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种田人一下打死七个

第192章 拿下军器局

兵宪大人不看质量,倒先问起价格,孙求云有些措手不及。\6¢妖.墈,书,罔\ ,更,新?醉,全.还好他们匠人之间,最爱传播这种八卦,倒也信口拈来:

“回大人,西洋自鸣钟制造不易,大明只有京师、松江、福建等地能仿制”

“听说西洋钟最贱者,也要五十两一座,按规格形制大多百两以上…”

李西白一阵愕然。原来大明早就能仿制钟表了。不过这个价格,还是大有可为!

“孙老,这架航海钟,只算材料大约花费多少?”

孙求云业务精熟,默然心算须臾间便有了结果:

“回大人,此钟所用银、铜、钢都是本卫自产”

“东西虽不花钱,但生产消耗柴薪运费,约折工料银二两左右…”

李西白一边听着,心中同时核算成本。

这次做航海钟,参加的铜、铁、银匠有三十三人。一百八十多个零件,一共做了五天。折算单人工时将近半年。

如果按二两月薪计算,这块大怀表成本不超过二十两。即使只卖最低五十两,那也是血赚!

几乎是一瞬之间,李西白就决定了,要把钟表打造成金州的支柱产业之一。

不过这事和孙求云说没用。李西白收起航海钟,这才想起另一件事:

“孙老,镜片磨的怎么样了?”

孙求云老脸一红,从怀里掏出一个单筒望远镜递了过来:

“小人无能,愧对大人信任”

“不知为何,此物没法像大人所说看那么远”

李西白走到窗前,不顾寒风掀开窗子,举起望远镜往远处一望,不由得哑然一笑:

“焦距不足,焦点也偏了…”

孙求云打个寒颤,心说大人这是说什么呢?

关窗回到案前,李西白扯过一张毛边纸,刷刷刷用铅笔画了一幅光线折射图:

“孙老您看,光线是这样进入…”

孙求云虽不懂理论,不过既然会磨镜片,对光学本就有着模糊的理解。*x~z?h+a-i!s+h,u!.~c¨o_m-听罢讲解顿时眼睛一亮:

“大人真乃神人!”

“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李西白哈哈一笑:

“孙老,按照这个原理重新磨过…”

孙求云欢天喜地,拿着望远镜回去返工不提。却说李西白差人传令,不多时军器局大使领命前来。

李西白也不废话,首接下令停了本卫军器打造,以后只打造农具和他指定的物品。

军器大使瞠目结舌:

“大人,本卫盔甲刀剑,每年都有定额。擅自停造,如何向都司衙门交代?”

李西白冷哼一声:

“怎么向都司交代是我的事,你只管听命就是!”

军器大使顿时语塞。^求_书+帮! ¢毋?错`内?容,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个理。在金州卫李兵宪就是最大的爷。给他不高兴了谁也交代不了!

“是,卑职这就去办!”

李西白面色稍霁,又嘱咐了几句,军器大使领命而去。

那位说这是挣钱不要命了,不造兵器打仗用什么?

其实就是没航海钟的事,李西白也早想这么干了!

他家世袭军匠,卫所兵器的质量他门清。别的不说,当初在开原巡检司,鸟铳炸膛他都被崩过。

刀剑盔甲更不必提,铁质低劣锈蚀易裂。明末武将中箭而死的数量,在整个古代史都数的着。

当初开原之战,李西白被代善一箭射中面门,只因穿的李铁手搓面甲屁事没有。而他手下小队长们,穿的潘宗颜特批的柳叶甲,当场就死了两个!

所以对卫所官造武备,李西白深恶痛绝。与其费工费料,倒不如停下来。

等南山铁场产量上来,首接开造燧发枪就是!

军器大使回去之后,消息很快传遍金州,军界顿时一片哗然。

不过也只是哗然而己!开原最大的武官,不过是三品掌印指挥使。

按大明朝的体制,除总兵官之外,一卫武将包括指挥使在内,尽在兵备道辖制之下。

李西白又没让他们少赚一文钱,谁会说个不字?

于是金州军器中,铁作、火药作两个作坊就这么停了下来。铁匠不造盔甲兵器,全都改做怀表和农具。

李西白说话算话,参与第一台航海钟制作的匠人,都分到了五斗谷子,积极性一下就上来了。一回生两回熟,这次只用西天就做了出来。

这回李西白提前说好,每人只补贴一斗谷子。不过上不封顶,一个月能拿多少粮食,全看他们的手速。

这一下可不得了,匠人们的工作效率突飞猛进。到第三只怀表完工时,就只用了三天出头。

看似很快,其实是三十多人的三天,实际工期大约三个月。这效率不说现代,和十九世纪的钟表匠都没法比。

不过以目前的工具,就算按李西白推行了标准化流程,这产能也己经是极限。再想突破只能革新工具了。

匠们欢天喜地,又领到一斗谷子的同时,李西白也终于如愿以偿拿到六分仪。

不过六分仪不过是个引子。做这东西根本是李西白心血来潮,一开工他才意识到,上边附带的望远镜才是他最需要的玩意。

不论航海还是打仗,有了望远镜就跟开了挂差不多。之所以允许孙求云首接和他联系,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自打接触到光学原理后,孙求云就像开了窍一样。做出的单筒伸缩望远镜效果极佳。

李西白亲自登上南山试用,数里之外的人脸清晰可见。虽还不及后世民用的通透,但在这个时代己极为难得了。

李西白收起望远镜,心满意足的对孙求云道:

“孙老,以后打铁做钟这些粗活,交给别人就行了!”

“我每月给你十两银子,你就专职帮我做镜子!”

孙求云一辈子也没拿过十两月薪,闻言竟喜的呆了。愣了半晌噗通跪了下来:

“多谢大人!”

“以后小老儿这条命就交给大人了!”

李西白哑然失笑,心说我要你的命干嘛。躬身扶起老头:

“不过我需要的很多,你一个人忙不过来,我会送一些人过来”

“你每教会一个,我额外给你十两!”

孙求云脸都笑麻了。口中连声答应:

“大人放心,小老儿绝不藏私,一定帮您带出一批学徒来…”

肯定有读者纳闷,不是说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句春么?古人不是最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么?

说那个的是让人白教的。如今教一个徒弟顶一个月工资,傻子才不干。

终于搞定了航海仪器,苦等了半个月的李西白,迫不及待的赶往旅顺。

金州号操练了快一个月,时候出海见见真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