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举荐狄青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赵祯忍不住用拳头往案上重重一砸。¢微·趣~暁~税- ^追·蕞¢新_璋.节?
“李日尊这厮,是把朕的仁厚当软弱了!去年扰边,轻飘飘几句认错便蒙混过关,今年倒好,杀我将士,夺我城池!你们说说,这南疆的经略使,转运使都是干什么吃的?!武备松弛至此!坐视贼寇猖獗!”
韩琦心里叹了口气,说道:“官家息怒。广南西路地处偏远,瘴疠横行,士卒多不愿久戍。加之去岁李日尊袭扰钦州,彼时观其行止,确似小股流窜,臣等亦虑及劳师远征,靡费国帑,故主抚慰斥责,以期慑服....不想此獠狼子野心,竟至于斯!是臣等失察!”
他起身拱手请罪,姿态做得十足。
宋又不杀士大夫,认个错完事了呗。
富弼也跟着起身:“官家,事己至此,追责尚在其次。当务之急是调兵遣将,稳固邕州,痛击来犯之敌!臣以为,可令广州知州萧固就近调集周围善战之兵驰援,同时严令广南经略司,坚壁清野,不得再失寸土!另,需遣一威望素著之重臣,持节南下,总督平叛事宜,以安军民之心!”
“重臣?总督?”赵祯揉着额角,头也不抬道。
“二位,你们谁愿替朕走这一趟南疆?”
韩琦和富弼对视一眼,都没立刻接话。
南疆那鬼地方,湿热瘴疠,路途遥远,战事凶险不说,万一没打好,一世英名可就栽了。~白!马·书.院¢ +醉\新/蟑-踕/耕*新\哙¨
何况朝中还有一摊子事,两人默契的沉默了起来。
韩琦清了清嗓子:“官家,臣忝掌枢密,京畿军务繁重,恐难分身...”
富弼也接口道:“臣亦感京中政务缠身,且于兵事一道,非臣所长...”
赵祯看着这两位国之柱石,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挥挥手道:“罢了,此事容后再议。沈瑜呢?传他来。”
沈瑜这边,刚到公主府门口,门都没进呢,就被内侍匆匆忙忙的叫回了宫里。
行礼毕,赵祯指了指旁边的绣墩:“坐吧,说说,眼下这局面,如何应对?”
“官家,贼寇凶顽,杀我将士,侵我国土,自当雷霆反击,以儆效尤。然广南道远,瘴疠难行,仓促调集大军,非但劳民伤财,恐亦迁延时日,反予敌喘息之机。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选人。”
赵祯问道:“选人?”
“邕州乃广南西路锁钥,万不可失!需立刻选派能臣干吏,携陛下严旨,总督邕、钦、廉三州防务!此人需有胆识,能服众,更要深知兵略!臣斗胆举荐一人。”
“谁?”赵祯和韩琦富弼都看向他。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狄青!”沈瑜吐出这个名字。!白\马!书.院* ~勉_沸¢悦¨黩¢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玩意儿,是唐朝开创的,唐初是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三省的头来做宰相的。
但是毕竟这属于一人之下了,不能轻授予人,所以就选择带一些别的官员一起在政事堂议事,这群人会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
到了北宋,这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成了宰相的官名,参知政事为副相。
狄青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传奇色彩,从脸上刺字的贼配军到大宋枢密使,他是一刀一枪在西北砍出来的功名。
破侬智高更是其辉煌顶点,只是近年来因出身和文官猜忌,颇受排挤,己有些韬光养晦。
不过相比原本历史的郁郁而终,己然好了不少。
韩琦眉头皱了一下,富弼则是沉吟不语。
赵祯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狄青,对啊!怎么把他忘了?
南疆那些桀骜不驯的峒酋,还有比狄青更能镇住场子的吗?
他当年在广西的威名,至今犹存。
“狄卿...”赵祯沉吟着,内心是十分赞同的,但是肯定要给这两位宰相面子。
“嗯...确是不二人选!韩卿,富卿,你们看呢?”
韩琦捻须道:“狄青勇略过人,威震南疆,确为良选。只是赋闲己久...骤然南下总督...”
沈瑜立刻接口,这事儿可不能让韩老登给搅了。
“官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狄相公深知南疆虚实,更兼有破侬智高之威,由他南下,一则名正言顺,可统合诸路兵马,协调地方,二则其威名足可震慑交趾及诸蛮,令宵小胆寒,此乃定南疆乾坤之关键。”
韩琦被堵了回来,一时语塞。
富弼见状,也只得点头:“沈驸马所言在理,狄青确是最佳人选。”
赵祯拍板:“好!就命狄青为广南西路宣抚使,总督南疆一切军务,即刻南下,不得延误。”
解决了燃眉之急的人选问题,赵祯心情稍缓,又想起沈瑜的新军。
“沈卿,你那神机营之事,朕己准了。当务之急是选兵。朕看,就从殿前司捧日,天武诸班首中,拣选三千忠勇之士,如何?皆是良家子,根正苗红。”
赵祯觉得自己这提议甚好,既给了沈瑜面子,又保证了新军的“纯洁性”。
沈瑜一听,差点把刚喝进嘴的茶喷出来。
捧日,天武?
听着威风,可谁不知道那里面塞满了勋贵外戚,各路相公家的衙内们?
让他们来练火枪?别说吃苦耐劳了,不把火器监炸上天就算祖宗保佑!这哪是练兵,这是请了一群活祖宗来供着,
沈瑜露出为难的笑容:“官家厚爱,臣感激涕零!只是....这班首精锐,拱卫宫禁,责任重大,岂可轻动?抽调其骨干,万一宫中防务有失,臣万死难辞其咎啊!”
他看赵祯若有所思,又赶紧补充道。
“再者,火器新军,操练之法迥异于寻常弓马。需耐得枯燥,忍得烟熏火燎,更要严守规程,一丝不苟。臣恐班首贵胄子弟,自幼锦衣玉食,骤然投身此等艰苦,反易生怨怼,影响军心士气,更恐埋下祸端。”
这话意思很明白,这帮少爷兵要是玩火器玩出事故,炸死炸伤几个,他沈瑜担不起这责任,皇帝您面子上也不好看。
赵祯被沈瑜这为宫中防务着想,为贵胄子弟安全考虑的冠冕堂皇理由给噎住了。
他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捧日天武里那些混日子的衙内们,确实不是这块料。
“那...依你之见?”赵祯有些讪讪的问。
沈瑜心中暗笑道:“臣以为,新军兵源,当另辟蹊径。其一,可从河北,河东,陕西沿边诸路禁军中的效用中遴选,彼等久经沙场,知兵凶战危,更珍惜机会,其二,可从京畿,京东诸路厢军中选拔健锐者,其三,亦可招募流民,山野猎户中之勇悍精壮者,许以厚饷良田,严加整训!如此,方可得一支新锐。”
韩琦和富弼在一旁听着,没说话,但眼神交流间,都读懂了对方的意思。
沈瑜滑头得很!轻轻松松就把皇帝塞关系户的路子给堵死了,还堵得皇帝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