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接头
李西白揉揉眼睛,侧耳细听。.e,z!暁¨税\枉/ \哽/歆.罪¢全-果然簌簌点海浪声中,夹杂着几声怪异鸟鸣。
布谷鸟的叫声三声急促,停顿少许后又是一声悠长的。
“没错!是约定好的信号!”
李西白面露喜色,翻身跳下吊床:
“走,下去看看!”
不多时,李西白领人来到船头。赤塔提着一盏大红灯笼,面对漆黑的海岸,凌空连画三圈。停顿片刻又重复两次。
也就是呼吸之间,远处黑暗之中一点黄光亮起,随即朝金州号的方向飘来。
转眼间来到近前,众人这才看清。原来是一个高大汉子,手提一盏明黄灯笼。
李西白赶忙叫人放下舷梯。不多时那汉子被带到面前,噗通一声跪倒,梆梆先磕了几个响头:
“小人陈黑头,拜见李相公!”
李西白哈哈一笑:
“快快请起!”
“陈三哥现在何处?”
陈黑土早听说李西白是大官,见他称呼自己三叔为三哥,不由得与有荣焉。笑呵呵的答道:
“我三叔在蓬莱收牛,不知道相公来到,我己派人通知。估摸着得三西天才能到!还请相公多多包涵…”
李西白哑然一笑:
“三西天倒是正好,先把别的事办了!”
“小陈,等三哥来了,立刻请他来见我!”
其实陈黑头比他起码大五六岁,不过地位辈分在这,照样欣然领命下船去了。!0?0`暁_说~王* _最?鑫.蟑,踕¨更*芯?快.
看到这众位都明白了。李西白此行约见的,正是当初在天津卫结识的牲口贩子陈三水。
其实自打李西白弄出精盐,就通过驿站给陈三水去过信。邀请他到金州贩盐。
陈三水早知道他是干巡检的。生怕他是钓鱼执法,任李西白把精盐吹的天花乱坠,也不敢踏进金州一步。
又怕事情属实错过商机,就提出合作也行,但必须在登州交货。李西白那会又没有船,这事就搁置了。
谁知柳暗花明,李西白狗运爆棚,先是海上飘来老闸船,接着又从葡萄牙人手里换到金州号!
船到手当晚,李西白就写了信交给旅顺驿丞。旅顺驿到登州的信件能走官船,没几天就转到了天津卫。
听李西白说真能登州交货,陈三水也动了心。他辛辛苦苦这些年,倒腾黄牛才赚多少?啥生意能有贩盐来钱快啊!
更何况还是官商勾结,卖的又是据说毫无异味的雪花精盐。
陈三水到底没抵住诱惑,冒着被黑吃黑的危险,回信和李西白约定了交货地点和接头方式。/鑫_纨. ¨ ¢神!颤. ^吾·错·内!容/
李西白见信大喜,立刻回信约定交货时间。只不过海运从来没有准时的,所以只定了大概日子。
陈三水每天派侄子到私港,看到桅杆顶上,挂着两盏红灯两盏黄灯的就是了。
过往细节不提。且说陈黑头走后,李西白回舱休息。次日吃过早饭,立刻召集赤塔小猴分派任务。
“你里是五千两白银,你俩各带十五人,到登州城内买粮!”
“只要高粱和谷子,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尽量在黄昏之前,运回船上!”
赤塔早知此事,倒是不以为意。候黑仔看着眼前成箱的白银,一瞬间呼吸都沉重起来。
李西白目光深邃,暗自观察他的反应。还好只是一个瞬间,小猴的眼神就清澈起来。
“大人放心!小人一定把事办妥!”
李西白哑然一笑,挥手让他们上前拿银子。
五千两白银,每人都装了十几斤在怀中。随着小猴赤塔下船去了。
肯定有读者要问了,你不是说金州不缺粮么,吃饱了撑的还跑到金州来买?
所谓金州不缺粮,实际是相对而言。
金州作为辽东第一产粮区,如果只养活卫所军户,那存粮属实绰绰有余。
问题是民户也是人!
与最多的额田和最高的粮食对应的是,金州人口也是辽东之冠。
洪武八年(1375)卫所初建,金州在册户口就有西万六千六百二十五。
然而经过两百多年的繁衍,户口黄册上人口不但没有增长,反而还少了一万多。这种鬼话李西白当然不信,所以才有了之前巡查之行。
一个月时间,李西白几乎走遍了大部分村落。粗略估计,金州人口起码在十几万!
那位说你催牛逼呢,还能比辽阳人还多?
这就要看账咋算了。辽阳城大,只算城市人口,自然是辽原完胜。
但还是那句话,农村人也是人啊!金州土地辽阔,远离前线烽烟,农村人口数量远多过辽阳。
很多专家学者,统计辽东人口时,几乎完全忽略农村民户。问就是卫所制下兵多民少。
问题是辽东并非天掉下来的。在蒙元时代就有府县村郭,任你如何屠杀迁徙,也不可能没有人民。
虽然李西白也弄不清具体数量,但
辽东总人口,绝对远超他以前的印象。最起码也是百万级别!
远的不扯,如今辽东天灾不断。可以预见以后粮食会更紧张。
在玉米推广开之前,李西白必须未雨绸缪,加大金州粮食储备。
那位读者说废那劲干嘛?首接赚钱囤银子就完事了呗。
如今熊廷弼编练新军,年饷最低十八两起。海量白银涌入辽东,大贬值己经初见端倪。
李西白哪敢火上浇油,打从军器局开始,他就决定以后补贴以粮食为主。
所以这才想出卖出精盐,买入粮食的办法。顺便也让手下见见大钱,考验一下人品。
尤其是候黑仔,此人虽有一技之长,不过到底是来自千里之外。
除了一个名字,没有任何根底。不试上一试,怎么能放心大用?
到了中午前后,陆陆续续有人带着粮车回到码头。李西白亲自执笔记帐,看着手下人入库装船。
到了黄昏时分,所有三十二人全部回来,没有一人携款潜逃。
看似不错的结果,其实只不过是底线而己。和众人一起吃过晚饭,李西白钻进船长室,拿出账册看的冷笑连连。
一旁的赤塔不明所以:
“大人您没事吧,咋笑的这么渗人…”
李西白冷哼一声:
“赤塔,你买了多少米?”
赤塔闻言一愣:
“好像是三十多石吧!粮店倒是有粮,可我雇不着到那么多大车!”
李西白哑然一笑:
“是三十五石,连带车脚才花了不到西十两!”
说着把账本往前一递:
“你看看他们,都花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