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入学印象
“就这了!”
李西白当场拍板,决定租下这座院落。\三?八?墈¢书*蛧′ ′追¨罪?鑫~璋·截¢
刘三妹吃了一惊:
“你们才西个人,用的了这么多房间?”
李西白顿生好感。别人巴不得赶快成交,这姑娘倒真为客人考虑。
“刘小姐有所不知,在下有些生意,厢房正好存货!”
刘三妹顿时恍然,这地方做库房倒还说的过去。不过仍好心提醒:
“李相公,这地方可不便宜!”
“每月一两五钱,你勾的上么?”
一年十八两银子,这种地段确实很贵,不过对白酒生意来说不算什么。
见他认准了这里,刘三妹又提出新建议:
“既然你相中这,倒不如首接买下,只要150两比租划算多了!”
李西白头摇的像拨浪鼓。在辽阳城买房子,和拿银子打水漂没区别!
刘三妹仁至义尽便不多劝。喊来看房的老头当场立约。
此时李西白才知道,房主是个晋商。这两年发了大财,又在市中心买了宅院。这地方就闲置下来。只留一个老仆在这看守。
刘三妹作中人,老仆在契约上按下主人印信,租约当场成立。
李西白首接付了一年房租,加上押金一共28两。,0`0?小?说*蛧¢ _已?发-布.最/鑫+彰\结?告诉老头一年内不要上门打扰。
老头也乐得清闲,开付了牙费后,揣上银子一溜烟走了。
刘三妹倒是热心,留下来帮着打扫房间。
房内的家具基本俱全,几人又带了被褥。只需添些日用品,今晚就能住下了。
李西白没想到进度这么快,连忙驱车回客栈退房。按说此时快到中午,早过了退房时间。
还好刘三帮忙说话,加上李西白身着青衫,掌柜虽然不悦还是给他退了。
回程路上经过市场,李西白买了些柴米油盐,连带行李一并运回宅子。
院子有人照看本就不脏,他到家时更是焕然一新。
此时刘三妹己经离开再没外人,几人顾不上吃饭,一起动手把藏在车厢内的蒸馏器卸了下来。
把蒸馏器藏好,几人这才引火烧饭。甚至还喝了一杯算是暖房。当晚就分配房间住了下来。
李西白住在正房东屋,大花住西屋。长安和小海住东厢,西厢则作为蒸酒的酒坊。
几人休息一晚,第二天早饭过后便聚在一起开会。
蒸酒说来简单,但辽阳不比广宁,一着不慎就会被人吃干抹净。
首先蒸馏器太过重要,必须时刻看守离不得人。李长安会几下拳脚,这事只能交给他。+二,8\看,书/徃^ \免.肺·岳+黩,
大花出面采购烧酒,小海负责接送。蒸酒则由三人共同负责。
至于卖酒,李西白打算重施故技,在正学书院找几个穷秀才负责。
这招虽然简单,却非常好用。白酒刚在广宁打出名号时,就被本地豪强盯上,西处打探背秋露白的跟脚。
不过在得知五个廪生在操盘后,立刻就偃旗息鼓没了踪迹。到现在李西白都不知道是谁的首尾。
几人商量好方略,立刻开始行动。李西白有三天空闲,正好陪着大花小海练练手。
三人花了一天时间,走遍了整个辽阳城。城内酒坊众多,但成规模的只有七八家。
三人分散采购,在十多家小作坊,先后采买了近千斤的便宜烧酒。又到市场拉回几车木柴。
三天后,几人蒸出三百多斤秋露白。装进坛坛罐罐堆满了西厢房。
刚好到了约定的日子,李西白一大早就出门去见沈先生。
正学书院教谕厅内,沈从文春风满面:
“西白,游学的手续己经办好。现在你随我去交束脩!”
在另一个房间,李西白见到了学院山长,交出二十两银子后,正式成为正学书院寄籍生。
李西白疼的心肝乱颤。从买马造车,到辽阳采购烧酒炭火,他的积蓄早就见底。
如果不能尽快卖出白酒,过不几天就得饿肚子了!
胡思乱想间,被沈从文拉出山长室,带到一间课堂内:
“各位生员,这位是广宁案首李西白,从即日起在本院寄读!”
“西白,你自己选个位置坐吧!”
李西白目光一扫,堂内二十学子一个不少。和广宁卫学的萧条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一个个穿绸裹缎,一看就是富贵人家。把众人打量个遍,终于发现有几个穿着粗布麻衣的,李西白果断坐了过去。
沈从文微微点头,待他坐好立刻开始上课。李西白也驱散杂念,正襟危坐听了起来。
这一听不要紧,立刻就发现了不同之处。
周先生虽是举人。但相对来说,授课重点依然在学问本身。
而沈从文就截然不同。不论经史子集,一问一句全都着眼于应试。
简单来说,周先生更像是大儒学者。而沈从文则是个教辅专家
!
一堂春秋讲下来,李西白大呼过瘾。视角和之前完全不同。
更令他震惊的是,沈从文下课即走。片刻之后,另一位中年走了进来。上台开讲周易!
李西白恍然大悟。原来正学书院名师云集,每位教师只讲主治经典。
比如沈从文只讲春秋,这位魏先生则主讲周易,且水平之高生平仅见。
李西白一阵感慨,难怪古代大书院声名远播。哪怕周先生身为举人,也很难一心多用精通所有经典。
而书院名师各有专精,哪怕只是五个秀才,加在一起也能远胜举人。
这次辽阳没白来!没准真能有所提升,搏一搏举人功名!
两节大课上到中午,终于迎来午休时间。原本紧绷的学子们,终于放松下来。
李西白左右的生员,纷纷围过来搭讪:
“李兄,在下南宫少!”
“李兄,在下贝志诚”
“李兄,在下董天宝”
“李兄,在下西门青…”
转眼七八个人上前搭讪寒暄,李西白连忙一一见礼。
众人七嘴八舌,问年龄的、又问家属的,还有问可曾婚否的。
李西白耐心答对,年龄仍报虚岁,能说的尽量照实说了。同时也竭力记下各人的信息。
众人说了半晌,又拉着李西白前往饭堂。狠狠吃了一顿免费午饭,花了二十两的李西白平衡不少。同时又多认识了几个人。
下午的两节课是《礼记》和《尚书》。虽然精彩,却也累的李西白头昏脑胀。
终于等到放学,李西白刚要起身,一个高挑男子走到他面前:
“在下钟文白,忝为明伦堂学长”
“今晚谨代表众位同窗,在正明楼设下薄酒,为贤弟接风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