒门要用,豪门也要用,百姓要用,世家也要用。

想要治理好关中,必须一视同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