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种田人一下打死七个

第126章 操练人马

耶鲁闻言一脸懵逼,这和卖酒有一分钱关系?

不过人在屋檐下,想拿下代理权的耶鲁,还是乖乖答到:

“野猪皮狼子野心,触犯天威,迟早会被大明所灭!”

小孟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回答是满分,可以进行下一个问题。/咸.鱼+看*书- ~追+罪-薪′蟑*踕_

林林总总总数十个问题,问的耶鲁一头雾水。两人谈了近两刻钟,孟掌柜露出疲惫之色,伸个懒腰道: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耶鲁,除了三关三市,叶赫部还会在哪贸易?”

耶鲁不疑有他,首白答到:

“还有张家口的商队,每个月都会路过!”

“不过商队的终点在建州,叶赫部所得有限…”

小孟闻言大喜,蹭的一下站了起来:

“恭喜你耶鲁!成为秋露白在叶赫部的代理商!”

“啊?”

耶鲁目瞪口呆,这孟掌柜全程都在问些有的没的,白酒的事说了不到三句,代理就这么谈成了!

孟掌柜给出的条件十分优厚。定价五百文的秋露白,给他三百文的出厂价。

但有有一个附加条件,需要他打探过境叶赫部的商队信息。商品数量人员构成所走的路线,事无巨细都要上报。

耶鲁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孟掌柜的身份可能不简单。·l_o*v*e!y+u,e~d?u,.,o·r′g¢

他隐约有种感觉,孟掌柜探商队信息,多半是要对建州部不利!

不过话说回来,只要不危害叶赫部,谁管他野猪皮的死活?

耶鲁只迟疑了一个瞬间,就果断答应了孟展柜的要求。双方签字画押,立下了合作的契约!

当天晚上,小孟回到巡检司,在衙署大堂向李西白汇报最新消息。

“大人,据耶鲁所言,这个商队是自宣府而来”

“出张家口,绕过边墙走喀尔沁草原,经叶赫部一路往东南至赫图阿拉…”

“商队规模宏大,牛马骡车延绵数里,多则一月少则半月便有一趟…”

李西白静坐倾听,指节轻叩桌面:

“果然是晋商啊…玩的还挺大”

“耶鲁说没说,商队是哪家的?”

小孟沉思半晌,还是摇了摇头:

“回大人!商队的信息极其机密,除了叶赫部贵族,普通百姓几乎没人知道…”

“耶鲁因为经常在山林采药,几次撞见过商队赶路,才知道的这么详细,至于是哪家就实在不知了…”

“哼!无外乎是那八家的人!”

李西白冷哼一声,心里对这帮子奸商恨之入骨。

明末小冰河天下不断。,咸?鱼\墈¨书,徃? /勉?肺\跃,毒+辽东粮食欠收更是常事。要不是晋商帮助后金,把劫掠来的赃银换成粮食,建州女真可能早就饿死了!

“小孟,你和耶鲁保持联系。新买的马你和赤塔一人一匹,晋商车队一出现,我要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小孟闻言大喜连连道谢。心中却惊讶不己,老板不知道和商队有什么仇,刚上任就就要收拾人家…

有了信息渠道,下一步就是等机会动手了。秋露白开始大量出货的同时,李西白也开始操练起巡检司这几十号人!

原本人就不多,分散在三个地点更没什么卵用。李西白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取缔镇北关和广顺关的临时据点。把所有人集中巡检司总部。

“大人,万万不可!”

刘书吏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大人,国朝之初,开原九堡六关,所有关津皆设巡检司。后来天下太平,各地巡检大多裁撤。仅留开原一部!”

“又因马市太过紧要,故特许开原巡检司超额二十,分兵派驻南关北关。怎可能轻易召回?”

李西白嗤之以鼻:

“驻扎顶个屁?你们是抓到奸细逃军,还是抓到走私了?”

刘书吏顿时语塞。如今巡检司形同虚设,除了给了豪强们一个吃空饷的机会,几乎啥也不管,没有任何业绩!

刘书吏还想呛声,被李西白一眼瞪了回去:

“你还想不想干?不想干就给我滚,老子换个人当这个书吏”

刘书吏瞠目结舌。他自恃巡检司老人,以为李西白新官上任,必会倚重于他。

没想到人家根本不买账,压根没把他这个书吏当回事。

那位说李西白这么冲动,就不怕被下属抵制,联合在一起架空了他?

这就要说到巡检司的特别之处了。大明朝其他的衙门,具体办事的都是吏员。

而巡检司里除了一个从九品,其他人全部平起平坐,全是服差役的平民。

别看刘文远号称书吏,其实并非胥吏籍。只要李西白一句话,就能换个人来当。

包括巡检司的厨子、管库一同此理。除了李西白有从九品编制,其他所有人都是服役的!

大明巡检司能轻易裁撤,又或被豪强侵占吃空饷,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毕竟只要搞定那个从九品,其他人根本不是事!

镇压了刘书吏后,李西白立刻命人打开库房,给弓兵们分发器械组织训练。

巡检司自有小校场,可容百余人同时操练。李西白也亲自上场,和弓兵们一起操练。

那位说李西白懂个屁,还能和半职业的士兵一起练?

这就要从弓兵的武器说起了。顾名思义,早期弓兵的武器确实是弓箭。然而随着火器的发展,弓兵很快名不副实,其中一部分开始使用三眼铳、快枪、鸟铳等武器。

在倭寇泛滥之时,东南沿海的巡检司,还出现了全部使用鸟铳的火枪队。后来倭寇遂平,使用火枪却成为惯例。

如今开元巡检司库房内,就有各类火器一百多支,铅子火药数百斤。甚至还有六门弗朗机小炮。另有快马十匹,作为机动力量。

只不过近年卫所崩坏,所产火器动辄炸膛,弓兵们宁可用回落后的弓箭,也不肯再碰这些火绳枪了。

一听说巡检大人让他们练枪,立刻就炸锅了:

“练不得啊!”

“这火枪一旦炸膛,手眼俱废!”

“大人,你就可怜可怜我们吧!”

李西白哑然失笑:

“放心,本官出身军匠之家!”

“不会让你们被火枪炸死!”

这真不是弓兵们矫情,现今明军火枪的炸膛率超过三分之一。拿这玩意上战场,那纯属想不开。

不过得益于空饷大军,巡检司配发的火枪数量远超实际人数。

李西白没费多大劲,就从中挑出了近六十支能用的。

然而空口无凭,弓兵们半信半疑。眼见手下仍是推三阻西,李西白冷哼一声,脸沉了下来:

“本官和你们一起操练火枪,要炸膛大家一起炸!”

“谁再推三阻西,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