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进京赶考
当马车来到卫学门前,李西白惊讶的发现,五人组竟然列队迎在大门外。!二/叭.墈?书·旺/ *罪_歆+璋`节.更¨歆¨筷_
“贤弟,数月不见,可想杀为兄了!”
“西白,你总算回来了!”
五人组一拥而上,拉着李西白问长问短,一路簇拥进了明伦堂。
李西白受宠若惊:
“几位兄长怎么知道我要来?”
孙虎二哈哈一笑:
“长远兄一早来送酒,就说了你要大驾光临,哥几个可是等候多时了!”
李西白不免得意起来,不知不觉间,自己的行踪也有人关注了。
和几人畅叙离情后。便旁敲侧击问起白酒生意,有没有人找麻烦。
廖启瑞一拍胸脯:
“贤弟放心,虽然偶尔有不长眼的人盯梢”
“不过每次看到我们进了卫学,这些人自然就销声匿迹了”
孙虎二也自信满满:
“西白不必多虑,一年千多两的生意,还不看在大人物眼里…”
冯其伟也呵呵一笑道:
“贤弟尽可放心,有我们五个蓝袍大王在,没人动的了这盘生意…”
罗洪和杨国光也拍胸脯打包票,保证替李西白把买卖看好。
李西白心中暗笑,我那是担心别人么?我那是担心你们呢…
然而事实证明,他的确是多虑了。+e¨z-暁.说+蛧/ -追?罪-薪′彰+劫*卫学五人组都是寒门子弟,之前窘迫到不顾读书人体面,靠打零工维持生活。
自打替李西白工作开始,几人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刚开始卖酒时,还要到酒楼客栈西处推销。后来渠道打通,几人足不出户就把酒卖了。每月净入十两起。
如今几人穿的是上好的棉袍,每天有酒有肉,过上了岁月静好的生活。
在五人组眼里,李西白就是他们的大恩人!没有动机更没能力琢磨别的。
中午几人在酒楼设宴,李西白吃了个脑满肠肥,才领着赤塔离开。
从卫学回来,次日李西白又去拜访了周先生。奉上几样糕点和沈从文的书信。
周先生大感欣慰,还特意抽时间陪他聊了一会。最后写了一封回信,托李西白转交沈从文。
一晃五天过去,李西白马不停蹄,把亲戚、朋友、同窗都拜访了一遍。就连文具店的余老板,书店的刘老板,都送去了伴手礼。
李西白掐指一算,正学书院快到授课期,便告别家人返回辽阳。
回程一路顺遂,毫无波澜回到辽阳。李西白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d,a′w~e+n^x`u¨e~t_x¨t-.\c^o`m^
一晃到了五月末,新任辽东巡抚李维翰抵达辽阳,主持三年一度的科试。
李西白学籍不在辽阳,只能和金山提前回广宁备考。
两人在李家住了三日,李维翰回到广宁,在卫学主持科试。
科试只考一场,成绩共分六等。次日成绩一出,两人都是二等。
两人也不失落。毕竟都是新晋生员,如何比的了那些年近三十的秀才?压线拿到乡试资格,己经很幸运了。
五人组中只有罗洪、孙虎二在二等以上,其他三人全都痛失乡试资格。还好只是一次失利,并不影响他们的廪生待遇。
因辽东不设州县,地方官的权限到院试而止。乡试是国家抡才大典,须到正规府县寄籍参加。
国朝初建时,辽东学子被迫往返数千里,远赴山东乡试。
首到嘉靖十年,一群辽东生员渡海时遭遇暴风。多名学子葬身大海。
幸存者赶到济南府时,几乎也只剩半条命。理所当然的发挥失常,只有一人考中举人。
辽东学子悲愤交加,集体赴京请命,要求“就近应试”。
朝廷震动,遂于嘉靖十三年,将乡试地点改为顺天府。得益于此,李西白今年也要赴京赶考。
放榜之后两日,先一步科试的辽阳学子,终于在学官的带领下抵达广宁。
辽东辽西二十五卫,共有一百五十多生员录科。今日齐聚广宁卫学,由此行领队学官登记在案。
包括生员的随员、保镖,统一由学官办理路引。
再三强调了出行纪律后。学官率领生员加上随员,足有两百多人,绵延里许,浩浩荡荡出了迎恩门。沿着驿路往南行去。
此行二副一正共三位领队。两位副手一在队首一在队尾,负责引路压阵,防止生员掉队。
为首的学官居中策应,何时上路何时休息,都由他发号施令。
百五生员三分之二步行。只有数十富裕学子,或骑马骑驴,或乘牛车马车。
不过不管怎么走,一天也就是三三西十里。除非你脱离队伍,独自前往京城。
李西白当然不会这么干。让赤塔赶着马车,不紧不慢的混在人流之中。
慢是慢一点,但足够安全。朗朗乾坤,绝不会有强人胆敢拦截大队的赶考士子。若是单车出行,那就不
好说了。
另一个好处就是混吃混喝,学官手下有几辆牛车,载满干粮饮水。虽然不够也聊胜于无。
而且有辽东都司的凭证,每到驿站堡垒,还能混进去休息一晚补给食水。
运气好时,赶上驿站有空闲车马,生员们也可免费乘用一段。
不过即使如此,此行仍称得上千难万险。毕竟他们人数太多,即使入驻驿站也没那么地方住,没那么多东西吃。
遇到城镇就自住客栈,遇不到就借住民宿和寺庙,自费采购食物和水。
更免不了风餐露宿日晒雨淋。队伍里头疼脑热跑肚拉子的人就没断过。
还好辽东都司经验丰富,派来的副领队之中,就有一个是大夫。物资车上也备有常见药物。
照方抓药給病人吃下,再找辆马车拉病人两天,基本也就没大碍了。
李西白作为有车一族,一路上没少捎带患病同窗,倒是结识了不少人。
一行人晓行夜宿,出广宁经锦州、宁远、绥中到山海关。出关之后,经永平府、蓟州、通州,耗时一个半月,终于八月初一,抵达了此行目的顺天府。
一行人从东首门进城。一口气没歇,就被学官领去贡院附近官署,登记核验录科文书。
报道完毕,学官这才引领众人,前往东城“辽东试馆”。
李西白还以为能蹭到免费房间,没想到到了地方领队才告知,会馆只能提供六十人食宿,科试一等和贫寒学子优先。
试馆是朝廷官办,食宿食宿价格极低。算是针对贫寒学子的福利。金山一听价格,毫不犹豫的报了名。
李西白哪好意思和贫困生抢名额,拱手和金山告别:
“金兄,咱们考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