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 章 领养事宜初定

杨卫国来到救助站这边,找到了王主任。

王主任看到他,有些诧异:“哎,杨处长,你怎么来了?”

杨卫国赶忙把李大妈想领养孩子的事情给王主任详细说了一下。

王主任听后,点点头:“易中海的媳妇我还是知道的,她的担心其实我也能理解。其实吧,现在还真是个好时候。”

“街道这边来了很多逃荒的小孩子。你明天就带着易中海的媳妇,让她过来吧。我们一起去救助站这里看看。”

杨卫国一听,心中一喜,说道:“行,王主任,那就太谢谢你了。”

杨卫国骑着自行车,一路疾驰赶回南锣鼓巷的四合院。

一回到院里,来到中院,他就走到李大妈家门前,“咚咚咚”地敲起门来。

没过一会儿,李大妈就把门打开了,看到是杨卫国,问道:“杨处长,咋了?”

杨卫国笑着说道:“李大妈,明儿一早,我陪您一起去街道办那边。现在年景不好,赶上灾荒年了,街道办那边有好多逃荒过来的孩子。”

李大妈一听,顿时非常高兴,说道:“行,那杨处长,那就麻烦您了,明天陪我一起去一趟。”

杨卫国点点头,说道:“行,好的。您早点休息,我明儿早上来叫您,我就先回去了。”

杨卫国转身往自家走去,心里想着这领养孩子的事儿总算有了眉目。

回到家后,田丹已经走了。杨卫国简单洗漱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他想着明天带李大妈去街道办的事儿,想着四合院的复杂关系,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下去,整个四合院也慢慢安静下来,只有偶尔传来几声犬吠。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杨卫国就起床了。

他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出门去叫李大妈。

来到李大妈家门前,轻轻敲了敲门,喊道:“李大妈,我是杨卫国,该出发了。”

门很快就开了,李大妈穿着整齐,精神看上去格外好,说道:“杨处长,我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了。”

两人一起出了四合院,往街道办走去。

一路上,李大妈显得既兴奋又紧张,时不时问杨卫国一些关于领养孩子的注意事项。

杨卫国耐心地给她解答着,可心里却还在担心着即将面临的各种未知情况。

杨卫国和李大妈一路来到街道办这边,找到了王主任。

王主任看了一眼李大妈,说道:“想通了?”

李大妈此时略显尴尬,但没有说话。杨卫国站在一旁也有些不知所措,猜测王主任以前可能劝过李大妈,在这种情况下,他确实也不知该如何接话。

王主任接着说道:“走吧,咱们一起去救助站这边。最近啊,逃荒过来的人太多了,不光咱们街道,其他街道,现在所有的街道,居委会都忙得不可开交。”

说着,三人一同前往救助站。路上,王主任对着李大妈说道:“你是想要男孩还是女孩?还有啊,情况得跟你说明白,不少孩子都是大的带着小的,不然小的很难在逃荒路上活下来。”

李大妈其实早有心理准备,说道:“王主任,没事的,这些我都知道,还是先看看孩子吧。”

王主任点点头,说:“你知道就好,走吧。”

杨卫国此时说道:“王主任,您有没有比较合适的孩子介绍?我们对这些情况不是特别了解,要是您能介绍,那就再好不过了。”

王主任点头应道:“来吧。其实啊,确实有一对姐弟,还有一对兄弟,感觉挺适合的。”

杨卫国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说道:“走,王主任,咱们去看看。”

王主任带着他们俩来到一处临时搭建的简易场所,说道:“杨处长,你看那边的一对姐弟,父母亲人都没了,姐姐带着弟弟一路逃荒,又是要饭,又是啃树皮,好不容易才走到京城。”

杨卫国隔着老远望去,只见姐姐正细心地给弟弟整理衣服。虽说他们身着满是补丁的逃荒服饰,但衣物却十分干净,穿戴也整齐有序。

杨卫国轻声对李大妈说:“李大妈,您看看。”

李大妈此时已看得入神,多年没有孩子的她,对孩子的渴望此刻被彻底激发出来,说实话,她一时都不知该如何选择。

杨卫国又对王主任说道:“王主任,您不是说还有一对兄弟吗?咱们也去瞧瞧。”说着,王主任便带着杨卫国和李大妈,又来到旁边。

他们看到两个小男孩正凑在一起玩着捡来的小石子,虽然脸上带着些疲惫与怯意,但眼神中仍透着孩子特有的好奇与灵动。

王主任介绍道:“这兄弟俩也是一路逃荒过来的,父母在中途生病去世了。这俩孩子一路上相互扶持,倒也坚强。”

李大妈看着这两对孩子,心中十分纠结,不知道该选姐弟还是兄弟。

选姐弟的话,姐姐可以帮着照顾弟弟,也能和自己做伴;选兄弟俩呢,两个男孩以后能多些力气,也能传宗接代。

杨卫国看着李大妈纠结的模样,心中也在思考。

这领养孩子可是大事,一旦决定就很难更改,得让李大妈慎重考虑。

可时间紧迫,救助站里孩子众多,情况复杂,说不定过一会儿就会有其他安排。

而且,要是李大妈一直犹豫不决,会不会错过最佳时机?