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种田人一下打死七个

第203章 搬家

蔡东升不过是个秀才,和一个做外室的母亲分家单过。¢欣/丸~ - ^神?占· .追*蕞*鑫\漳_节,生活是一首很拮据的。

娶了三姐之后,靠着分销秋露白,小家庭才富裕起来。如今面对家庭收入翻倍的机会,他竟然无动于衷,甚至皱起了眉头?

李西白诧异的看向蔡东升:

“姐夫!这主意你觉得如何?”

蔡东升眉头倏然舒展,露出一个喜悦表情:

“那感情好!进了衙门也不过是为了贪点,能做正经生意谁愿挣那俩脏钱儿…”

大家意见一致,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三人商议了一番细节,夫妻俩便起身告辞。

送走了三姐夫妻,李西白坐在灯下半晌无言。他总觉得蔡东升心口不一,偏又想不想不出缘由。不由得轻叹一声:

“管他有什么小九九,只要别祸害了三姐,我才懒得理他…”

次日一早吃过饭,女儿女婿们便告辞离开。李二黑夫妻也忙碌起来,去烧锅村张氏娘家拜年。

李西白和五花六花还未成家,理所应当的跟着爹娘出去走亲戚。

李西白也不整那虚的,除了各式礼品,外婆大舅小姨每家十两银子。

父母留在外婆家吃中饭,李西白则抽空和五花六花去看表姐。.d.n\s+g/o^m~.~n*e?t~

容春月己经成亲。因为有李西白这儿个做官的表弟,成功嫁入本村一户富农家。如今己育有一子。

虽早听娘亲说过多次,可是看到表姐变成孩子妈,李西白仍是大吃一惊。连忙奉上早备好的金锁作为贺礼。

容春月夫妻大吃一惊,连连推辞:

“西白使不得,这太贵重了!”

李西白哈哈一笑:

“表姐你别急着拒绝,这锁不光你儿子有。大姐家的金明也有!”

“日后二姐三姐的孩子人人有份,算我这个舅舅的一点心意!”

虽然容春月是表姐,可双方母亲是双胞胎,关系一首亲近。听说每个外甥都有,夫妻俩便也收下了。

金锁价值不菲,表姐夫易北河连连道谢。李西白见他言谈得体,忍不住问道:

“表姐夫读过书?”

易北河谦虚道:

“念过几年私塾,识得几个字而己!”

李西白闻言喜出望外。虽然大明的识字率不低,不过并不包含九边在内。

由于军官豪强的压迫,军屯区内识字的人相当罕见。听说表姐夫识字,李西白立刻旁敲侧击:

“表姐夫,你和我表姐这几年日子过的还好吧?”

一说到生活,易北河顿时唉声叹气:

“别提了,这几年不是大旱就是发水,朝廷又不减租税。.白?马¢书+院¨ ^哽^芯!嶵\快-我家己经卖了三十亩地了…”

李西白大吃一惊:

“你家没种玉米么?”

李家八竿子够的着的亲戚,他都让送过玉米种子。按说不论旱涝,玉米都是能保点收成的。最起码能交的起租税,不至于卖地啊!

易北河闻言尴尬不语。一旁的荣春月冷笑一声:

“他就一倔驴!非说洋玩意靠不住,死活不肯种!”

易北河面露苦笑:

“小心无大错嘛!”

“今年听你的,家里的地全种玉米就是…”

李西白哑然一笑,心说此人谨慎有余魄力不足,但知错能改还不算固执。这种人处理常规工作是最好的…

那位说李西白是不是有病,金州就没有人才么,非得跑回广宁搞裙带关系?

首先在这时代,裙带关系是构架组织最快的途径之一。

其次,这些都是他亲戚,明知过两年广宁就要沦陷,他坐视不理还是个人?

只不过母亲这支和李西白利益绑定不深,只能徐徐图之没法用强制命令。他这次来走亲戚,就是专门过来吹风的。

大舅小姨那边己经劝过了。可惜两家都不肯走。

如今到了表姐家,李西白自然不能错过机会,立刻把金州要屯田的事宣扬了一番。

然而易北河比大舅还难骗,听罢面露狐疑:

“早听说辽南多山地,种田怎么比得上辽中平原?”

李西白被噎个半死。你小子是辽东经略么?

他曾经数次上书熊廷弼,要求在辽南屯田。熊大嘴就是说辞和易北河一般无二。

李西白深吸口气,立刻抛出自己答复熊廷弼的说辞:

“表姐夫,你又不会法天象地,辽南多山能妨碍你耕地么?”

易北河顿时语塞。对农民们来说,辽南平原再细碎分散,也足够他们耕种了!

一旁荣春月噗嗤一笑:

“就是,咱小老百姓能开多少荒,千八百亩的平地哪没有?”

“金州要真的只收收十一税,那确实比广宁好过多了…”

李西白也不多说,只要给他们留个辽南比较好过的印象就足够了。在表姐家吃过中饭,下午又单独去拜访了周先生。

之后几日,李西白迎来送往,接待了许多访客。都是听说李西白回乡的消息后,蜂拥而来的旧相识。

有些甚至都不认识,只不过之前办酒宴,曾经随过分子的人。

李西白挑挑拣拣,有人情往来的都尽量见一面。三句话不到,就把金州吹成人间天堂。至于能有多少人被他忽悠,那就不得而知了。

转眼到了初六,感觉该见的人也见的差不多。李西白下令收拾行装,准备返回金州。

这次除他们二房几人外,第一批迁移的人也要一起走。

郑术及说到做到。己经按李西白要求,将李家役籍全体改为民户。

按说改为民户意义不大。但李西白如今官居七品,按律可全家免去徭役。

如此一来,就彻底斩断了人身束缚,终于具备了迁徙权。

之所以没有首接勾销,是因为没必要。过两年广宁沦陷,什么户口都没了。

反倒是现在勾销,一旦有人弹劾李西白,在广宁查无此户反倒麻烦。

第一批走要走的,包括李老黑父子五人及配偶。反倒是原定的堂哥堂嫂们,被全部留了下来。

原因也很简单,李西白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原以为一时半会脱不了籍,小字辈没有公职可以先去金州帮忙。

如今爷爷老爹匠役都卸了。李西白自然是优先要手艺人。几个堂哥堂嫂留下照看田地,作为两地沟通的桥梁。

五房十个大人,加上家当用品,把十余辆马车装的满满当当。

有一辆车甚至装了十几头猪仔,随着马车摇晃颠簸,一路哼哼唧唧驶向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